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始在老年大学教授古琴,教学相长,因此也很珍惜这次机会。
根据以往的经验,年长者开始学琴,无非两种原因:一是闲来无事打发时间,二是从众心理赶时髦。
因此,业余学琴的人最后通常是两种结局:一是看似兴趣不减,一直学了好几年,仍不会完整地弹一首像样的曲子;二是兴趣逐渐消失,报了名,之后就不了了之。
不过作为老师,哪一种学生,为何来学琴,学习多长时间,都要同样的教授其基本功夫,无有偏差。当然,作为业余学习者,以后的习琴之路大部分还是靠个人自己走出来的。
其实教授老年人学习古琴,与以往的教学并无不同。不同的是以前都是两三个,或者三四个人,有时也有一对一的教学。老年大学里是分班级教课,一个班十五个人,且都是退休的长者。这在古琴的教学里还是不多见的。
准备好教材,充分地备好课,心里想着怎样在九十分钟的时间里,将完全陌生的古琴指法,由浅入深地讲给老年朋友们听。
为何有这样的课前准备,因为之前有位古琴老师第一次教了两位六十五岁左右的学生,她说每次上完课感觉很辛苦。
原来,在她教学的过程中,一个简单的指法需要语言讲述三五遍,然后示范两三遍,再让学生试着弹奏。可是学生们坐在那儿面面相觑之后,不好意思地请她再讲几遍,再演示几次。她说自己直接崩溃,一度怀疑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教学水平。
有了她的经验之谈,还有之前一直教快七十岁的妈妈学琴的经历,对于老年大学里的学生们,会是什么状况,我是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的。
第一次上课时,见到十几位老年朋友坐在面前,心里是有点儿忐忑的,不是怯场,是在想需要讲几遍学生们才能听得懂,然后自己能够准确地弹奏出一个音来。
在讲解和示范完基本指法后,我走到他们中间,逐一地指导时,心里竟有很多的感触。
走近学生中,看到他们大都两鬓斑白了,还有个别人是满头银发。年龄大了,头发白是正常的,可是看见十几位老年朋友认真地坐在那里,像小学生一样,喊着老师的样子,真的很感动。
有一个瞬间眼眶湿润了,是看到一位老阿姨的右手大拇指变形了,她跟我说年轻时是知青,去东北下乡插秧时烙下的病根,弹琴的时候,拇指关节会疼,不过她会坚持,因为她很喜欢。钢琴古筝她都不学,就想学古琴,古琴太好听了,让人心静。
最大年龄的是一位七十四岁的阿姨,印象深刻的是第一次上课她迟到了,进教室时她还提着少见的乐器中阮。下了课她蹒跚着走到我跟前,小女孩似的很不好意思地道歉说:老师对不起我迟到了,我刚上完中阮课,下了课赶紧过来了,可是膝盖骨疼,走不快呢。
接下来的一次课,我走到这位老阿姨身边指导她一些指法,看到她在古琴的七八九徽位上做了标记,我笑了。她羞涩地说:老师不好意思,我记不住呢,贴上了标签我就记住了。她还给我看了她做的笔记,把每个指法怎么弹,用文字记录下来。
从来都是认真学习的人最可爱了。有次上课之前,一位六十多岁的阿姨同学说:老师,上课时您再多讲几遍,多给我们演示几遍哦,我们年龄大了,记性真是不好了。
还有一位阿姨眼睛做了手术,十六开本教材上的字看不清楚,就放大复印了八开大字的放在桌上,她说很喜欢古琴,不能请假休息,缺一次课就跟不上了,趁着眼睛还看得见,耳朵还听得清的时候,尽量坚持多学习一点儿,多练习一会儿。
有一次在班级群里,大家在讨论怎么坚持练好琴的事情,一位阿姨说:……不着急我们离八十岁尚有十年有余,好好练琴来日方长,加油。
尚有十年有余,看到这句话,心里感慨万分。记得这位阿姨很勤奋,每次上课早早的坐在那里安静地练琴,我走到跟前时,她就抓紧时间大大方方地弹给我听。
跟这些老年朋友们相处了快乐的一学期,第二学期开始了,古琴的基本指法差不多掌握了,已经开始了曲目的练习。有次课后一位同学说:我们好好学,一直学到老。
一直学,学到老,离八十岁他们尚有十年有余呢。十年坚持下来,可以学得很好,世上无难事,只要喜欢,唯有坚持。
我呢,我们呢,还有几个十年呢,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还来不及做什么,一年又快过去了。有时候真有种紧迫感,恨不得能和时间赛跑,只争朝夕。
而每次坐在琴边,琴音缓缓响起的时候,总会想起那些老年朋友,可爱的学生们,心会慢慢地静下来,来日方长呢,每天好好练琴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