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恩德回报怨恨
与人们相处相交,都要以诚信待人,以善意待人。以和气待人以礼貌待人,不管对师友,对对上下,总要以诚实相处,也就是古代哲士说的,诚可隔天,诚可感人,以及待人诚实,虽疏远也亲密,待人虚伪,虽亲密也疏远。
人的品格参差不齐,对待人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遇到欺诈的人用诚心来感动他,遇到残暴的人用和气来熏涛他,遇到贪得无厌的人用廉耻来警醒他,遇到倾斜私曲的人用仁义来激励他,这样天下全在我的陶冶之中了。
刚毅的人提醒他要柔和,懦弱的人激励他要坚强,怨恨的人解散他,暴怒的人平静他,恐惧的人安定他,畏惧的人怀柔他,亲近的人正视他,疏远的人亲近他,危险的人解救他,困难的人扶持他,四处钻营的人遣散他,恬淡无为的人督促他,有道德的人确定他,有欲望的人驱逐他,在贫贱中的人提拔他,在患难中的人周济他,这样就没有人不服从。
以德抱怨是人们的口头禅,社会由人组成,而人与人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发生各种关系,于是就产生了是非恩怨,当时受人恩惠开始都心存感激,并且所受恩惠越大感激越深,然而时过境迁,别人对自己的恩惠,会逐渐淡忘以至于最后忘的一干二净,但是当别人辜负了自己对其产生怨恨之心就会念念不忘,并记在心头伺机报复,如此一来恩怨何时能了呢?为人处事最好的办法:记过忘功,报恩忘怨。
记过忘功,报恩忘怨,是成大事者的突出特征,不念旧怨,忘记功德的人才可以甩掉包袱而大踏步地前进,隋炀帝时,君丞李靖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并亲自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极力反对报复,再三强求保它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征曾煽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深觉: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丰功,宋代王安石当宰相那阵子,因苏东坡与他政见不同,借故将苏东坡降职减薪,贬官到了黄州,搞得十分凄惨,然而苏东坡大度,根本不把此事挂在心上,更不念旧恶,当王安石从宰相位置上垮台后,两人的关系反倒好起来,他不断给隐居金陵的王安石写信,或共叙友情,互相勉励,或讨论学问,非常投机,这是几则以德报怨的事例
圣人待人,能在有罪的地方找出无罪之处,能在有错的地方找出无错之处,能在不可原谅的地方,找出可以原谅之出,对他所犯的小错误不计较,对他心中的委屈给以包容,从而使他受到感化,使他改过从善,不在心存怨恨,这是敦厚之心,盛德之事,所以李西沤说:攻击人的过错不要过于严厉,要考虑到他能否接受,教育人从善不能要求过高要考虑到他能否做到,称赞人的善行应当根据他的事迹不应该苛求他的用心,攻击他人的过失,应当原谅他的初心不应当拘泥他的劣迹,这是做人做事留有余地的方法。
关于对待人的方法,有人认为,对待君子容易,对待小人困难,对待有才能的小人难,对待有功劳的小人更难,既然如此就只有以宽大浑厚来处置了,对待君子这样,对待小人更要这样,无论对待谁都要留有余地,使他心存顾及,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的人早晨是小人,晚上转念就成了君子。
吕坤曾说,人到了无所顾忌时,君父的威严,不能使他肃静,惨烈的酷刑不能使他害怕,千言万语不能使他明白,到了这个地步就是圣人也无可奈何了,圣人知道他是这样,每次都会保留他的面子,体恤他的私情,而不致使他无所顾忌。
松下幸之助说,请觉悟与人共同生活的重要性,常怀感恩的心以不忘恩,不忽略感谢,尊重义气的心与人相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