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若木槿
我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坚持每天写作的这一个月,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成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我找到了未来的方向;我找到了我自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提高了自律的能力。
除了以上这些收获,最直接的收获其实是写作技巧本身的提升,接下来我就结合这一个月以来的写作经验来谈谈我所归纳总结出来的一些小技巧吧!
1.关于“阅读量低就写不出东西”的误区。
你是否一直有一个藏在心中的文学梦?你是否一直觉得太忙以至于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看过一本书?你是否觉得自己阅读量不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就写不好?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巧了,我以前也是这样诶!但是我现在是怎么样一个状态呢?我现在起码有不下于十篇文章的构思等着我去一点一点把它完成,在我写作的这一个月里,我的阅读量并不高,但是素材却越写越多,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它分为两点∶第一,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这句话是根据“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推理出来的。第二,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利于提高写作者很多方面的能力,这里暂时只提观察生活这一点。
我这样讲可能不利于理解,也没有什么说服力,对吧?那咱们来看一个例子。
大学寝室里的那点儿腌臜事儿这篇文章写于某天的凌晨被吵醒,那时候被室友的行为气到了,总联想到她以前对我干的一些不太好的事儿,想得睡不着了,于是就写了这篇文章,文章写完了我气儿也消了,就是白天有点儿困。
回到正题,以上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的例子。在此前,我从来没想过要把对室友的怨气这么赤裸裸地写出来,但是这一件事的发生让忍了很久的小情绪有点儿忍不住了。虽然这是一时情绪的发泄与梳理,但这也不妨碍我把和室友之间发生的事儿当成一个写作素材去构成一篇文章啊!
在我看来,只要善于思考,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任何大小事情皆可入文,而只要你对所描述的事情思考的程度足够深入,字词表达准确,思维逻辑清晰,它就很有可能成为一篇好文章。
所以觉得自己阅读量不够没关系,只要你真心热爱写作,什么都别管,写就是,写作的能力是在写作这个过程本身之中一点一点提升的。
2.怎么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注意哦!我这里提供的是作为中文系学生的一个不是捷径的捷径,在我看来,这是有心人才能做到的,等期末考结束我也正准备这么做。
既然我前文提到了,写作主要不是靠阅读量,所以我不会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很多书,推荐三本:《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增订五版)、《语言学纲要》(增订五版)、《逻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嗯,这是我们的教材,仔细认真深度阅读就好啦!
没错,你没有眼花,我也没有逗你,如果觉得不解的话,且看我接下来的解释。
其实原因很简单,我在前文也提到过了,作为一篇文章来说,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就是思想的深度、措辞的准确度和文章思路的逻辑性。而这三本书中,学习《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纲要》对应的就是文章措辞准确度的提高;学习《逻辑学》对应的就是思维能力的提高,这也有助于我们日常生活中应对其他事情进行思考。
通常人们说的读书读得多的人如果去写文章,似乎更加有东西可写,也似乎文笔更好,这虽然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现象,却也不是完全准确的,生活中也有读了很多书还是写不好文章的人啊!
其实,多阅读之所以能够提高写作者的写作能力,是因为在阅读的这个过程中,读者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作者的措辞以及行文思路的影响,但对于多数人而言这又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以至于大家难以察觉。
学习《现代汉语》和《逻辑学》之所以被我称之为捷径,就是因为《现代汉语》能让我们对“词语本身的意义”、“词语的情感色彩”、“不同的句法结构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等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同理,直接学习《逻辑学》不仅有利于我们写作文章,使文章思路更为清晰,同样有利于我们日常思考问题,我说得对不对,你试试不就知道了?
而《语言学纲要》这本书是辅助学习《现代汉语》的,对于自学语言类学科感兴趣的朋友也有一定的帮助,想学好英语、日语、韩语等学科的朋友也可以看看它。
至于这些理论性的书籍怎么阅读,其实很简单,我在前面有一篇讲高效复习的文章老学姐给你分享高效复习的方法里面的第三点可以拿来作参考,当然如果读者有需求我也可以写一篇高效阅读之类的文章,闲言少叙,咱们接着往下走。
3.关于写作道路(横向写作道路)。
在这里,木木把写作道路分两点来叙述。
第一,写作的思路。同样一个主题,是可以用不同的思路来写的,比如茫然这个主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我前面的文章,为了搞清楚我是怎么找到自己的方向的,我写了不少这个主题的文章。
其中有两篇写的同样一个点,但用的是不同的思路。我不叛逆,也不乖,反正你管不着我,总之我开心就好。这篇是从我自己的角度来写的,写了我对一些具体事件的思考,从而推出我在面对其他更多事情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做,从而找到我自己一个暂定的是非观;你的人生真的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吗?这篇文章写的是我对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现象的观察,对那些还在迷茫中,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的人的发问和提醒。
以上这两篇文章的对比其实只是从两个角度去写的,聪明如你,肯定能想出更多的方式和角度吧!
第二,写作的文体。写作的文体大致可以分为散文、小说、诗歌、说明文、议论文、杂文、小品文等等文体,除此之外还有文学评论作品,如文评、诗评、影评等等。
同一个主题既可以用议论文、散文、杂文去写,同样也可以用小说去表现,每一种文体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和表达方式,至于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就看自己的喜好咯!
就我自己而言,我最喜欢写小说,虽然一个月来也就写了三篇小说,但说实话,我对这三篇小说多比较满意,而其他的文章,多不满意。
4.关于写作方向。
在这一块,主要不再谈写作技巧问题吧!但是在我看来,写作方向对于每一个写作者和其写作道路(往后走的纵向写作道路)而言,这宛如一个指引,是极为重要的。在这里谈一些我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当代文学史临近结课的那几节课里,文学史对巴金和余秋雨的评价对我的写作影响比较大吧!虽然两位的很多文章我还没来得及拜读。
巴金的《随想录》一直就是当代文学史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当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它给我们后世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74岁高龄的巴金老人在写这些文章时所怀有的那种真诚的感情,那种勇于批判的精神还有其自省的意识。我对这些评价的理解,除了来源于评价的字面意思,还有就是我自己写作的体验,这点留到后面说。
余秋雨的散文我看了几篇,那用词遣句、文章的画面感真真是极美的,他在叙述一个文化景点时,宛如自己亲见了一切,容古典文化以及自己的情感于景,为读者娓娓道来。在这里推荐几篇,如《苏东坡突围》、《西湖梦》、《道士塔》、《柳侯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根据我对这两位作家的粗浅了解,以及我自己写作道路上的一些探索,我以为,要写出真正能打动人的好作品,必须怀着一颗赤诚之心。
而我对于赤诚之心的理解是,要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写作,要用真心、写真话、写真情、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反思,诚于改错。
于我而言,在简书写作是不错的体验,因为它在我写作道路的最初,为我提供了读者,读者数据的反馈能引起我回过头去思考文章本身,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也正是由于这些天,不论是在写作方面,还是在学习生活方面,我慢慢能做到且行且反思,自己哪里错了就是错了,知错就改,才让我在各个方面有了速度不慢的成长。关于这一点我无法全面向读者朋友们证明,如果你愿意可以看看我这个月以来的文字,应该是会有所感受的。
一点浅知拙见,若上文有什么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指出,我将会认真纳入考虑;同样,关于上文若有任何问题,欢迎咨询,考试期间,看到了我就会回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