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从何说起,从他逃脱樊笼里?面对动荡不安,世阀混战的状况,他空有一身才华,又不愿意随波逐流,所以只能退隐江湖。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所以这就是桃花源记的创作背景,他为他也为天下苍生创造了一个大同社会,一个海市蜃楼,一个不可能能实现的梦。
“桃花”这两个字读起来就那么让人唇齿留香,那个怡然自得的世界“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就这么闯入了渔人的世界。出场就是如此炫彩流光,我们大概是可以设想到的,接下来会有多么美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好像是意料之中的,凭借这那样的开头,就该是这样的天堂。没有劳役,没有苛捐杂税,没有斗争,没有权谋,自给自足。
这样的生活看似美妙无比,却也是充斥着不足之处,记得有人说过,“一切罪恶的来源于社会财富不均,人们拥有除温饱之外过多的贪欲就会引发动荡,混乱。”倘若都是一副无欲无求的模样,社会也不会进步,这只适用于小范围的世界。这个小范围的世界,也就存在于我们的笔下,我们的想象里。
“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是村中人在他临行前的忠告,渔人没能遵守承诺,我想他是想要向世人证明真的有那样一个地方存在着,他去过。那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啊!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他是真的相信有那样一个地方存在,所以他去了,可是终其一生也未能达成心愿,后来再也没有人相信了,所以啊,后遂无问津者。返回去,再也回不去了,再也找不到了,陶公一开始就说了,“忽逢桃花林”一个“忽”字就应该明白,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我想渔人也许会在深夜里想起那里,也许还会怀疑自己,究竟有没有到过那里,是一场梦,不应该啊,他明明去过。这一场遇见,更像是陶公的黄粱一梦。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都是些凡夫俗子没办法得见那个太平盛世,那个渔人大概是机缘巧合,上天选中,他的奇遇是告诉世人有这个地方的存在,让在混沌中挣扎的百姓,有些许的安慰。他终究还是不愿意看到这样黑暗的世界,造了一弯庄周梦,把自己困在了这一方净土。
其实我是不喜他的,觉得他最爱做这样的美梦,不过是大梦一场,何必要给希望,以为可以触摸的到,然而咫尺天涯,他更像是在抚慰自己无处安放的灵魂和抱负,给自己创了一个繁华盛世,告诉自己终究会有这一天,不过是时机未到。他有济世的情怀,现实不允,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是放下了,因为后来的他诗词大多偏向于恬淡悠然自得,俨然一副过的很好的样子,我这个人太过偏执,既然他是如此有才华,就不该放下天下苍生,在我看来他就应该郁郁终生,看不开这个世界的黑暗,终生纠结于救万民于水火,不该就这样看开了,过自己的日子。
可是我又想,好多诗人都是因为看不开,生活过得无比凄苦,郁郁不得志,却碍于现实执着不前,陶公这个人活的肆意了,也快乐了,放下了他的抱负和才襟,可是,我却是觉得遗憾了。难道要让他活的不快乐,才甘心吗?个人喜好罢了,有人喜欢,必然也会有人厌恶,陶公比起其他人而言,也算是活的潇洒了,希望在遥远的那个时代,他临终的时候真的看到了桃花源,真的去了那个地方。
那晚,陶公生了一炉火,热了一壶酒,看着满天繁星,正巧春风拂过,桃花落满了他的衣襟,他醉了,做了一场关于桃花的梦。这一场梦做了几千年,困住了他,也困住了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