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镇和乐中心小学 王双灵
这是学生们的第一节习作课,在上午放学之前布置他们带好自己的作文本时,就已经看出了他们的迫不及待与激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没底,有些紧张,害怕孩子们的习作之路在我这里就遇上坎坷,以至于影响他们今后的写作水平。
课前我努力查找资料,也认真请教一些有经验的老师。除了告诉他们必须的格式之外,我记住了两个要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明白,把自己的想法写清楚。课堂上,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当我以“她长得真漂亮啊”为首句,请他们进行一次小练笔时,我才发觉到一个重点,孩子们真的很缺乏观察力,一味地模仿,缺乏创新。
读完了两篇例文,告诉了他们一些习作的小技巧,同学们便开始认真完成自己的第一篇习作了,初稿完成后,带着他们修正,并告诉他们修改的重要性,大多数孩子通过自己的修改基本可以做到没有不通的句子和一些因粗心而造成的错字别字,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把事情的经过写不详细,或者是偏题,不能围绕自己的中心意思去写,就像是记流水账。同时还有这种现象:比如老师以“学游泳”为例进行讲述,当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说怎么样写好这个开头,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开头写的蛮好。然后我又问,怎么样写好游泳的经过呢?游过泳的学生说开始去看见游泳池有很多人在游,好羡慕的。是啊,就把这个心理活动写下来,当时游泳池的场景也描写下来。于是学生又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场景和心理想法写下来了。接着你肯定下水开始游了,开始游得感觉怎样?学生又说要拿着游泳圈游,还喝了好几口水。拿着游泳圈怎么游的?“两手用力向前滑,两脚用力往后蹬,身体浮在水面上。”于是就这样一步步的引出了话题,引入了事情的经过。可是由于老师这样引了,学生跟着说出了事情的经过。于是很多同学都写的“学游泳”。基本上一个模式。那么这样的作文能不能说不是我手写我心呢?或者说这样的作文大都差不多,能不能说是雷同呢?这大概是我教学作文的一个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