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四世同堂》中“北平人”的“处世哲学”

《四世同堂》是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分三部,惶惑、偷生、饥荒,整部小说真实的反映了在日本占领了北平之后,北平人的生活状态。读完这本70多万字的小说,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那段被侵略的岁月。

整部小说从不同人的角度去描写沦陷区中国人的生活,写祁老太爷由开始的老实本分到后来的思想观念有了改变;写祁瑞宣的在大家和小家、在为自己还是为国家中犹豫纠结到后来收到弟弟的请求勇敢的成为了地下工作者;写冠先生一家(除了高第)、瑞丰、蓝东阳、胖菊子自始至终都自私自利、自以为是,最后自食恶果;写瑞全、刘师傅、小文夫妇的真性情,敢反抗;写丁约翰心甘情愿的做“洋奴隶”绝口不忍自己是中国人;写小羊圈胡同里一家家人的故事。

人性都是有弱点的,特别是在矛盾冲突非常激烈的时期。如果问这个世界上最能激发矛盾的事情是什么,那么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是战争。在战争中,一切都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在战争中,人性的丑陋就会被无限的放大。瑞丰和胖菊子两夫妇,冠晓荷一家,蓝东阳,还有战争时期形形色色的“大汉奸”、“小汉奸”,如果放在和平年代,他们或许只不过是国家的蛀虫,人中的败类,或许不会变得那么坏,但是,战争是个催化剂,它催生了这些人心中的恶念,让他们去做了许多无法挽回的事情。但是,他们这类的“汉奸”之所以能够做出那么多令人不耻的事情,除了战争的大环境之外,也离不开他们身边的小环境——北平。

首先,来说说祁瑞丰,这个直接的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家中的人,好吃懒做,喜好玩乐,却仍然因为他是家里的一员可以被无限次的原谅。在北平沦陷之后,他和夫人胖菊子照常吃吃喝喝,到处玩乐,对家里的事情漠不关心;为了保持住沦陷后的生活水平,不顾大哥的心情,责怪大哥辞职,三翻四次劝说大哥去找个“好差事”;得知瑞全的来信后,和夫人想尽办法要分家,与家里人划清界限;得知瑞宣被抓入狱,不敢踏进家门,不敢找人救大哥,只因为怕丢官;丢了官职,跑了妻子之后,回家问大嫂拿钱去吃喝玩乐,就算之前做过再多的坏事,家里人依然可以无限的原谅他;到后来唯一一次被家里人责骂而跑出去后,家人还后悔不应该去责骂他,让他负气跑出去,要是出了事,太对不起祖先。这一系列事情,发生在现代的话,就是溺爱,瑞丰就是个被溺爱的熊孩子。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因为家,“北平人”的家的观念,中国人的家的观念。在“北平人”心中家比国还要重要得多,一家人一定要齐齐整整,团团圆圆,好像只要这样不管外面发生什么,都与自己无关,不管有什么样的困难,都一定能够可以度过。他们觉得维持一个家,保护家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责任,国家如何关系不大。这让我第一次知道,家,不是个可以讲道理的地方,在家里永远没有真正的公平,但是,家会永远是你最后的避风港。

再者,来谈谈瑞宣,他是四代同堂中的第三代,是大哥,是个传统的北平人,同时他也是个精通外语的先进知识分子。瑞宣是老舍着墨最多的角色,也是文中矛盾冲突最明显,最持久的角色。他是个知识分子,他有国家观念,他想要为战乱中的祖国奉献微薄之力,但是,他是长孙、长子、大哥,他必须要负起一家人的平安喜乐,他是一家人的依仗,这束缚着他,让他无法翱翔,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有的难题,“自古忠孝难两全”。瑞宣因为无法解决自己内心的冲突,而选择了逃避,他放弃了学校教学,因为不忍心看学生们成为亡国奴;他不忍去看学生们的游行,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帮他们解脱,所以他进入了英国府,在富善先生的庇护下生活。他是个很传统的“北平人”,不惹事生非,对什么都和和气气,对家人格外宽容,不争不抢,仿佛对什么都不在乎,但他又是个新式的人,他有很强的国家观念,他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这在他和富善先生的相处中,体现得非常的明显,他就是个矛盾的人。

最后,来谈谈80多岁的祁老太爷,这个最地道的“北平人”。他一出场就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他骄傲于自己的四世同堂和自己的家业,骄傲于自己80多年积累下的经验,他希望受到家人、邻居的尊重,他是大家心里的“定海神针”。老太爷,虽然老,但却不是老糊涂,在接连受到钱诗人一家、儿子、孙子、重孙女的去世的打击之后,他似乎忘掉了原来的平和本分变得激进起来,所以才会有在小妞儿死后,他抱着小妞儿的尸体想要给日本人看看,想责问日本人。

“北平人”的“处世哲学”除了在以上三个人中之外,还处处体现在小说中,但是在我看来这大多数的“处世哲学”都非常的可笑,甚至可恨,但是却还有一些很值得思考。

在开篇时的一段话,是韵梅的心理活动,是这样写的“患难是最实际的,无可幸免的;但是,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逃了出去。生在这个年月,一个人须时时勇敢的去面对那危险的,而小心提防那“最”危险的事。”所以,韵梅才能够在这个最艰难的时间里,任然有条不紊的操持着家务,想尽办法去侍奉老人、教养孩子。

再者就是在祁老太爷在北平沦陷后第一次做寿时,韵梅的一句话“那,可就难说!别管天下怎么乱,咱们北平人决不能忘了礼节!”不管是什么时候,“北平人”都希望自己是遵守礼节的,是能够被别人效仿的榜样。但是,在战乱时代,和敌人讲礼节,有用吗?我认为是半点用处都没有的,该硬的时候就得硬,你的示弱是没有人会关注的。这个处世方式,在后面也有体现,面对日本兵、特务、汉奸,还妄图和他们讲礼节,甚至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得到宽容和体谅,当然,结果证明,毫无用处。

然后就是瑞丰说的“这就行了!甭管日本人也罢,中国人也罢,只要有人负责,诸事就都有了办法。一有了办法,日本人和咱们的心里就都消停了!”这样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态度,是大多数“北平人”的想法,只要沦陷区的日本人没有真切的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或者说只要日本人没有坏到让他们活不下去的程度,他们就不会觉得沦陷前后的北平是有区别的,他们不会意识到自己做了“亡国奴”了,不会想到去反抗。这和祁老太爷一开始的想法也是不谋而合:“在他的心灵的深处,他早就知道那些话并不会虚假,可是他不愿相信,因为相信了以后,他就会看出危险,而把自己能平平安安活到八十岁的一点分内的希望赶快扔弃了。”他们其实是知道日本人和战争的存在,但是只因为自己 最切身的利益没有被撼动而无动于衷罢了。就像后面的金三爷,因为日本人进城让他的生意愈发红火,他竟然说出日本人是朋友的话,还为了保住产业而加入了汉奸集团。

接下来是李四爷的一段心理活动:“他是地道的中国人,仿佛已经活了几千年或几万年,而还要再活几千年或几万年。他永远吃苦,有时候也作奴隶。忍耐是他最高的智慧,和平是他最有用的武器。他很少批评什么,选择什么,而又无时不在默默的批评,默默的选择。他可以丧掉生命,而永远不放手那点远处的光。”这体现着的不仅仅是“北平人”而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处世哲学了。他可以吃苦,可以忍耐,他喜欢人们都和和气气的相处,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但是他不会说出来,只会在心里一遍遍的想,而不敢让别人知道,但同时他又有着顽强的意志,为了守护那点光,他甘愿做自己从前绝不会做的事情。

再来就是马老太太让人无法接受的地道的中国式“辩证法”,她觉得既然瑞丰和祈天佑是一家人,天佑给了钱,瑞丰虽然什么都没给也说得过去。她的这种想法是真奇怪,仿佛人不是一个个体,而永远是家的一份子,他应该永远的背负着他的家,不管家人做出什么好的坏的永远都和他有关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中国人眼中,家永远是最重要的。“她的这种地道中国式的“辩证法”使她永远能格外的原谅人,也能使她自己受了委屈还不动怒。”不管别人怎么对她不好,她总能够给别人相处很多个原因,来宽恕别人,委屈自己,仿佛如此这般就能够体现自己的“大方”。这真真是个有趣的想法。

再下来就是瑞丰吃酒吃醉了,回家骂了大嫂,老太爷要打他,但是天佑非常的怕家中吵闹,同时,他又怕气坏了老父亲,就想放过瑞丰了。而瑞宣就算真厌恶老二,可是对于责打弟弟并不十分热心。他和父亲一样的不会打人。就连被骂的大嫂韵梅,也觉得虽然挨老二的骂的是她,她可是更关心祖父。而不希望瑞丰被打。我认为这又体现了中国人的一个信念“家和万事兴”,所以中国人总是不是希望家里出现什么吵闹的事情,就算矛盾到了无法掩盖的时候,也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就算过去了,谁也不想成为破话家庭和气的“罪人”。

除了这一点以外,这一大家子还有另一个处关系的法子,那就是“憋着不说。”每个人心里面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为了不让家人难堪,大家都不开口,而只会在心里默默的难过,却不会想着通过交流来解决问题。

还有就是在祈天佑被挂牌子游街的时候,被大家围观时,老舍的一段话。“北平人是爱看热闹的。只要眼睛有东西可看,他们便看,跟着看,一点不觉得厌烦。他们只要看见了热闹,便忘了耻辱,是非,更提不到愤怒了。”折射出了中国人的爱看热闹的性格,不管是好事坏事,只要烧不到自己身上来,这就是个热闹而已,有热闹看,那是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最后,就是“北平人”的怯懦。瑞宣的一个独白“他的教育,历史,文化,只教他去敷衍,去低头,去毫无用处的牺牲自己,而把报仇雪恨当作太冒险,过分激烈的事。”还有就是在得知日本投降之后,“北平人”们的一段独白“他们都是北平人,能够耐心的忍受灾难,却在灾难过去时想不到复仇。他们总是在顺从历史,却从不会想到创造历史或者改变历史。哪怕风向完全反过来,他们的处世哲学也不会改变。”就算受尽了磨难也不会学着反抗。

看完了整本小说,让我对“北平人”或者说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中国人的和气、忍让,对家的观念,对国的看法,对侵略者的态度,都是刻在骨子里的,无法磨灭的痕迹。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是我觉得在战争时代这绝不是好事,但是在如今的时代,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我想用小说中的一段话,来做结束。“他希望中国人记住仇恨,但也保有仁慈;他也希望日本人能够牢记战争的教训,悔过犯下的错误。只有这样,人类的未来才能光明,才有希望,那些死去的人才不会白死,活着的人才能够继续活下去。”希望中国人可以记住仇恨,一个只记吃不记打的民族,是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但是一个失去了仁慈之心的民族,却会是一个冷漠的民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48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7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762评论 0 342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73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89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46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51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88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7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48评论 2 32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6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1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6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6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86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11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0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