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分析:
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在向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征程中,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的一贯方针,更是新时代教育肩负的使命。作为具体担负这一根本任务和使命的主阵地学校,将如何落实,是一项艰巨且光荣的任务。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其内涵如下:一是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二是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三是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下面我从多年从事教育实践的视角简单分析一下关于国民文明素养教育现状分析。
一、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育人职能;重视机械训练、轻视素养提升;重视应试能力、轻视兴趣个性培养;重视学科内容、轻视社会实践等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不少学校靠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等方式片面追求教学质量,远离了教育规律与人的成长规律。教学方式以单纯传授较多,给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的机会偏少,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好奇心与创新潜能没有机会被唤醒和激励。纸笔问题较多,联系生活、社会问题较少。单纯应对升学考试任务与活动较多,动手操作、读书、思维型任务与活动较少。学生德育工作说教、纪律约束为主,主要靠权威与强硬的制度管理,而生活化、体验式课程较少,不能很好地聚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不能较好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育人目标有效融入学校文化、课程、教学与活动之中。单就学校的育人目标而言,学校之间差异很大,不少学校很难上升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上,具体课程与活动更是散乱,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
当然,值得欣慰的是,现在所有的学校已然认识到“立德树人”的使命与担当,都在积极地探寻“立德树人”的校本化实践经验,构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环境、课程与教学活动。
除去过去“应试教育”陈旧思想的影响外,学校内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制约或影响因素。比如,校长、教师思维固话,不愿意读书学习,不愿意改革创新,管理理念、教学理念不能及时跟随时代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学校治理创新能力乏力,教师职业倦怠感较强,自觉改革创新意识较弱、研究学习能力较弱,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与方法不能有效落地,不能及时基于育人目标、课程改革理念、学生情况等因素更新迭代,满足不了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以上是学校教育的现状问题。
二、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僵化的管理体制与方式也是制约学校发展活力的重要因素。比如由于上级主管部门本身就缺乏系统的高站位的引领理念,在培养选拔校长干部问题上缺乏清晰高标准的措施,在具体工作中缺乏担当责任与服务意识等,导致下面的学校目标不明、信心不足、标准不清、丧失活力;再比如,也由于上级主管部门作为过度,一是会导致学校负担过重。不同部门都在积极给学校部署各种任务,却不加整合,学校疲于应付上级各种通知与活动。二是会导致千校一貌现象。各种评估验收学校标准,让学校不得不按照统一的标准要求来管理学校,学校各方面的权利很小,各种评估验收让学校不得不依葫芦画瓢,缺乏自主创新空间。
以上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现状问题。
三、目前,家庭教育问题也是很多, 良莠不齐。比如父母道德教育意识变弱、亲子沟通能力较差、不懂家风家训建设,率先垂范作用缺失。把自己的成长愿望强加于孩子,日常生活包办代替,溺爱现象严重。由于忙于生计,外出务工者较多,隔代教育,留守儿童较多,孩子缺乏父母陪伴,情感缺失,习惯不良。夫妻离异现象越来越多,家庭伦理道德滑坡,孩子确实母爱或父爱,心理问题严重。家庭教育理念与方式与学校不一致,不少家长不理解或不支持学校教师的合理管教。
以上是家庭教育现状问题。
四、当然,更多的是来自社会方面的复杂问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可能会遇到社会现象的冲击。比如学生会崇拜名星、网红,而不以科学家、医生等为崇拜对象;由于一些拆迁户、不正当致富的误导,学生会怀疑劳动创造财富的真理;由于微信、抖音等网络媒体的出现,里面的一些不健康的游戏、视频、语言等侵蚀学生的心灵等等,这些鱼龙混杂的社会现象消弱了学校和家庭的教育效果。
还有,当下整个社会仍然存在金钱之上、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现象,亟需建设正面的积极的文化环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需加大弘扬传承力度。这些方面的建设活动需要落到所有人的内心深处,落到所有人的生活内部,不可搞形式主义或浅尝辄止的工程,应该系统的、持续的搞下去,并且做到人人、时时、处处协同推进,形成文化自觉,世代传承。
当然,整个社会的文化自信、法制建设、诚信机制、执行力度、规则意识等都需要不断进化优化。比如,就未成年人而言,学校教育其不允许进入网吧,不允许进入酒店喝酒,无身份证不允许单独入住宾馆等问题,相关部门能够做到按法律规定执行的话,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公民的文明素养、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就会形成良性的互动,达到目标一致的效果。比如,中国城镇化建设速度过快、乡村文化的破坏;城市过多务工人员,城市文化的重建;社区建设集中,社区文化的创生等,都影响着未来青少年的健康素养的培育。还有对学校和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劳动就业机制等都会影响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各种媒体、文化产品、空间环境等也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的正常作用。
以上是社会影响方面的现状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国家“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风气日益好转,国民文明素养逐渐提高。现在多数学校已经认识到德育使命与担当,都在积极探寻“立德树人”的校本化实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环境、课程与教学活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提高国民文明素养,教育仍然任重道远。为此,笔者提如下建议:
建议一: 真正落实教育家办学,实现教育高品质引领。
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比如各级教育局局长,尤其是学校校长,尽量应该由“专家型”教育者来担任。这就需要在选拔用人上有系统持续的高标准设计与培养,真正发现和使用那些“有超越世俗高远追求、有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有广博学识成长素养、有长期第一线教育实践”的教育管理者和校长。因为他们是敬畏生命、尊重教育规律的人;是教育理想崇高、信念坚定的人;是勤奋实践、持续探索创新的人;是教育思想先进、办学理念独特的人;是赋能教师、激扬生命活力的人。并且需要给与办学者更多的办学管理、课程开设、聘请评价教师和评价学生等方面的选择决策权利,不一定凡事必须遵循统一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定或标准。
在新时代,需要学校高品质的建设和管理,需要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迫切呼唤教育家型校长。如此,整体校长队伍才能由教学质量的一般保障者转变为课程设计者;由制度和规范的一般建设者转变为学校文化引领者;由关注技术与事务的教育“看护者”转变为教师专业发展领航人;由教育、办学的执行者转变为富有理性的思想家。只有具备了教育家型人才来管理教育和治理学校,才会从教育一线诞生出一批批的“教育家型”教师,整体教师队伍的素养才能得到提升, 素质教育的理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会自然得到保障与自觉落实,国民文明素养才会有更多的社会引领者、践行者,未成年人的文明素养教育才能真正得以从小做起、做到。
建议二:构建完善的学校、成人、老年教育在内的终身教育体系。
良好的教育,应该提升全体国民的文明素养。对人对事的文明言行、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守公共秩序与规则、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的社会风气等等,所有这一切代表国民文明程度的素养,都来源于教育、巩固于生活。因而,必须以正确的科学、历史与文明的观念祛除大众生活和意识中愚昧、无知。成年人教育也许比未成年人教育更紧迫。未成年人毕竟很多习惯与素养首先受家庭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
但是, 不能仅仅依赖学校这一个地方,如通过开办家长学校来落实成年人对子女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教育艺术的提升。对于学校教育本身来说,可以积极主动地开设基于国民文明素养的教育与生活相联系、知识与体验相结合、学校与世界相整合的文化、课程与活动,推动家庭与社会参与,做好家校社的协同发展。 根据现实状况,仅仅依赖学校单方面的力量远远不够。建构“家庭学习中心”,共创高效能家庭文化,打造学习型的生活环境;建构“社区学习圈”,有效调动各领域资源,重构家庭和社区关系,实现包容性全时段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文化,追求社区可持续发展。迭代新社区功能,赋能人与人的关系价值。也就是构建“学习型”家庭与社区空间,将是今后教育部门、学校需要关注与引领,社会、政府需要营建与推动的急需任务,更是长期使命。如建设社区图书馆、社区文明素养大讲堂等。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需要全社会来共同行动,形成一体化联动机制。只有土壤被激活,环境文化被重视,所有人抱着同样的价值观,充分调动所有人的智慧去参与共同创造未来的生活,每个家庭、社区、机构才能真正焕发出生生不息的长久活力。这样的社会环境,一定是一个“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化空间。这应该引起所有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并联合起来,共同推进落实,营建全社会都来关注儿童健康成长的氛围,把最美好的东西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身边。
建议三:各级政府明确责任,统筹联动推进国民文明素养教育。
古今中外,凡是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无一不是由国家使用公权力推动取得的。这种推动不是暂时的、短期的,而应是持续的、长期的;不仅是中央政府的责任,也应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首先,加强教育,特别是文化与修养教育。中国发展水平严重不均衡,因此要通过教育,特别是文化和修养教育传递文明,传播文化,提高公民素质。特别是,政府应当推动学术界借助传统文化的精华,结合现代生活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教育,传承文明,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除此之外,通过“书香社会”“全民阅读”的建设,推动图书馆建设与资源共享,营造社会文化氛围。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无伦是传统礼仪文化的教育,还是通过美术和音乐等艺术手段陶冶情操,年轻人始终应该是希望所在,重中之重。特别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尤为重要,要率先垂范,做青少年的楷模。
其次,重视通过媒体体现主流价值观,体现舆论导向。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会存在善恶美丑,高尚与庸俗,文明与粗俗,因此必须借助媒体的宣传作用,宣传美,高尚与文明,鞭挞丑,庸俗与粗俗。这种将媒体宣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思路,有利于文明素质的提高。具体而言,公益广告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其以活泼的形式,丰富的内涵,传播了主流价值观。
第三,重视以依法治国的思路,在惩治不文明现象的同时,体现社会的文明导向。对于教育,要以加强和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保障素质教育的发展。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建立,《义务教育质量评估法》,真正破除对学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唯分数论,并在义务教育阶段限制、减少被应试竞争附加进来的功利性、选拔性、淘汰性活动,逐步解决“过度教育”的问题,依法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过重考试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上下功夫。
对于《义务教育质量评估法》,建议每三年为一周期,评估主体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业务专家、学校校长等专业人士、家长委员会代表、社区代表组成。建立评估标准,以发现成绩与问题为目的,总结提炼亮点经验、梳理查摆所暴露问题,供学校借鉴学习、纠正失误。建议一定不要过多地横向对比,学校之间不要成绩排名,而是基于不同学校自己发展的起点,为今后进一步发展收集可资借鉴整改的数据和证据。根据学校发展的升值点可分为合格学校与优秀学校等级,(说明:薄弱学校有可能会被评估为优秀等级,所谓的名校也有可能仅仅被评估为合格等级)对于不合格学校要求写出整改报告,找准发展切入点,规划三年发展目标、内容与标准,限期整改,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与社会的公开监督,除做出相应的处罚之外,并针对性给予学校各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对于优秀等级的学校,应该获得相应的奖励。
上级权威部门可以随机抽取下级某一类学校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既是该区域教育发展成绩,而不是仅仅根据升学率或督导检查结果评价教育质量,更加关注学校发展起点与过程。如此,可以给学校更多的个性化发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有利于实现教育均衡。
对于社会,不遵守公共道德和公共秩序,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问题,有时候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当不文明现象上升到法律层面,必须依法予以惩治,唯其如此,才能体现整个社会对于文明的坚持,也才能引导国民做出理性的选择,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与氛围,为大国的崛起做必要的准备。所以,建议要建立“国民文明素养诚信保护法”,引领文明素养传承,惩戒不文明素养行为。
第四,重视模范英雄人物引领,打造人人敬仰的高素质文明典范。
文明素养的提升应该有一大批模范引领,让这些模范成为社会人人敬仰的楷模。但是,一段时间,对于这些能引领文明素养的楷模从价值观、人生观界定上出现偏颇,有些楷模经不起道德的长期考验,还有些精英人物出现文明素养问题,这都对整个国民文明素养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引起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混乱。比如,教育领域关于名校长、名师的评选,大多关注专业学术、业绩成果方面的影响,忽略文明素养这一重要指标,因此功利性的因素比较明显。现在推出的英雄人物有多少人真正认同,是否真正是人民群众信仰的楷模,身边有多少这样的楷模值得学习、能够效仿。这些楷模应该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值得学、学得到。因此,重视模范英雄人物引领,打造人人敬仰的高素质文明典范,值得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强大的中国正在崛起,经济腾飞是基础,国民文明素养、科学素养的提升是两翼,教育应该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