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鸦窠(民间故事)
.
谷来的东边有一幽深的山谷,山谷两侧有无数小湾。其中有一湾名唤老鸦窠。
这老鸦又叫老鸹、乌鸦,在农村被视为不吉之鸟。那为啥还用它来命名一个山湾呢?这湾的名字是古人取好的,也许是因为这里的老鸦比较多的缘故吧。
早些时候,谷来村里有一个小伙子,父亲姓王,母亲罗氏,父母给他取名王罗扬。王罗扬长得五大三粗,皮肤黝黑,性子暴躁,与村上的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因此三十岁上还是光棍一条。他的名字喊起来有点像“王老鸦”,性子也像老鸦,不知是谁给他取了个绰号叫“老鸦”,久而久之,“老鸦”竟然代替了他的真名字。
谷来山多田少。“老鸦”平时就上山砍柴,然后挑至山外一个叫崇仁的地方卖。来回一趟,虽然挣不了多少钱,但除此之外,山里人也没啥挣钱的好路子。
老鸦窠树高林密,“老鸦”和村民们都喜欢去那里砍柴,一砍就是一整天。罗氏为了让儿子中午吃上热饭,所以每次都是做好饭送到山上去。罗氏年过半百,体弱多病,加上山路崎岖,待把中饭送到老鸦窠,热饭早就不是热饭了。“老鸦”很是生气,对着老娘一顿拳打脚踢。
罗氏是有苦说不出,被打了也只能忍气吞声。她得靠儿子过日子啊,病了得儿子照顾,老了得儿子送终啊。
儿子打老娘,说来却是罗氏自己宠出来的。“老鸦”从小就没有了父亲,罗氏总觉得儿子缺少温暖,所以对他是百般溺爱,经常抓起他的小手打自己的脸。儿子会打脸了,罗氏就高兴了。习惯成自然,儿子长大了,他心里根本没有“这是大逆不道的”的想法了。
这天,“老鸦”正在砍柴,忽然惊起了几只小老鸦,“扑棱棱”飞出去。他轻轻地爬开灌木丛一看,见那里有一个老鸦窠,两只老老鸦瞪着惊恐的眼睛看着他。
“它们怎么不跑呢?晦气!”“老鸦”赶紧避开。过了一会儿,他发现刚才飞走的小老鸦又飞回来了。它们在灌木丛上东张张西望望,然后一头钻了下去。他平时看到很多的老鸦在头顶飞,也不去留意,现在在他眼皮底下做窠,那多晦气。他想把这老鸦窠捅捅掉算了,便走过去,扒开树枝,忽然看到奇怪的一幕:那两只老鸦仰着头,张着嘴,小老鸦们轮流着把嘴里的小虫喂进老老鸦的嘴里。
“老鸦”知道了,这是小老鸦们的爹妈。他想,难道这两只老鸦不会飞了,不会捕捉虫子了?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老娘。自己的老娘好像也爬不动山了,看她多少次摔倒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罗氏照例给他送中饭来了。他远远看见,忽然心疼起母亲来了。他赶紧放下手里的柴刀,三步并做两步地跑下去接母亲。
母亲老远看见儿子“追”下来,顿时慌了。儿子今天是咋的了,是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了,想拿我出气,不等我赶到就“追”下来了。她越想越怕,转身就逃。
她连走路也困难,哪里跑得过儿子。眼看就要被追上了,情急之下,罗氏一下子跳进了路边的山塘……
“老鸦”救起老娘,从此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对老娘动手动脚了。老娘睡着怕她着凉,老娘走路怕她摔着。老娘坐下,他就端上茶……把邻里乡亲都看得莫名其妙。
且说绍兴县有一姓裘的县官,老家崇仁,这日回家省亲,路过谷来。他的马车碰到了路边上背着老娘的“老鸦”。车夫正要训斥,裘老爷赶紧下车询问:“小伙子,你背上背的是谁?”
“老鸦”道:“是我老娘。”
“你背着你娘上哪去?”
“哪也不去,我老娘嫌坐在家里气闷,出来散散心!”
裘老爷大为惊奇。他见过背着母亲见郎中的,背着母亲走亲戚的,却从未见过背着母亲散心的。
“好好好!”裘老爷竖竖大拇指,说:“你有这般孝心,难得!是你母亲教导你的吗?”“老鸦”说:“没有!过去我经常打老娘的。是老鸦教我的?”
裘老爷没听清楚:“谁?你能不能把他帮我请来!”
这裘老爷有一儿子叫裘明仁,整日游手好闲,好吃懒做,在家里对母亲像对待仆人佣人。裘老爷多次训斥,可儿子置若罔闻。裘老爷能治理一县,却治不了一子。他总不能像包大人那样抬出狗头铡啊,他裘家总归还要靠这不孝之子继承香火的。
“老鸦”说:“那怎么请得来?那是鸟,要上山去看的。”
裘老爷说:“好!”他让车夫连夜用自己的马车去崇仁把儿子接来。裘明仁一听有鸟玩,很听话地来了。
一行人在“老鸦”带领下,向老鸦窠走去。山路崎岖狭窄,马车上不去,裘老爷也和大家一起攀爬。到了老鸦窠,原来窠里的那几只老鸦不见了,但它们依然很容易地找到一个又一个的老鸦窠。每一个老鸦窠里都在上演着小老鸦喂老老鸦的一幕。
“这是乌鸦反哺啊!”裘老爷是进士出身,这“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岂能不知道。裘明仁可没见过啊,他也真的被这样的场面震撼了、感动了。
裘明仁回家以后,也体味到父亲的良苦用心,慢慢的竟然知书达礼起来。而裘老爷呢,对王罗扬既敬佩又感恩,就把自己的使女收为义女,嫁给了王罗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