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次读冯骥才的文字,可能有二十多年了。九年义务教育学了好多这位大师的文章。《珍珠鸟》、《挑山工》、《花脸》、《捅马蜂窝》、《俗世奇人之刷子李》、《俗世奇人之好嘴杨巴》、《俗世奇人之泥人张》、《日历》、《献你一束花》、《文化眼光》等等。
《万物生灵: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这本书选取了冯骥才先生的50篇美文,内容则是从动物、植物、生活、时光等多个角度来完成,其中更有熟悉的篇章,跟着文字回味童年,仿佛回到了那些就时光。很久没有读到这么安静、温柔的文字。
跟着百度,又重新了解了一次冯骥才,这位大师。冯骥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民间文艺家、画家。这是一个现代真正的文化人,所以这本书拿起来就爱不释手,里面的画也是意境深远。
作为大师,对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冯骥才写道:“我人生接过的最后一件大事是教育。朋友说,文化人最好的归宿是晚年把自己安顿在大学里,整理思想,做研究做学问;而我到大学却出于一种很强烈的现实责任。特别是这座学院以我的名字命名,就更加重我的压力。我说责任,是因为我身边太缺乏年轻的有识和有为之士,我要在学院建立起一支真正的人文工作的团队;我不喜欢在象牙塔里坐而论道,不喜欢制造高不可攀。我追求有生命的思想,即在思想里听得到现实的脉搏。
同时,我认为当今大学缺乏灵魂,这灵魂就是人文精神。我想在大学校园的腹地建设一块纯净的人文绿地。为此,我院的院训是“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
我对研究生最高要求不只是优等的论文,而是视野、思想能力、操作力、对社会和文化的责任。
我重视大学的文化保存,追求学院的博物馆化。经典和纯粹的文化精神应当首先由大学体现出来。
学院的背后应是独立思考与活跃自由之思想;学院的面孔应是一种由深厚的文化积淀养育出来的文化气质和明彻镇定的目光。”
正是天赋、努力加上这种文化责任感,才让这位大师的文字温柔又充满力量,我在两周的夜里睡前,窝在床上打开阅读灯,阅读大师的文字,梦也变得安详。这就是文字的量。生灵万物:有灵性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