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Red Deer是不知道,布村“村民”是真的会玩。早就听说Red Deer是一个很hot的Event,Facebook上将近2500个人表示有兴趣。再加上主办方很多是我们UQ会展的同门,我们可爱的雯雯师姐就在里面,于是报完志愿者后我们就开始期待这个疯狂周末的到来。
22号前一天晚上,带着一种小学生去春游的兴奋感,我、蓓蓓、乐乐在家里把帐篷、羽绒服、毛毯、水果甚至扑克等等所能想到的一切打包装好,期待着人生中第一次的野外露营,哦不,是第一次参加有露营的音乐节(能get到我在这里的point吗)。因为梁文要很早报到,几乎是我们中最早的班次,所以我们很早就到了音乐节的活动场地,位于偏远山区的老板自家的农场。我们吭哧吭哧地搭好了帐篷后,开启了百无聊赖模式。早晨9点多的太阳就已经毒辣到不行,在帐篷里补觉的计划泡汤了,我们被逼到了车后箱。边吃零食边打牌边聊点人生,忽略掉那滚滚的热浪,也还算是惬意。我们看着勤劳早起的大布村村民陆陆续续、浩浩荡荡地来了,不少人家里的沙发都扛过来了,带冰箱的更是很普遍。看看我们自己的帐篷,再看看别人的帐篷和装备:有卡车改装式帐篷、有内设厨房的帐篷、各种桌子椅子充气的、布艺的家用沙发……并不知道,来看一个音乐节+露一夜营要带这么多东西!音乐节难道不是大家一起歇斯底里地嗨、嗨完烂成一滩泥凑合地挤一夜么?顿时感觉好像无法理解这个世界了。
杀了几把牌,吃完了一大包薯片后,我们都有点腻了,于是决定去还没开始的活动现场溜达一圈。来之前,我以为音乐节应该是这样的:
但是活动开始后的现场是这样的:
不禁怀疑自己走错了片场。wuli大布村村民,大剌剌地葛优瘫在从家里运过来的沙发上,晒着太阳,脚旁边放着小冰柜,随手开一瓶冰啤酒,呷一口,和朋友聊几句,间或瞥上一眼舞台,看看发生了些什么。
纯天然的山坡草地,小小的、可能只有我们风雨球场一半大的舞台,我们竟不知道音乐节也可以如此简单原生态,竟然还有辣么多布村村民要抢购几天内脱销的100多刀(折合人民币500多块)的门票。黑人问号??
实在不知道还有什么可转悠的我们只好又回到了后箱大根据地、又搓了几把牌、又干掉了几包饼干,然后开始用吐槽渲染彼此的消极情绪,真的想不到村里人的音乐节是这么玩的、村里的Event是这样的、甚至不如回家睡一觉……期间一个金色长发的土澳boy每次回帐篷区看到车上的我们,都会探头进来大喊:“Come and have fun! ""Let's go!"几次三番,这难却的阳光般的热情,确实让人心头一暖,但问题是我们还是get不到嗨点,神经无聊到麻木。
等到梁文爸爸终于下完班后,在他的鼓动下,我们决定再去溜达一圈。客观条件是,这该死的灿烂的太阳终于被乌云挡住(但乐极生悲的是,傍晚到夜里都在断断续续地下雨),不知是谁的提议,我们把Thomas买的充气床垫搬到了草坪上,在已经开始的band乐中开始了新一轮零食扑克趴。杀着杀着,我们都躺了下来,六七个人横七竖八地摊在了目测长宽1.5左右的充气垫上,吹着带着点凉意的风,呼吸着旁边青草的味道,耳边传来远远近近的聊天谈笑和live music,这感觉,突然有点爽了。
Social小王子Thomas在我们的鼓动下勇敢地加入了山下舞台前的群魔乱舞·池,在他的带动下,我们也陆陆续续地加入进去,跟着一身清凉的村民们(有的妹纸目测只穿了个bra吧),毫无章法地乱扭。一开始还找不到鼓点,后来慢慢跟上节奏后倒也渐入佳境,越扭越嗨,越跳越忘怀。老司机Thomas还带我们开起了小火车,蹦着蹦着,身为火车尾的我,左肩搭上了一只冰凉的手,然后越来越多的人搭了上来,跳跳跳转转转,直到火车头与最终的火车尾碰上。跳出了一身汗,脸也烧的通红,莫名就开始爽了。
要不是要去捡垃圾了,我都不想停下来。补充一句,我和林木木被分配到的任务,就是穿梭在人群和沙发林中,捡人们喝空的易拉罐和瓶子。说到捡垃圾,也是觉得村里人很fun很会玩。当我们拿着一个“媲美”高尔夫球杆亦可作降龙拐的黑色塑料钳,做垃圾的搬运工时,不少村民对我们手中的垃圾钳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有的把我们唤过去,要走钳子,“一言不合”就假装向认真看show的小伙伴的脸上夹去。到底夹到没我们不知道,只是我们在旁边看着都惊呆了。被夹的小伙伴发现了胖友邪恶的偷袭,然后两个人相视着开始憨厚地大笑,带动周围一圈人“花枝乱颤”、“地动山摇”。笑够了的村民们,终于发现了还等在边上的我们,恋恋不舍地把垃圾钳递还给我们。还有一个村里王二胖更会玩,深情款款地看着我(还以为是被我如打高尔夫球般优雅的捡垃圾姿势所吸引),然后拿走了我手上的“高尔夫球杆”。宽厚的身躯灵巧地一翻身,站到了可能是自己带过来的桌子上,抱着我们的垃圾钳,开始“边弹边唱”,周围的小伙伴一脸星星眼地望着他,纷纷为他拍起小手来。如果你以为这就是全部的剧情,那你还是太天真,他又轻盈地一跃下”舞台“,从后面把我和木木一把抱住,两只小毛手与他手中的“吉他”形成了一个闭环!我心下直感叹,你们“村里人”手也是不能更长。
夜晚的Red Deer才是main course,然而我却在捡垃圾。不过啦,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我们还是捡一会垃圾,就脱掉粉粉的环卫工人工作服溜去跳一会舞,再回来捡垃圾的……会玩的布村村民们,在音乐节的舞台上求起了婚,梁文爸爸还拍到了这对幸福拥(nve)吻(gou)的小情侣。
当天全黑的时候,全场几乎五分之三的村民都集中到了山下舞台前,撒啤酒、撞人墙,开始各种“音乐节嗨”,这个倒还全球化,我们“城里”也有。羡慕骑在男伴肩上的村花们的Thomas,幸福地被梁文爸爸驼到肩上,还与另一个骑在基友肩上的“李铁男”友好地手牵手,舞台追光瞬间敏锐地打到了他们身上,成为全场焦点。主唱们最喜欢做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上蹿下跳、啪啪啪地拍起小手,好累好累的噢,真是会玩。太嗨的后果就是感觉这副“纵欲过度”全身酸痛的“小娇躯”好像已不受自己控制。
在现场嗨完的我们回到帐篷里又玩了一会干瞪眼、海龟汤,然后睡觉。盖上了羽绒,幸福地暖暖的睡去的我根本没想到半夜冻成了狗,我们的帐篷在风雨中飘摇,第一次露营就遇上下一夜雨,也是感冻到难以忘怀。
第二天早上6点就被村民们收拾东西走人的声音neng醒,我拍拍睡我旁边的木木,这么冷,又还这么早,不如我们到车上睡去?然后我们就在温暖的车厢内又睡了一小觉,木木盘腿栖身在副驾上,我则锁在尾箱,让宽大的羽绒服帽挡去五分之四个脸,香香地睡去,嘉文打开后备箱想找东西我都无知无觉。梁文爸爸在后座睡了一夜,估计他是我们所有中睡得最好的一个。八点蓓蓓、玉婷、羊驼、嘉文开始收场工作后,我们剩下的几个也很快地启程回家,两天的放纵不羁、奇幻冒险,就这样结束了。当我刷着大家的Facebook和票圈,隔着屏幕都还能感受到大家的“淋漓尽致”。其实擦除掉因为文化差异带来的不理解和疏离感后,我还是很惊喜地发现Red Deer还有呆萌的土澳村民还是hin会玩hin有创意的,比如Red Deer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题,今年的主题是drive-in,我在Facebook看到了官方硬照(原谅我盗图了),也远远地在现场的舞台上看到过,比如入口处的照片墙、还有爆米花甜妞,刷新了我对cos为数不多的认识。还有沙发和冰柜,那可是官方生存指南上的公开提醒,怪我还是不习惯刷Facebook咯。
其实我在国内还没有音乐节的现场体验,就不予置评,但是土澳音乐节,至少是Red Deer,在我看来,确实刷新了我对音乐节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没有豪华的场地、舞台、观众席甚至音响设备(Red Deer在我注意到的,就有一个长达几乎一分钟的飞麦;不过Red Deer的音响设备应该还是经得起考验的,毕竟都是那么燃的音乐),艺术家的音乐能够不跑调地足够大声让每个人都听见,wuli土澳村民就可以很开心了;现场有吃的有喝的买,有音乐能跳舞、有草地有自然能和朋友们尽兴地聊天玩乐,村民们就已经很满足了。100刀的门票,能够买到音乐、草地自然、还有与小伙伴们一起的愉快时光,在wuli知足常乐的土澳村民们看来,就是已经价有所值的。其实,对于主办方来说,多些注意力放在活动本身、回归音乐本身上,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至于我们自己,文化差异,从我们一脚踏上这片土地开始,就无处不在。不理解、边缘感甚至于隐隐的排斥,都曾经、现在并将来会多多少少占据我们的内心,但是,经过这次Red Deer音乐节后,我们对土澳的认识理解又增加了一点点,以后这只会越来越熟悉“村里人的套路”。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完全融入这块大洋彼岸的土地,但是我们一直走在探索的乡间小路上,这也是我们跨过山和大海来到这里的目的之一。
最后再刷一波来自小伙伴们的现场舞台照,Boom-shakalaka!
下一站,迷笛走起!我要去看看“城里人”是怎么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