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马尔天价转会费加盟巴黎的消息闹的沸沸扬扬,2.2亿的天假转会费也创造了足坛新标王。
有消息称是因其不满被梅西的光环压制,进而出走巴黎,可纵使媒体把聚光灯都打在梅西身上,内马尔的价值就没有得以彰显了吗?
我们总说这个时代物欲横流,浮躁万分,人人都想往上爬,可又深知是金子才能发光,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炼出真金,而非虚无缥缈的去炼丹呢?
下面将从工作和练习两个角度出发,来加以阐述。
工作
正如导图中所给出的,工作可分为浮躁和深度两种。
浮躁一类非常好理解,那些机械的,琐碎的,可被随意打扰,中断了也无大碍,回头就可以继续的,这种工作对我们的能力提升并不大,但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将其做好。
下午收到用户报修的我奉命去鹅厂救火(近期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暑期实习),心里是忿忿不平的:报修的问题是硬件问题,凭什么让我们软件的运营商去处理,浪费我的时间?
去的时候一肚子不情愿,可真正到了之后,却发现故障问题很好解决,只需要用户再次扫一次二维码即可解决。
我不由开始反思:倘若我在接到报修的第一时间就先详尽的了解情况,是否就可给出应急预案(说不准问题解决了就不用跑过去了)?
即使我可能还是免不了跑一趟腿,可至少我时不时能够更为快速的把问题解决。
第二点反思源于我的上司,正当我维护完毕准备拍拍屁股走人的时候,领导教育我说:要把问题的原因找出来,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具体什么情况,统统都要弄清楚。
不由想到先前有个武大的学生到逻辑思维暑期实习做客服工作,每天都是应对繁琐的客户投诉,内容枯燥乏味。
不曾想,他离职前递交了一份30页的总结报告,列出了不同种类的投诉问题以及个人总结出的较为合适的应对方法或意见。
罗胖看到报告后,内心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留下他!
故而这就是我们在工作表现上的差距,公司看中的永远都是员工所能创造出的价值,同样是琐碎的工作,有无小结,有无反馈,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能否创造价值。
深度工作则更不必说,这是一个我们切实运用自身专业技能进行价值创造的过程,比较典型的应该是做产品开发的吧,使出浑身解数,撸代码撸上三天三夜天昏地暗。
这个过程他们不希望被打扰,甚至不可以被打扰。
而这个过程中,则需要我们有意识的不断磨练,并优化,我们的专业技能。总是问上自己一句: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练习
一度以音乐界各大师为实例,并加以归纳推理,得出的“从新手到大师需要1w小时练习”结论终被艾利克森驳斥:努力跟成功并没有必然联系。
因为我们终究要讲究方法,我们需要刻意练习。
这个浅显的道理我们从小到大不知被灌输了多少遍,可现在的我们多半依然是,听过数万遍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刻意练习的核心在于“刻意”二字,而远非练习:一个开了10年的老司机,车技一定比才上路2年的新人强吗?
未必然。
因为前者很可能在后8年中,所做的只是机械的、没有总结的重复而已。
看到这里,你可能想到了上文我们所提及的肤浅的工作,其实工作与练习更像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工作上,我们要做出professional的表现,而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的是我们多方面的练习。
科比职业生涯里近50%的命中率堪称传奇,他的后仰跳投更是出了名的致命,无论是在刚开场精力旺盛的第一节,还是到最后白热化打的人近乎力竭的第四节末,他的跳投永远都会被用教科书般来形容。
而科比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对投篮的每一个细节,都刻意的予以了关注,并练到了位:手腕什么弧度,手臂什么角度,撤步什么距离...
每一个方面都独立的进行练习,记录下存在的问题,加以修正尝试,再练,直到无限趋近完美。
反观我们的能力为何得不到提升?不妨问一问自己:有记录吗?有反馈吗?
没有反复的试错反馈和调整,又何来迭代与精进呢?
其实刻意的本质,是用心。若想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下炼出真金,我们需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