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一种理想,必须出现在每个形状、每根线条、每一笔触之前,这是美学上的一个无可争辩的且不容置疑的原理。否则,外形可能很正确,笔法也很好,但却不能被看作是有艺术性的。只有充满生气的形式才是艺术的,只有由创造性的精神产生的作品才是艺术的。 ——马克斯 • 利伯曼
大象无形,浮生若梦
——石丰的艺术圭旨
文/蔡永升 图/石丰
艺术承载文化,表现生活,表现自我,表现生命;直面现实,揭示本象,表现潜意识,展现自我灵魂等,都是艺术自身不断进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构成。
生于尘世,梦幻涟涟;浮生若梦,凭虚纠真;个中真义,谁解其味?如是大观,尽付梦龄!诸多感慨和探索,呈现在石丰先生的生命镜像和艺术世界中。特别是他的《浮生若梦》系列及手稿500余幅的规模,以抽象的线条,凝重的色彩,几何的造型,迷幻的空间,在他多维视觉地交集关照下,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内在实质等多重关系,置放于时空之中,以过去、现在、未来的平行交错和立体概念,使他的艺术表达体现出对人的潜意识地深刻解读,以及黄土文明和海洋文明地融合与碰撞。同时,也从而营造出一幅幅解构表象、超越现实和常态思维的宏博存在。
在这种存在中,一个个具象的、有血有肉的人与物,转换为线条的变体和精灵,而这线条,如同链接诸世的一把钥匙,是打开生命之门,窥见灵魂之真的途径。一个个脸谱式的物像图解和魔幻几何主义理念创造所延展的生命内核,是他超越时空和突破生命表征而直达本象的一种展现。
诚然,人类受制于事物表象的魅惑和局限,难以认知生命的多方位存在,当这个空间的一位艺术家在创作之时,另一个空间的艺术家,做着同样的事情,但所处的时间和位置不同,会有一定的时间偏差。这样,就对艺术家多维时间的观感和认知提供了条件。所以,一个有天赋的艺术家,并不完全依据自己的想象力在作画,也不受具体物像地束缚和控制,而是打开了自己心灵之中的基因密码,洞见了自己生世的文化本质和积淀,以及自我灵魂昭彰过程中的艺术符码被激活,从而为己所用。
人间许多无法解释的现象,就是人类无法对另一个时间、空间之内的物质存在以判断和认知。佛陀之所以能认知到这一点,就是他的视觉已然超越了时空,看到了大千世界之外的所有显现,才有了他的般若智慧。而佛家的顿悟、渐悟、开悟之说,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实则是说只有通过修炼来打通天眼和连接智慧,就可以视见一切所有,从而见微知著,洞察大千世界。
因此,艺术创作的内容和形式,是对艺术家综合素质和艺术理念及人生价值观的具体透射,也是自我长期修炼和觉悟的结果。透过石丰的许多作品,可以分明地感受到他对生命本象地深刻认知,有着激活自身光明和基因密码的故事。否则,他不会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新思维新观念,去打开艺术的智慧之门,展现艺术的爱与慈悲和深层内涵。
石丰以他奇思妙想和大象无形的感悟力和穿透力,在诠释着自己内心之中那颗独具匠心的艺术方式和艺术语境,他以自成体系的《浮生若梦》系列作品,完成了他对人性本质的阶段性观察反思和多维世象的视觉探知与发现。诚然,艺术语言可以超脱词句而独立存在,并因此承载不可言说之事,而视觉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文字表达局限性的解决和延伸,表达那种难以言传且人性共通的情感和记忆。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并不是在为画而画,为创作而作,而是潜藏在内心的艺术细胞,被冥冥之中不可感知的记忆密码所眷顾,成就了他源源不断的创意文本和艺术脉络。同时,也是无数个足以冲决他生命征途的精神和灵魂,以及那些不断叠加而起的艺术符码。无论是《浮生若梦》系列,《大国DNA》系列、《天体家园》等多个系列中呈现而出的作品气象和关注题材,归根到底,皆是他对社会的观察,文化的理解,生命的感悟和灵魂超越的展现。
艺术的学术价值和职业标志,贵在创新,贵在个性,贵在真实,贵在标新立异,是石丰的独立特行和与众不同之处,是上天对他的特别恩赐,也是古今中外艺术大家的共同特征。面对石丰的系列作品和万幅手稿及大量的艺术随笔,在震撼之余,我感觉如果费大笔墨逐一去对应他的各个系列,倒不如对他的某一个系列进行深度解析,于是我想到生命,想到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他的具有魔幻几何主义艺术理念和表现特征的《浮生若梦》系列。
因为,在人类走入雾霾深重的迷茫之境,许多语言已无法诠释这个社会及个体心灵的繁复和差异,更难以顾及生死瞬间才会明白有关死亡的随机与宿命。因之,浮生若梦,梦若生人,是人生最基本的含义,它包含着生命在广义的宇宙空间和狭义的生活环境之中,对宇宙观、人生观的认知多寡,也是获取艺术灵感最大的源泉,而对环境生活认知的深入程度,则是艺术是否取得突破的主要因素。
石丰的《浮生若梦》系列,以艺术介入生命,以生命展现艺术,自然蕴藏着他对这个时代人性、生命、灵魂的观察角度,对这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洞悉和理解。他以艺术的方位路径和联想思维,呈现出叩击人性和直面现实生活及揭示人的生存状态的艺术提问。
他在《浮生若梦》创作手记中写到:感受事物表象,洞悉事物本质,理应是人具备的基本智慧。可是,人的实际状况或思维模式,总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遮蔽自身的心智和潜能,使人将事物呈现而出的浮华表象,作为事物实质与目的的判断依据,后果往往事与愿违,或误入歧途,或麻木自闭,或自得其乐等。大到思维意识,价值观念,逻辑思辨,小到现实中具体事项的蒙昧利诱,矛盾争斗,常识认知,都莫不过如此。而人的这种生命境遇,实则反映出人的生存状态,历史特征,文化基因,制度模式等局限所在。因此,我试图用艺术的方法,反思洞悉这种生命的迷局,命运的昭彰,作为个体认知角度和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探索,以便更多地引发读者的思考、辨析与关切背后的成因,以获取共同优化进步的力量,也是我创作《浮生若梦》系列作品的初衷和本意所在。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是幸运的,物质文明和技术进化赋予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又是不幸的,因为现实的魔幻,价值的混乱,道德的堕落使人性之恶得以任性和放纵。因之,许多重大的变革,及历史深处众多的文化记忆或严峻现实,也只有在文字与影像的图解中,不断地冲涮人的视觉,使我们既看到历史的虚无,历史的真相,更看到历史对现实的镜检。而石丰作为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呈现和体系构建,不光从传统的释道色空之中,看到天道的流变,更从广博的文化范围,道义担当及他的人文哲学和画语体系中,体察到一种足以影响我们的思考和力量。
伟大的艺术家都是主宰自我,翱翔蓝天的飞鸟,他们托举心灵,召唤使命,发光做盐,拥抱孤独,坚守信念,飞向远方。因此,一个艺术家对生命与灵魂感悟的深度及哲学思辨的能力,决定了他们飞跃的高度。同理,对人性地深刻认知和探究,使石丰非常深入地理解到生命和艺术的关联,万物一体的关系,也更加自觉地摆脱了观念模式的局限和地域环境的制约,在心灵无拘无束地飞翔中,他被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感受和记忆,深深地钳制,他沉浸下去,发现了艺术对自我人格和灵魂的救赎及塑造。所以,只有读懂一个艺术家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读懂他的作品。
抽象艺术在西方往纵深发展的丰富性在继续演绎着。而抽象之于今日中国,碍于许多国人的感性思维和意向性表达习惯,抽象的东方特色,也成了一种立足于意向性内涵的表达模式。国内的艺术家很难跳出这个文化传统地长期熏陶,无法从抽象绘画的精神本质去把握。而石丰的思维模式在其长期地勤于思考和敢于超越地坚持下,构建起一套理性的思维导图,从而在其艺术创作上得到充分体现,也助其突破身处的语境制约和停滞在时间表达方式上的某种物质形式的展示。《浮生若梦》系列的表现方法,其特点是打破了冷热抽象之间的隔离,以冷抽象的理性语言构建出热抽象的主观感受和画面结构。
现代画家对视觉艺术地不断探索,自毕加索和塞尚以来,使绘画不再只是绘画,也成了一种哲学。由此,哲学与艺术的相互依存和融合,成就了现代艺术思想理念的基本特征。它源于对人性和世界本源的自觉意识,哲学也将在这一基础上重新孕育出新的观念。而从石丰大量的系列手稿所体现的语言风格,也由此可见他对人性本质属性的哲学思辨。他的许多作品是在这种学术支撑和独立自由的状态下,表达出他对生命的体悟,人性的叩问和社会的观察。
自由,是艺术和所有学科或行业最可贵的源头和创造力,没有自由,就没有艺术心境的大自在。石丰的《浮生若梦》系列,他以平面的构成,立体的视觉,多维的语境,在一个个脸谱式的画面上,为读者创意并解构出一个个多耳多眼的颜容或面具。因之,人的脸部,既是思想的,又是欲望的,既是精神的,又是通灵的,在善恶交加和人性多面多体的过程中,是对自我灵魂地一种图腾与透析。
一个大有作为的当代艺术家,通过对人性、生命、自然、世界、历史及政治、文化、经济的认知,得出了自己的艺术史观,并发掘出自己独立特行的艺术方式,从而以自己的艺术图解社会形形色色的现象,无疑就是一种创造。而这种创造,也就带有对生命及人性的反思。因之,石丰对生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有着深刻体悟的艺术家,他清晰地认知到生命的不同层面,实际上是一个个若梦的镜像在不断地切变中所呈现而出的幻象,它既存在又虚无,包括我们的肉体和我们无从把握的个体命运。因此,孤寂的生命,在不断地漂移过程中,呈现出梦幻的感觉,而梦幻则是我们意识流动中,对命运或前途无法确定的惆怅,是我们的心灵蒙昧,消解我们灵魂存在的根本,使我们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叠加中,体现出一种理性的智慧和光芒。因此,凡是伟大的艺术家,在灵魂的界面和性情地催发中,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把身心融入一种宽厚悠远的视野里,以独立自由的意志和天赋,去努力展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现代社会的信息流通,人对事物的关注度相对短暂,即使有些感悟,但稍纵即逝,而一个良好的习惯和传播,是让人记住的惟一通道。诚然,一个人的天赋可以使人达到一种丰厚的高度,但一个人的勤奋,则可以使人达到最低限度的水准。人只有学会了爱这个世界,爱那些微观的存在,才会真正懂得爱自己的同类,或者爱自己。石丰无疑是天赋异禀和一个勤勉的人,他持之以恒地以艺术地探索和发现,在向关注他的读者,不断地以作品的方式轰炸着人的眼球,向人们传播着关于人性、生命、灵魂、智慧甚至一个叫做真相的东西。在传播和分享过程中,他是真诚的,谦虚的,认真的,更是平和的。他不温不火,以《石丰画语》刷新着一种思想的深度态度和角度,也在不同艺术风格的实验中,使人眼前一亮,感到他的探求活力与创造性。石丰先生,是一个艺坛真正的圣徒和跋涉者,他以虔诚的心灵、学者的责任和艺术的使命,谱写着我们浮生若梦般的共同记忆、集体特征和生命轮回。
他说: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尽管丰富多彩,形态多种多样,但艺术作为人类思想与文化的一种载体和呈现方式,其所担当的社会功能与作品的价值观念相得益彰;有灵魂有信仰的艺术作品,以关注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实质为目的,其中以作品本身所揭示或隐喻的社会问题为现实切入点,通过与读者润物细无声地对话与交流,形成精神与心灵的彼此关照,传递爱与信心,达成对问题的关注和探讨,以此获得理解认同和共识,推动社会文明理性和解,这是一切有道义的艺术作品应有的价值取向和审美特征。
艺术表现语言的转换与拓展,作为艺术理念的一种提纯和再现方式,为艺术创意的无限演绎和可能提供了新的实验与尝试,特别是那种鬼斧神工的艺术语境产生的心理感受和预期效果,为读者创建不同的甚至颠覆性的视觉体验和延伸思考带来了新的契机和通道;其次,远眺在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大趋势和大融合的背景下,其所产生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共智、精神共振、观念同频等社会观察,去认知人与文化和社会发展态势的现实和观念更新给予艺术的时代要求,其实质跨越了人对流行概念下许多从众媚俗的一种现状疏离。所以,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打破不同环境作用于某些艺术本身的局限、异化和自闭的逻辑,使文化形态和学术的多样性、独立性、自由性以及由表及里的艺术语言所带来的文化生机与活力、艺术能量与信仰等行业探索和个体努力,也是那些不满足于固有固化的艺术理念、价值观念对人本生命与智慧的多重消解和蒙昧,包括对自我艺术体系落后与观念凝滞的一种过滤优化和自觉挑战。
其次,当代技术条件下的艺术创作,为视觉艺术的语言表现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无论是各种材质赋予其表达特性的运用,还是在数字化下各类视觉元素的组合与构成,其效率和效果所具有的前瞻性和不可预知性,为艺术创意提供了不断繁衍的基础和条件。因此,技术和工具的进化所带来的一切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的多彩,不但丰富了艺术创作者的观念需求和多元选择,而且为读者和观众提供了新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同时,打破或激活了常规和传统意义上的创作模式和观念观点,为艺术创作方法论的开启也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对艺术创作和独立个性也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期待。
因此,生活与人性的丰富多彩和多面多体,决定了文化艺术的千姿百态和启智启蒙。而人的文化传承,地域方位,现实情境,精神气象,文明程度,也呈现出与其相得益彰的基本特征。所以,任何艺术层次和不同空间方向的表现语言和价值判断及殊途同归之终极普世目的,都是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创造力量和美好生活而服务!诚然,艺术的创作和作品呈现,是事物外在形态和内在本质对于自我生命的多种解构和投射,也是个体生命状态和理解表达基于社会万象的多重镜像。
他在《石丰画语》中继续谈到:我尽力规避描绘万物一体的浮华和表象,去努力刻画人与生命背后的本来面目,去揭示人与事物之间的彼此关联和影响。以探讨、优化、解构人性的实质和蒙昧为使命,去激发生命应有的活力、价值和意义。因此,从这个角度认知文化和艺术的思辨与创造,它不但是方法,是态度,是路径,是智慧,而且,更是有关我们共同的尊严、反思和救赎。而文化艺术的使命召唤和价值意义及艺术表现形态和语言的个性化、独特化、自由化,深刻在人性实质、现实情境、思想厚度和故事哲理;核心在价值观念、问题揭示、意识解构和直达本象;简明在由表及里、视觉创意及心灵震撼!
时光荏苒,浮生若梦,艺海无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厚积薄发。思想的厚度和视野的开阔,是一个具有创造活力和大有作为的艺术家的基本素养。歌德有言:只有伟大的人格,才有伟大的风格。只有读懂画家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读懂他的作品。
石丰作为一个清醒而有责任的艺术家,他对文化艺术的普世价值和本质意义有着深刻地洞察和理解。梳理并纵观石丰的艺术文脉和思想格局,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设计师出身,从事艺术30多年,且在学生时代即荣获绘画大奖的石丰先生以他深厚的绘画功底和创意创想的跨界智慧及非凡的艺术思维,定会创作出不负时代,不负使命和不断颠覆自我的艺术力作!
【作者简介】蔡永升:1969年出生于西安临潼。美术评论家、作家、策展人。出版有《中国美术备忘录》《呼吸》《饲虎斋主阮班超》《心香鹤影》等多部美术评论文集。曾主编过《文化中国报》《文化中国杂志》《艺术观察》等美术类刊物,也经营过《文化中国网》等网络媒体。现著写、编辑有20多部美术评论集。评论文章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改革报》《美术报》《国画家》《深圳商报》《北京晚报》《黑龙江日报》《陕西日报》等近百种报刊杂志。现有《艺术之城》《博客中国》《今日头条》等个人网络账号载体,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及人文思想。正在修改个人哲学类专著《灵魂之歌·神话与艺术的另类认知》一书。
后记:表述当代人对当代事物的观察和理解,以及透过表象对生命本质的揭示和反思。《浮生若梦》系列作品是一种尝试,是我艺术表达和艺术新思维下的一个阶段性尝试与实验。我衷心地感谢著名评论家蔡永升先生撰文鼓励,精彩解读和鞭策。艺无止境,局限难免,继续努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