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we hear is just an opinion, not the fact,
Everything we see is just a perspective, not the truth.
我们听到的一切声音,只是一种意见,并非事实;而我们看见的一切,只是一个角度,并非事物的真相。
一、人是很容易陷入主观思维的生物,禁锢我们的,是我们的“视角”(受眼耳鼻舌身诸多感官的局限,还有情绪、情感、立场,进一步还有“Ego我执,自动运行的一套思维“算法”,它是以上诸多因素作用的一个浮现在表面的结果),也就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我们是无法知道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也只能看见那些我们眼睛所能理解的事物。
我十分怀疑人类是否真的能够超脱出这种视角的束缚来做到真正客观,正如我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Free Will”。我们受到眼耳鼻舌身诸多感官的局限,还有情绪、情感、立场等等身不由己的绑架,进一步还有“Ego我执”等等在潜意识层面无法被意识觉察的因素作祟。Perspective,视角。它是自动运行的一套思维“算法”,它是以上诸多因素作用的一个浮现在表面的结果。我们头脑里存在着无数思维的盲点,我们是无法知道那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也只能看见那些我们眼睛所能理解的事物。
二、你的高度、层次在哪里,你看到的就是什么。每个人看待事物都是来自于自己的逻辑系统和自己目前的意识高度,来源于自己的Perspective(视角)世界上没有标准答案的“主题大意”和“中心思想”。那些都是训练初学者的阅读理解基本功的设置。
正如我们读经典《小王子》,不同年龄阅历去读,能读出完全不同的领悟。因为怎么“理解”是个体的事情,每个人看待事物都是来自于自己的逻辑系统和自己目前的意识高度,来源于自己的Perspective(视角)。这一点决定了他从文章里看到了什么,理解出了什么。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不同的作品中引起了自己的感同身受,喜悦哭泣悲伤着的,都是自己的故事。
离开了中小学课本和应试教育,任何一个心智成熟的人都明白,世界上没有标准答案的“主题大意”和“中心思想”。那些都是训练初学者的阅读理解基本功的设置。
一个好的创作者,要尽量放弃控制,放弃“我执”的存在感,让观众自由去理解,怎么理解都是可以的,能够所有启发引导对方去思考就足够了,艺术的使命就是不断发现新的视角,引导和启发观众去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并且发掘意义。它讲述的,是一种“如何去看”的方式。
三、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属于自己的生命旅行之中,因此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到的是关于自己的故事,就像同样的一部电影,每个人都能解构出不同的人物关系,怎么解读都没有对错之分
“在一个故事里谁是主角?不同的人看了完全不一样的主线,可是每个人的解读又都是对的,我们都有自己的视角,只能看到我们所能理解的画面。我不想介入解读、干预以及控制,我不想逼迫观众去理解。正如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它不是让人去理解剧情,而是关于情绪,所以怎样去解读都没有对错之分。”怎么解读都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这些理解是属于你个人的,跟最初的创作者已经无关了。
四、老师的作用是引路人,法代表真理,学习是你个人的事情,不应该盲从权威
在过程之中老师的作用是引路人,不断纠正学生的这个Perspective以及选择正确的approach(途径),但个人无法代表真理,学习是你个人的事情,不应该盲从权威,这样就很容易变成一个原教旨主义者(Fundamentalist)。我强调的,只是一个人在学习过程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多人寻求信仰的初衷不是因为追求真理和智慧,只是需要心灵的庇护所和安全感和归属感。那么这样的人,在什么时代,都容易成为任何一种形式的“宗教”洗脑的对象。
宗教只是一个信仰的方式,它不是本质。我们回头剥开层层表象去看本质,其实所有的宗教、信仰、文明都在讲述着同样一件事情。犹如“瞎子摸象”的比喻,摸到了腿就说大象是圆柱体,摸到了鼻子就说大象是一条长的,只是种种认知局限的结论罢了。
不同地域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理解会产生很大的偏差,即使同一个文化背景同一种语言,每个人的理解也因为自己局限而千差万别,学习一种语言,归根结底是学习这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学习这种文化看待世界的角度,就是在打开一种不一样的视角。与其说语言翻译是在两种符号系统之间的切换,不如说是在两种视角之间的切换。
五、一个人的性格脾气行为思维模式,以及你选择出生的这个家庭国家地域文化经历对你的塑造,就像人工智能一样,我们是被社会代码(social code)编程(Programed)的产物。” 这些东西综合到一起在思维层面表现出来,就形成了Perspective,我们看待事物、看到这个世界的角度。我们不断接触到不同的视角去打开自己,解锁种种潜能和未知。因此我们的眼界逐渐开阔起来,让我们不断破除自身的局限,尝试理解不同视角的可能性,让我们一步步视野变得开阔,格局变得宽广。
所谓的文化差异,说到底就是这种文化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是文化编码和解码方式不同。因此也呈现出不一样的文化气质。所以我们不断旅行,学习新的语言,不断接触不一样的文化代码系统,不断接触新鲜事物以及和自己不一样的人交流,不断读书、欣赏艺术是为了让我们不断接触到不同的视角去打开自己,解锁种种潜能和未知。因此我们的眼界逐渐开阔起来,让我们不断破除自身的局限,尝试理解不同视角的可能性,让我们一步步视野变得开阔,格局变得宽广。这个世界需要多元价值和多元生活方式,这也是一个我们逐渐与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对话的过程。
“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为你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你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有的人更是一扇门,引领你可以走向那个世界,有些门打开之后可能是个厕所——可是我们也需要厕所啊”。
六、两个人无法沟通是因为不在一个逻辑系统和语境里的缘故,大家看待事物的Perspective不同。良好的沟通,是互相双方能够切换视角,能够换位思考,可是没有“感同身受”的共鸣,没有自身经历过体验过,语言解释都只是徒劳。
我们说“三观”——“世界观 View of the world ”、“人生观 View of life”、“价值观 View of Value”,这个“View” 观点——观看的视点,说的就是这样一个“如何去看待”的角度。三观不同的人无法沟通,所以我觉得世界上也不存在“争论”这件事情。两个人无法沟通是因为不在一个逻辑系统和语境里的缘故,大家看待事物的Perspective不同。一旦到了“谁要说服谁”的,其实已经没有对话的基础了,也不必要继续了。
良好的沟通,是互相双方能够切换视角,能够换位思考,可是没有“感同身受”的共鸣,没有自身经历过体验过,语言解释都只是徒劳。我一直用的比喻是,你无法跟一个盲人解释色彩。只要是Sense不对,没有开窍——没有开启相同的perspective去看待同一件事情,那就是鸡同鸭讲,永远get不到那个点。能够交流沟通,是因为在同一个理解语境里,正如很多人看我的文章觉得有所收获,不是因为无中生有的接收到了新的信息,而是因为他们头脑里曾经有过类似模糊隐约的想法,我只是清晰地概括总结出了他们一直想表达的抽象概念罢了。
七、万事万物都是一面镜子,你从什么角度看过来,就能看到什么。我们从中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投射,我们遇到所有人也都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他们眼中看到的都是自己的样子,所有的关系也是一面镜子,所折射出来的是你与自己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世界是不是客观存在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所捕纵所感知到的世界,永远是主观的。当我们尝试改变我们观看角度的时候,这个世界也显现出迥然不同的样子
越是成长,越是明白“不争辩”的可贵。其实我的文章只是一面镜子,你从什么角度看过来,就能看到什么。内心自卑的人就会觉得我居高临下,被戳中要害带着愤怒看着我就有了戾气,逻辑混乱的人再怎么清楚的文章都会理解得面目全非。正如一句话说“We don't see things As They Are, We only see things As We Are.”我们看见的事物不是它们自己的样子,而是我们的样子。
万事万物都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看到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投射,我们遇到所有人也都是一面镜子,我们在他们眼中看到的都是自己的样子,所有的关系也是一面镜子,所折射出来的是你与自己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世界是不是客观存在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所捕纵所感知到的世界,永远是主观的。“唯心论”或者“唯物论”的争论并不是重点,我感兴趣的是认知神经学。
当我们状态心情好的时候,觉得充满了能量,相信自己无所不能,而正是因为这一种“相信”的力量,让我们发挥出无限潜能,做到了之前所做不到的。而状态心情恶劣很丧的时候,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即使去厨房倒杯水都会烫伤,任何平时轻而易举的小事都会失手。并且这样能量的Flow会因为挫败感失去自信而像滚雪球一样叠加。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势”吧,这两年逐渐领会到要顺势而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其实事物本身就在那里,之所以如此天差地别,是因为我们看待他们的视角不同,心态不同。The World changes when we change our perspective.(当我们尝试改变我们观看角度的时候,这个世界也显现出迥然不同的样子。)所以佛法说,一念之间。
八、情绪是客观世界的滤镜,事物没有任何色彩,“好坏”与“对错”的差别心是人为赋予的定义,来自于自身立场和状态所形成的视角。时机本身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不同时机之下人们的状态情绪滤镜,决定了他们所看到的是全然不同的东西。被情绪操控绑架的人们,是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的。所谓的“钻牛角尖”,就是在某种情绪的偏执之下,沉沦在固定单一的视角之中无法自拔。只有情绪过去,我们从“第一人称”切换到“第三人称”的视角,后退几步,从固定单一视角的死胡同里慢慢看到了其它视角看问题的可能性,才能把事物看得更为全面和清晰。
情绪是客观世界的滤镜。我一直在观察自己的情绪在外界事物的投射,情绪不好的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带着找茬挑刺的心态,起床气上来,谁撞枪口谁倒霉。我们说爱情令人盲目,而不爱的时候,连对方呼吸都是错。事物没有任何色彩,“好坏”与“对错”的差别心是人为赋予的定义,来自于自身立场和状态所形成的视角。Timing is everything,时机本身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不同时机之下人们的状态情绪滤镜,决定了他们所看到的是全然不同的东西。
所以我一直警示自己,处理事情之前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被情绪所左右自己的判断。而大部分的争执其实都来自于情绪的冲突,因为被情绪所控制的时候,我们很难做到置身事外,人们并非在进行有效的沟通,而是“ego我执”的暗中博弈,他们所在乎的,是他们所相信的观点,所秉持的视角是否正确。
被情绪操控绑架的人们,是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的。所谓的“钻牛角尖”,就是在某种情绪的偏执之下,沉沦在固定单一的视角之中无法自拔。只有情绪过去,我们从“第一人称”切换到“第三人称”的视角,后退几步,才能把事物看得更为全面和清晰。所幸“Feeling is a visitor, it comes, it will go”,所谓的“时过境迁”,是情绪的迷雾逐渐消散,我们视角变得宽阔而清楚了。俗话说的“走出来”,也是从固定单一视角的死胡同里慢慢看到了其它视角看问题的可能性吧。
九、这套算法在后台运作在潜意识里影响了我们的视角,我们的眼里往往看见的是那些与我们有关的事物,一旦头脑中植入了某种意识,我们从此也被这个概念所束缚。所以当我们带着一个特定预设,只用了特定的视角,那么你收集到一切的信息都是被过滤的,被扭曲成符合这个设定的,我们只是不断在收集论据去证明这个论点。
这套算法在后台运作在潜意识里影响了我们的视角,我们的眼里往往看见的是那些与我们有关的事物。心理学上著名的“孕妇定律”说的是,当一个女人怀孕,看见满大街都是孕妇。其实大街上孕妇的概率一直如此,只是你忽然之间注意到了她们。我们也可以倒退这个定律来了解自己:当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注意到看见某类事物,我们潜意识的concerning就在某处。一个人的头脑里某个视角没有解锁,他是无法从事物中看见这样东西的,这就是所谓的盲点。正如前文提到亚马逊某些部落语言里没有“时间”这个词语,他们头脑之中也没有时间的概念。
一旦被文字所固化下来,头脑中植入了某种意识,我们从此也被这个概念所束缚。文字的本质就是咒语。一个人总是炫耀什么就是匮乏什么,我们多多少少能从一个人的视角里去感受到他的世界、他所经历过的创伤、他自卑的根源以及倒推他整套逻辑思维系统,从而理解他是怎样一个人。
“乐观”与“悲观”也是这个Point of View,却看到全然不同的世界。我们从潜意识里这套算法开始设置了我们看待事物的观点,又因为这个视角的态度取向的“自我预言证实”影响了整件事情的发展,这期间鸡生蛋蛋生鸡环环相扣,就像一条蛇尾咬着蛇头的古老图腾衔尾蛇(Ouroboros)。可见改写这套旧有模式和信念系统算法的源代码是何其的艰难。
《盗梦空间》里的architect可以在别人脑袋里植入一个无中生有的念头,如同在大脑里建立一个新的回路,一旦形成了概念,这颗种子就会自己生根发芽,让视角产生了改变。当孩子第一次照镜子的时候,他获得了自己的形状,从此有了“我”的概念。他看见了自己与世界分割的边界,这就是一个人开始老去的起点。
我们在被社会化文明化成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被植入概念的过程,我们的视角不断被修改,这个过程我们也叫做“洗脑”。尤其是当被植入一个信念,当其开始运作的时候,我们头脑就会开始自动筛选过滤与这个信念有利的信息。我们人类是如此容易被操控。
夸奖鼓励以及批判也是一种奖惩机制的操控,用情绪的肯定与否定来诱导对方进入自己的价值系统,Ego的自动运行机制让这个人不自觉地进入预设视角。我们可笑的优越感和傲慢的根基是因为同处一套价值评判系统,但是,是谁定义了它?当你跳出这套逻辑,一切脆弱得不堪一击。
所以当我们带着一个特定预设,只用了特定的视角,那么你收集到一切的信息都是被过滤的,被扭曲成符合这个设定的,我们只是不断在收集论据去证明这个论点。这就是“贴标签”和“刻板印象”的作用力,当你带着“浪漫”的预设去巴黎,所见一切都是浪漫的佐证,你的眼里也只会看得见那些和浪漫有关的事物,对其它视而不见,从而限制自己真正了解的机会。旅行的目的地不应该是一个地方,而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同样当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人,带着想当然的预判去沟通,我们总是能够找到蛛丝马迹去圆满自己的论点,因为本身我们左脑里就有一个“解释器”系统去编造故事以符合逻辑。
所以我们总能够听出无中生有的“弦外之音”,又或者在某种立场之下去疑神疑鬼,防不胜防地遇到“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各种对号入座,或者莫名其妙地觉得双方都在胡搅蛮缠。带着一个怀疑的念头去找茬,一有风吹草动就杯弓蛇影,令对方百口莫辩。而死死抓住爱情不放手的人,也会为对方种种行为找借口开脱解释,以说服自己“对方是爱我的”。
客观事实已经不再重要,我们所看见的世界终究是主观的,任何人“清者自清”也敌不过旁人的居心叵测,因为没有人猜得透别人究竟从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太多的“百思不得其解”,对方貌似难以理解的逻辑,人与人之间巨大的沟通成本,只是因为视角的阈值并不匹配。而我们都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自己的视角去理解别人,可是这个世界太多元了。
十、太主观太自我的人总是时刻有意无意在审视评判别人,活在自己的视角里,听不到别人的声音,也看不到别人的改变,依旧用自己下的定义、贴上的标签去看人,并且把自己的评判体系强加于人。他们不在乎真实的你是怎样的,只是固守着他们的主观成见。“主观”的主体还是“我”,主观其实还是Ego我执太重,不肯接受“我是错的”,他们与外界的交流是为了不断收集证据来肯定自己。他们的视角不是关于如何看待“世界”,而是如何看待“自我”。放下自我,Don't Judge,因为每一次的评判都是对“视角”的自我设限。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很多面,我们只要在一件事物之中看到可取之处吸收养分,它就是有价值的。我们最难打败的敌人永远是自己,是那个源代码之中的信念系统和固有认知模式。
我们都觉得跟太主观太自我的人相处很累,因为这样的人非常judgemental,总是时刻有意无意在审视评判别人,活在自己的视角里,听不到别人的声音,也看不到别人的改变,依旧用自己下的定义、贴上的标签去看人,并且把自己的评判体系强加于人。他们不在乎真实的你是怎样的,只是固守着他们的主观成见。我们潜意识里都会远离“被评判”,我们在朋友圈屏蔽亲戚,与父母难以无话不谈,都是因为我们对被评判的抗拒。一旦我们自我膨胀,思维僵化、停止接触新鲜事物就很容易变得主观,并且依靠经验倚老卖老指手画脚。所谓的“代沟”,往往是因为上一辈停止与时代的沟通,停止成长与学习,用固定的思维模式去评判。
“主观”的主体还是“我”,主观其实还是Ego我执太重,不肯接受“我是错的”,他们与外界的交流是为了不断收集证据来肯定自己。他们的视角不是关于如何看待“世界”,而是如何看待“自我”。放下自我,Don't Judge,因为每一次的评判都是对“视角”的自我设限。
这类带着“评判”视角的人其实是很危险的,他们时刻在为“我”寻找存在感,把自己放置在某个假想敌的对立面,把一切明明是“非零和博弈”变成敌我对立的“零和博弈”。带着“挑错找茬”的视角,无视眼前珠玉,总是在事物中寻找负面信息,以证明自己是对的,并且为此沾沾自喜。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很多面,任何作者的观点都不可能是全部正确的,我们只要在一件事物之中看到可取之处吸收养分,它就是有价值的。那些人错失的,只是让自己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Ego我执太重的人,在爱情中也很容易犯“零和博弈”的错误,把对方放置到与自己的对立面,让关系成为一种不健康的博弈。我们内心所有的恐惧,都会从你看待事物的Perspective的视角中被洞悉,并且通过一种微妙的方式传递信息,在互动之中给予对方潜意识的暗示和诱导,开启解锁那个让对方去迎合你的视角,最终导致结果一步一步朝你害怕的方向发展。所以说,我们最难打败的敌人永远是自己,是那个源代码之中的信念系统和固有认知模式。
十一、即使我们多么力图做到客观,也终究无法超越自身的认知局限,因为我们看不到在我们视野范围以外的世界。世界上的事物不存在对与错,只是理解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从自身感受所能理解的碎片。我们照顾不到所有人的视角,因此我们也只能去做自己,不用为了取悦任何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以及内心真正觉得是对的东西。
即使我们多么力图做到客观,也终究无法超越自身的认知局限,因为我们看不到在我们视野范围以外的世界。人类之所以孤独,是因为我们都活在自己的bubble life里,貌似这个气泡是透明的,事实上却听不到看不到也感知不到对方。视角有交集,人生才可能有交集,视角相似的人们,才有可能成为同类。人工智能时代,社交媒体的推送都是根据你的喜好口味来的,从而屏蔽了其他声音,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就像支持川普的人在Facebook上看到所有推文都是支持的,让他们误认为全世界都是按照他们的逻辑在思考。我们看到的世界是被选择过滤的,视角的种种可能性就被限制了。
世界上的事物不存在对与错,只是理解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从自身感受所能理解的碎片。换句话说,我们怎么做都是错的,总有不在同一个上下文语境的人从一个意想不到的角度去解读。就像恋爱中的男女双方所讲述的都是故事不同的版本,每件事情其实都是一个罗生门。
归根结底,人和人太不一样了。我们照顾不到所有人的视角,因此我们也只能去做自己,不用为了取悦任何人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以及内心真正觉得是对的东西。任何健康的一段关系,最重要的,是能够互相理解对方看待事物的那个视角,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