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生七年》这部片子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它记录了14个主人公从7岁到56岁之间的生活。从他们七岁开始,每隔七年,摄制组就会再次对他们进行采访,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状况。
昨天我花了一天的时间,刷完了这部神片。
很多人觉得这部片子让人绝望,因为它告诉我们阶级是很难跨越的,无论你是否努力。
因为这些孩子长大以后,精英家庭的孩子仍然是精英。中产家庭的孩子仍然是中产。而底层阶级的孩子长大以后仍然是辛苦的工薪层。
但是我看完这部片子,对阶级问题并没什么太强的感觉,反倒是在另一个问题上,片子给我敲响了警钟。
纪录片中,底层阶级的父母堪称佛系父母的典范。
这部片子叙述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如果你让孩子自由成长,他们是不可能长成你心目中的人才的。
2.
片中,家长对待教育越佛系,孩子越不爱学习。
这部片子里,精英阶层的孩子都进入了一流高等学府,而底层的孩子却大多辍学。难道只是因为一个有钱,一个没钱?
有钱也不能随便挑大学吧,还是需要优秀的学习成绩做支撑。
正如片子中精英孩子约翰所说,人们以为他们这个阶层的人想去哪所大学就去哪所大学读书,仿佛一切都自然发生的。其实人们并不知道,他熬过多少夜,读过多少本书。而且他九岁父亲去世,为了让他继续念私立学校,母亲不得不出去打工才能缴上学费。他能进入牛津,是因为他成绩优异,获得了牛津的奖学金。
另一个精英安德鲁也在影片中说到:“人无法确定能留给下一代什么财富,但至少可以确定,一旦给了他们好的教育,他们终生都可以受用。”
片子中的富家女苏西在片子中也多次出现了为女儿亲力亲为辅导作业的镜头。她并没有因为自己家境优越,孩子不用努力也可以一辈子衣食无忧,就放松对孩子的教育。
可见,精英阶层的几个代表人物,对学习不但不排斥,反而相当重视。
而底层的孩子却大多主动选择辍学,或上完高中就开始工作。
他们不继续读书,绝不是因为上不起学,而是父母不觉得教育有多重要,他们自己也不觉得上学有意思。
他们的父母对教育抱有顺其自然的心态,考得进大学最好,考不进也无所谓。
比如,在主人公们49岁那一集,几个工薪层的主人公说自己的孩子中学成绩还很不错。可在56岁的采访时,他们的下一代却几乎没有一个升入大学。当主持人问他们,是否希望孩子进入大学时,他们的回答却如出一辙:这是孩子的选择,我支持他们的选择。
天啊,对于是否考大学,底层阶级的父母竟然把选择权完全交给孩子。
这在中国是无法想象的。
教育并不轻松,甚至是枯燥的。如果父母不十分重视教育,孩子学习中遇见困难,很容易避难趋易。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当然会选择放弃。
所以在教育上父母态度越是佛系,孩子就越不可能好好学习。
而父母越觉得教育最重要的,孩子就越会努力克服困难,争取一个好的成绩。
3.
片中,孩子的课余生活安排上,家长越佛系,孩子学习习惯越糟糕。
在孩子们7岁的那一集中,主持人问三个精英家庭的孩子和富家女苏西,他们从学校回来都干什么?几点睡觉?几个孩子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喝茶,看会儿电视,然后练琴或做作业。睡觉时间在7点到7点半之间。
而问道两个中产和工薪阶层的孩子这个问题时,一个孩子说回家以后出去玩,天黑回来。另一个说10点到10点半睡觉。
而在七年后十四岁的采访中,这些孩子的课余生活的差异就更明显了。
精英男约翰说,学校事情很多,所以他很少看电视。周末会选择一些看看,但少有他喜欢的电视节目。
精英男安德鲁说,他喜欢考古,所以课余时间喜欢探索学校附近的一处地方。
富家女苏西说,她的课余生活很充实,事情很多,从不觉得无聊。
底层阶级的托尼的说,他晚上基本就是躲起来看电视,没什么事情可做。
工薪阶层的三姐妹基本也是看电视打发时间,或者和朋友出去逛逛。
短短七年的时间,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安排上,差异越来越大。
接下来的七年,精英阶层的孩子们全部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高校,而底层孩子由于没有学习兴趣,选择早早开始工作。
看得出,精英阶层孩子的家庭时间是经过特意安排的。
内容包括休息和学习,如阅读、练琴等等,并且要求父母也会要求他们早早睡觉。
而中产和底层阶级的父母就相当佛系,他们不特意计划,而是让孩子自己玩儿。
但如果让孩子自己安排,他们当然会选择把时间花在玩耍、看电视上。
但孩子天生是没有自律的,孩子课余时间是读书、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还是看电视,全看家长如何培养。
所以家长如果在孩子童年不进行约束和引导,只是只等着孩子自由发展,十有八九,孩子会一无所长,学业荒废。
4.
我自己也是一名佛系家长,我一直秉承着孩子应该玩儿个够,充分释放孩子天性的原则。但这部纪录片却给了我当头一棒,但我也很庆幸我在孩子上小学前看到了这部片子。
佛系家长的心态是我们的宝贵特质,我们不容易为孩子的暂时落后感到担忧或焦虑。
但我们也千万别忽视了刻意为孩子培养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良好的习惯,真的是孩子一生的财富。王尔德说,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