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80后、90后成为父母,这一届家长有些不一样。他们不再相信粗放式的育儿方式,“科学育儿”与“高效亲子陪伴”的理念成为主流,给孩子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而这届家长也是“迷茫”的,在高节奏、高压力、高成本的时代背景下,想要给孩子最好的却常常不知从何入手,家长们迎来了新一轮的“育儿焦虑”。
而这届家长也是“迷茫”的,在高节奏、高压力、高成本的时代背景下,想要给孩子最好的却常常不知从何入手,家长们迎来了新一轮的“育儿焦虑”。因此,系统解读如何给孩子高质量陪伴、帮助孩子快乐成长的“干货”内容,成为众多家长的迫切需求。
80后已经纷纷步入新父母行列,成为主力军。而对于80后父母,随之而来的诸如“只会生不会养”、“特立独行的育儿方式”等N多养育问题、困惑等始终围绕着他们。80后父母自身多半又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有着他们那一代人的特点。如果你就是80后父母,那就请来参与下面的调查,让我们看一看,80后父母究竟是“时尚育儿达人”,还是“问题父母”?
曾经乐观的认为我们这一代是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真彩,与我们的父辈们不一样,尤其是在育儿上,不会那么固执的要求孩子听我们的。甚至在小时候,在父母的高压下,经常会想的一句话:等我做父母了一定不强迫孩子,要与他做朋友!也不会那么自我牺牲,认为孩子有孩子的生活,而我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会因为孩子的到来而有太大的改变……
因为只有父母才能全面的了解孩子的性格,喜好与能力。但是,育儿是不断学习的过程,父母在养育孩子中,总会容易忽略掉一些事情。不该忽略孩子的哭闹可以说,几乎每个父母面对宝宝的哭闹,心里面都会有过一段纠结的时期,看过各种各样的育儿书。听过各种不同的观点,对宝宝哭闹,有的说,不应该理睬,这样会助长宝宝爱用哭闹达到目的的心理,有的说,宝宝哭闹,应该马上安慰,不能让宝宝太过伤心,会影响宝宝生长发育。
大部分父母,对宝宝的哭闹从一种矛盾的心理过度到了一种消极的心理,从不知道该怎么办到了不愿意去办。宝宝哭闹,是以自己的方式期待与父母沟通。如果父母不理睬,会让孩子慢慢的不爱与父母沟通,更会让孩子觉得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与爱。
不该忽略孩子的敏感期——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孩子每个时期都有他感兴趣的事情,这就是孩子的敏感期。
这时,父母注意到了吗?会不会不厌其烦的跟孩子说每个东西是什么颜色呢?——这就是孩子学习颜色的最佳时期了,如果孩子过了这个对颜色的敏感期,再去教他,会花上比之前多几倍的力气。
而父母很容易忽略了孩子的敏感期,而错过很多孩子学习的最佳机会。比如孩子有段时间会特别喜欢跳上跳下,因为到了他发现空间的敏感期,可是父母会觉得这样子很吵闹让人很烦,于是不停的制止。
其实,如果你这个时候陪孩子一起,跟他一起数台阶也好,告诉他从不同高度看到的不同东西也好,甚至,什么也不做,就让他高高兴兴的玩个够,都比不停的制止要强。再比如,孩子有段时间很喜欢认颜色,他对东西的命名,一定会加上是什么颜色。这时,父母注意到了吗?会不会不厌其烦的跟孩子说每个东西是什么颜色呢?——这就是孩子学习颜色的最佳时期了,如果孩子过了这个对颜色的敏感期,再去教他,会花上比之前多几倍的力气。
不该忽略对孩子人格的培养
在很多父母的育儿观念中,孩子智力的培养肯定是排在第一位,占很大的比例,而忽略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殊不知,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良好的性格,气质,能力是一个人获得喜爱与合作的第一要素。
如果我们尽可能地将主观因素的想法刨除,采用客观而又相对科学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或者追踪研究,所得到的结论普适性就更强了,于是就产生了专门的心理学理论。跳出自己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对孩子的行为给出更为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价,将会从更多更大的角度找到解决的方案,因此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研究。
在中世纪的西方国家,儿童的概念就未曾出现过。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儿童只不过是成人的缩小版,也被期望参与成人的劳动,而当时的婴儿存活率比较低,为了避免造成对母亲的伤害,在童年时期是避免与其产生亲密的情感,所以当今社会所重视的亲密育儿并不存在。
另外,儿童享有自己的权益也是随着时间的推进、社会的进步才被慢慢提出来的观点。通过查阅相关的儿童文献,比如菲利普.埃利斯的《童年的世纪》、劳埃德.德莫斯的《儿童的历史》,其中所记录到的曾经的现实是,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儿童可以成为家庭的私有财产,尤其是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更是有权处置这份财产,社会并不会觉得不可接受。我们在现在看来的所谓“虐待”的行为在当时的历史时期看来却是正常的。电视剧《小别离》、《虎妈猫爸》里基本都体现了一些不同的育儿理念,从根本上来看就是应该遵循西方倡导的自由之爱的做法,还是应该更多关注适应中国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竞争力培养。深究起来,故事中各大主人公对不同理念的看法都是根植在不同社会文化的背景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