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罗兰·巴特“阅读文学作品应保持作者已死的阅读态度”看法 (阅读文学作品,应抱持各种态度——作者已死or未死???)
罗兰·巴特特出“作者已死”的概念,作者未死即文本的意义由作者决定,作者未死使读者作为一个开放的主体,回归到文学活动中去。
首先明确,作者写文学作品的真正目的与读者解读的冲突矛盾。阅读文本的解释权在于读者的意义。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有没有对读者的真正目的有所帮助。读者为什么要去阅读文学作品,读书的意义真正是为了什么。文学作品能够流传下来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其次,思考阅读,首先思考作者,读者,文本这三者的关系真正是什么。
作者创造文本,传统意义上讲是“父与子”的关系。这时作者有着很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解构性文学中否定作者的必要性,强调文字的魔力)。作者在创造文学作品的同时,总会有其赋予文本的意义。一旦这个文本固定,作者所表达的自身价值已经固定。就是说作者目的明确,文本被作者赋予的价值在作者这里来看是不变的。
读者的目的分两种,单纯的想要与作者沟通,理解作者的感受(拓宽认知边界),或为,单纯为了在文本中看到那个自己(找到情感共鸣)。究其本质,这两者的最终的目的还是想要对于自己有着更大的帮助。这时有两种途径,贴近作者或者单纯从文本入手结合其他解读文学作品。这时候,如果与作者意图相违背,作品原本的价值就会丧失。这时读者所得到的其实是另一种新的价值,与原文本不同的,但更贴近自己的价值。这就是读者进行的二次创作。
这其实也是文学作品能够流传下来的原因(单一的不能流传下来,对于整个文化多元的好处)。每个时代不同,每一个时代赋予这个文本新的意义。如果当一个文本在一个新的时代没有与这个时代相关的解读,文本的价值会变得很低。即作者最初的那个价值,这时只能把它放在博物馆表示对文本及作者敬畏。对于读者本身没有任何的直接的帮助。(不能共情,不能拓宽认知)
阅读文本时,文本一定会给予你一个环境,让读者去解读作者的本意。就是说如果我写一本书,我一定是想要告诉你某些东西,或者让你有某些体会的。这时割裂作者的立场一定会影响读者体会作者。但这时往往会产生新的解读。(最短的诗 顾城的《生活》 网。 )人不同,理解不同,角度不同。从作者角度解读的优越性是什么?单纯理解作者。但这时候,隔离作者,有没有可能转化角度?举个例子,一个学生看到会想到学校,作业就是那张网,但这个学生换个角度,从他父母的角度解读,这个网就有可能是经济压力,再从这个学生老师的角度,学生们的淘气......当一个人从不同角度解读都会得到很多结果。不以作者为权威或许可以得到更多的视野拓宽的可能。(具有思辨精神)
解读《西游记》,对于一个人,小的时候可能看到的是猴子打妖怪。长大后理解到了生活的磨难,生活的坚持,希望。再后来,解读到的,有可能是人生看破一切的豁达,看到宗教之争。但若先入为主带入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可能便是束缚。而结合自身解释,有可能不是那么对,但合适自身。
如果看文本只是为了合适自身,阅读能不能达到其目的?能不能打破所谓的自我舒适圈?这个问题完全根属于读者本身。首先打破自我不一定是好的,其次能否打破自我,更决定于个人思考深度与思维模式。看文本的同时,接受到的点,更多的是与自己主观看法相同或相悖的。相同的会产生共鸣,不同的则会引起思考。(人本能会接受与自己意见相同的,反驳与自己意见相反的)
所以你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