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心流”,是在2016年的中山家庭教育高峰论坛,经一个外国教育专家用最平缓的语速津津有味地讲述后,心流的魅力被阐释得很美,从那后,我就记住了这个心理名词,并对它产生了兴趣。
这个理论最早由Csíkszentmihályi 于1975 年提出,当个体觉得技能高于挑战时,就会觉 得无聊;反之,当个体的技能低于挑战时,则会产生 焦虑,只有当技能与挑战平衡时,心流才会产生。同时个体会因为寻求更高层次的心流乐趣,而向更高难度的活动挑战,并且努力培养自己的技能以达到 相当挑战水准的技能。如此以来,个体技能成长的 学习效应就由心流的引动而提升。
简而言之,心流就是将个人精神完全投入一项活动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在心流状态中,技巧与挑战之间的平衡促使个体朝向更高更复杂的层次。注意力完全集中于目标,对无关事情的漠视,使得个体可能完成平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种结果使个体更加肯定自我,并提升自信和满足感。对自我的评价不断提升之后,个体在没有外在奖赏的情况下,为了继续寻求 这种感受而再次投入活动中,带来自我的成长。
这是一个不错的理论,可以助我们自己提高做事效率,注意力更专注,排除无关干扰,让每天的时间得到最优化使用。因为,注意力集中了,心流就会达到最稳定和流畅。
当然,如果用于教学,对学困生进行转化,也许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益呢!
第一步,心流产生的前提:引导学困生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和着眼点。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情景设置去营造,去和学生建立让学生信任的关系。第二步,心流的激发和体验:给学生明确且符合其能力的学习目标,这需要我们对学生的学情有足够充分的认识。第三步,心流的效果:学生成为教师的合作者。这是最完美的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的激发,学习行动就会自然跟上,会主动地学习,课堂上也成了他们的学习主动的阵地,最后自然会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学生逐渐沉浸学习中,学习能力就会更强,视野也会更加阔。此时,对心流的体验就成为他们不断迎接挑战实现自我成长的动力。
长此以往,学困生也许就会自然升级为“学优生”呢!
(写于2018年3月21日23:01,写字真能分散注意力,缓解牙疼呢。哈,也许,这也是基于心流理论吧。没有细细深思,匆匆写一点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