最近在混沌大学的研习社, 听了好几位行业大咖的分享,有从事投行,地产,也有餐饮,公益组织,其中有三个点特别深刻:
真诚
留客都知道要做服务,但怎样把服务做到极致,独一无二 。有一个叫阿那亚的地产项目,创始人马寅最初在海边建了一座全中国最孤独图书馆,全网点击量6亿,整个项目的销售,推荐购买率95%。他是怎么做到的?以价值观吸引用户,在社区运营从满足用户的物理需求到情感交流升华到精神寄托。激发用户的参与感,使用户既是消费者也是内容产出者 。
他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刚创建话剧团,有十名女业主,排了一个只需要八位女演员,法国悬疑话剧《八个女人》,有两人只能成为B角。怎么办?再招人,一台戏两套人马,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是明星,不动声色圆了场。当中一位B角,成为业主群的铁杆粉丝。
有一种服务是不动声色,恰到好处,让人倍感舒服。
想办法还不够,必须加上真诚,看似随意,用上内力,这才是走心的服务。
对象
做公益慈善,永远是缺人缺钱缺资源。如何把有限的力量,从一颗子弹,裂变成核弹。
针对孩子成长的素养教育,反复锤炼核心客户是谁。
第一阶段对象,当然是学生,但学习效果如何,需要的反馈通道没有,并不知道效果好不好。第二阶段重心转移到老师。培训、教育,但有些课程在当时是否能上,特别是人员编制安排,都受到制约,反馈效果不佳。第三阶段找到真正服务对象,当地主管教育的负责人,致力区域教育整体改变。结果从上往下推动,得到事半功倍的放大效应。
当我们以为找到答案的时候,往内再推一层,仿佛解决与真正解决的方案,是两个完全相反的端口。
价值观
避不开的海底捞,在火锅店里所体验到的服务好,那是外化,背后其实是一个强大的组织架构,支撑着海底捞的服务水准。海底捞的价值观就是把员工当亲人,把顾客当上帝。整个企业文化,培训考核,是以人为本的组织体系。体系模板看上去好像都可以学,但都说海底捞的人和服务是带不走、学不会、拆不开,买不来。学不会的是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理念与设计,环环相扣,一个环做不好,就成不了,学不会。
学不会但可以借鉴嫁接,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味道。
他们都能把习以为常的事情,往内推、往里做,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三,归到一。
听他们分享经验,有一种感受,他们说的企业就是一个人的缩影。
真诚、对象、价值观,缩小到每一个人,
你是谁,你要去哪里,
对这个世界以诚相待,背上行囊,带好地图和行囊,去发现和探索,那个一直都在的伊甸园。
>在英国威斯特敏斯教堂,有一段话上面写着:当我年前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决定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改变不了国家,我最后的愿望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我一开始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就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回归历史,任何一个时代的发明创造,每一次的社会变革,不就是由那一个人推动的吗?
就像演讲的每一位嘉宾,看上去就是一个小小的他,却拥抱着大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