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什么书:《大学之路》
阅读有效时间:80min
阅读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边读边记,时间有点紧,没读完一章。
阅读有什么收获:精英=改变世界
明天打算怎么做:晚上有课,白天抽时间看《思考,快与慢》
很多年轻人在花了四年读完大学,毕业回首大学时光时,发现收获远比当初所期望的要少。这里面的原因很多,比如一些人一开始的期望值定得太高。我在清华时,班上一大半同学是原来中学的第一名,而从清华毕业时很多人必须接受自己排在班上后一半的结果。在美国的顶级大学里也是如此。还有很多人在选择大学时过分看重大学的排名,而进去以后发现大学名不副实。更有很多人把大学阶段的学习简单理解成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在这之外的很多东西,以至于毕业时发现自己依然缺乏在社会上生存的手段。
因此,对于每个即将或已经进入大学的人而言,非常有必要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即:什么是大学,为什么要上大学。
在大学里,除了课程之外,一定能接受到大学之外得不到的教育。而在一流大学里一定能学到很多在二流大学学不到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高等教育的理念。
在几千年来的教育史中,一所大学 能否传授这些“大行之道”,一个学生能否学到它们,是衡量高等教育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在孔子和毕达哥拉斯时期,东西方在高等教育上的理念并没有大的区别,传道的重要性要高于授业和解惑。
无论是进入中国汉朝太学,还是进入西方亚历山大图书馆学习的,大多是贵族和富家子弟,因此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年代,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为有钱人服务,并且成为他们的子弟进一步维持现有社会地位的手段。
之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也是和平时期下层人士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通道,因此,中国的教育和考试开始紧密结合,然后又和社会地位、做官以及铁饭碗联系起来了。
而欧洲则在罗马帝国分崩离析后进入了长达近千年的中世纪,不过有意思的是,现代的大学恰恰是在政治黑暗的中世纪诞生的。
当一所大学想努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时,是否有充分的管理自由和学术自由至关重要。
1158年(或1155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腓特烈一世签署了被称为学术特权的法律文件。其中最重要的四项内容是:
1。大学人员有类似于神职人员才有的自由和豁免权。
2。大学人员有为了学习的目的自由旅行和迁徙的权利。
3。大学人员有免于因学术观点和政见不同而受报复的权利。
4。大学人员有权要求由学校和教会而不是地方法庭进行裁决的权利。
中世纪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神学和今天所说的各种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但是不管学的是什么,都不可能马上把所学变成谋生的手段,也不可能立刻提高社会地位。大学教育的目的只是培养有识之士,而不是教授谋生手段。
作为社会的精英,当时的大学生们不仅需要有学问,有教养,而且需要了解社会,了解历史,并且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同时他们需要具备管理社会和应付各种复杂状况的本领。因此,过去的大学大多实行通才教育,尤其对文科(Liberal Arts)极为看重,这个传统延续至今。学生们要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知识来改变社会。
早期高等教育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而不是为了获取名誉或者赚大钱。哈佛毕业生去的地方五花八门,而且大部分都不是什么挣大钱的地方。很多人会到非常落后的地方去帮助穷人,或者参军,或者去考古研究历史,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服务于社会。
大学教育的另一个目的是获得良知。社会责任感让社会精英和知识分子不断地为建造一个公平、文明和进步的社会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多人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以换取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获得良知,并且在关键时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
在这些名校看来,如果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在社会责任感方面能够体现出比他人更强的地方,那么可以相信当他走出大学后,会比那些单纯成绩好的人更容易成为社会精英(当然也更有可能回馈母校)。这便是今天美国各个名牌大学精英教育的本质。
在很长的时间里,办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精英,这是欧洲各著名大学都有的共识。这些精英不同于现在一般人所理解的成功人士或政要们,而是带动这个社会前进的各种人。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乔布斯为什么都中途退学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