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市场尤其是名校毕业生的高端就业,根源就是因为房子,而今年的情况确实是历年来很少见的。新浪之前发了篇文章#如何看待企业毁约应届生# ,里面应届生是这样自述的:
“其实说实话,理想给我开的薪资并非最高,年薪35万,算是正常薪资偏上的价格段;不过公司实力也并非最好,我当时还收到一家央企的offer...若按理想开的薪资,即便不涨薪,我5年至少也能赚160万,刨除各类花销,5年后自己最少能有100万的存款。现在解约了,百万存款的目标也灰飞烟灭了...目前我收到了几个新offer,但年薪也就10万-20万之间,远不如校招时期给出的薪资待遇优厚。”
转发里面也有网友科普:“五年存一百万基本上是起步价,不然无法买房结婚。”
这本来是一条很常见的高薪路线,互联网大厂的收入有些确实还要更高。他们的人生路线如果和他们的学长们一样,就是进入这些高薪的大厂,996上班,攒钱,五年后加上一些父母的积蓄投资买房,而他们的资产和收入对应的恰好就是一线城市500万上下的房产。
之前一家大厂因为有个女孩子心脏病猝死上了热搜,他们给这女孩子的薪水就是刚毕业绩效好能到70万,另外校招开的是2万8起薪,15-18薪,记者额外找到了一个工作三年的985毕业生,股票这些打包一年收入是142万。
往上走,真的就是够得到千万的房产。
这样的情况持续超过5年之后就会被人认为是“市场价”,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入大厂“就该这个价”,可是这背后真实的市场原因是什么?
是资本的高速扩张。
资本高速扩张让他们变得稀缺,所以他们值高价。那今年还有几个行业在扩张呢?
所以今年的校招情况其实非常的恶劣,岗位不仅大幅度缩水,薪酬也在减少,很多签约的大学生都因为企业不再扩张而被毁约。
如果这个情况持续下去,你觉得这些工资收入会怎么影响大城市的中间段房地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