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日本产品包装设计师,叫冈崎义(Yoshikazu Okazaki)
从打架青年到日本最成功的包装设计师
他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永不妥协”。拥有这种特质的冈崎,在没有开窍的青葱岁月,是个典型的问题员工。那个时候,他在钢铁厂做浴室配件,晚上泡夜店,白天犯困,还总是和工头起冲突。
这种情况持续到他24岁。那年,遇到了一个新上司,会微笑着倾听的人,跟他说,“我知道了,但光说是没有用的,做到了再给我看”。渐渐地,冈崎义开始懂事了,他努力工作,还得了表彰。
后来,他被选中加入研发部,从一个楼梯下没有灯的小房间里,开始了和浴室产品相比、很边缘化的包装设计的工作。
边学边做中找到了工作的价值
包装设计是个不容易被人“看到”的工作。然而在接触它的一开始,冈崎就领悟到了包装的价值。他要做出点名堂来,赢得公司的重视。
愤青之前的学历只到职高,没有任何设计经验,他边做边学。这个时候,他的年龄是28岁。
冈崎拜访了纸板制造商,恳求他们从头教他设计基础。他走访物流公司,研究搬运中产品如何受力。经过了一番调查,他更加笃定了包装这件事,是值得一生奉献的事业。
不久,他不幸的遇到了一个否定他的上级,冈崎的激情刚被点燃,很快被浇灭了,还被转到和研发工作毫无关系的销售部。
贵人相助
半年后,冈崎接到了公司一位大人物的电话,是公司明星产品的负责人藤原浩小林。公司接到很多产品运输破坏的投诉,小林需要有人帮他设计更好的包装。
贵人并不是从天而降来无条件帮助你的,只不过你们恰好在一条道儿上,都想往前冲。你停滞了、落后了,他给了你力量让你加速跑起来。
冈崎抓住机会重拾“旧业”。多年后冈崎回忆到已经去世的小林,感恩不易,说到这位公司智囊型人物,他还忍不住动情的流下眼泪。
小林给了他三年的时间,而他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新包装的设计研发。上市后,客户投诉减少了2/3,还节约了成本。
如今,支持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下去的,除了那个“要做到”的血气方刚,还有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减少浪费”的设计哲学
冈崎有他自己的设计哲学,他认为包装最终都是要被扔掉的,所以所有的设计都要以“减少浪费”为最高原则。这是和他自己的为人做事准则是高度一致的。每天中午,他会第一个去食堂吃饭,因为可以减少排队的时间。把时间和金钱用在刀刃上,为什么要浪费呢?
另一方面,他设计的纸板包装也考虑了工人安装的难度和效率。是不是只用双手、一下子就能安好?就像儿童立体折纸书一样简单。
鼓励年轻人永不妥协的导师
即使到了现在,和公司的其他产品比起来,包装仍是“低调”的业务。冈崎的热情却从来未被浇灭,年近60岁的他,又开始带领年轻的设计师,开始了适合所有产品、部件更少的包装设计的探索和实现。
永不妥协的冈崎,谦虚的用“学”这个词,来总结过去的积累,他说他要把过去30年学到的东西,用在这个项目中。而他在这里的另外一个角色,也是不断鞭策年轻设计师“no short cut”(没有捷径)的导师。
“任何人都能够想到的,不是我们想要的设计”。
“在这个最艰难的阶段,不要逃避”。
“我们有更高的目标”。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最终带领这团队功课了填充物尺寸的难关。言传身教,是一个领导者的难得的好品质。
热情有多大,责任有多大
如今他的工作职责,已经从包装本身,延展到为公司节约成本。伟大的设计师,靠情怀也是可以吃饭的。为自己的工作找到意义,行动起来、坚持不妥协,社会就会赋予你更多的责任。
设计调研,一直是冈崎的工作方式
纪录片《行家本色》第1集的《产品设计包装》,在12:30分,跟拍了冈崎如何用原型,和纸板公司的工程师一起,解决包装原型问题的工作会议。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如何做一个典型的工作坊。想要好的回答,提的问题一定要具体。
走访合作伙伴,得到大家的反馈,他相信“我问别人,你怎么看”的时候,好事就会发生。调研,是一种开放心态的设计方法。冈崎从他一开始接触包装行业,从熟悉物流开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