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雅/文
12月14日,整整辗转劳顿十几个小时,就为曹老师的一个小时半的这场讲座。
原定于中午1:30的讲座,由于天气不好,飞机没有办法在普洱机场降落,于是时间延后在4:30。
进入报告厅,铺天盖地的堆满了书,方才明白,曹老师并非为我们的讲座而来,而是应新华书店的签名售书而来的。之前,我从家里也带了一本曹老师的《稻草人》满怀希望的以为讲座见空能否让他给我签个名,看到这阵容,我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全没有了那样的心情,一下就打消了让他给签名的念头。
为了让自己不虚此行,讲座中,我不敢稍分神一秒。
曹老师的整个讲座呢,分为三块:第一块是他在观摩课中看到的现象。
曹老师说,他近些年来的观摩课无非两种要么满堂灌,要么不作为。他说:一堂语文课不只是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语文的宗旨、语文的目的是:培养小孩的语言文字。他谈到了“凡卡”那封“只写了乡下爷爷收”的信,谈到《曹冲称象》的大卸八块的细节,他说:语文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想过这些细节吗?语文课还具备语文味吗?
第二块是他参与新课标讨论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1.建议前言部分有培养语文素养的学习能力,语文能力无可替代。
2.坚持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3.注意作品艺术分析,遣词造句,篇章结构的分析,写作能力的培养。
4.建议将审美理念与教育理念的结合。
5.强调语文教学与写作能力的关系。
6.强化朗读的意义。
第三块是他自己的一次作文面对中学生教学课的片段教学过程描述。
曹老师说:“语文教学是帮助小孩写作能力的教学。”诚然,大家都知道,干干净净,没有跑题的长文在高考、中考时可以得高分,那这样的文章,怎样才能写出来呢?
对于这一问题,曹老师给我们了一个令人愕然的答案。他说:“好文章,离不开折腾”。他给我们举了一个他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例子,他说:有一次他去一个学校,给一群初中的孩子上作文课,在课堂上他跟孩子们说的,好的文章离不开折腾。
怎样折腾?如何折腾?为了引导孩子们学会“折腾”他是这样做的:
他对孩子说:一个院子里,只有一棵柿子树,柿子树上只有一个柿子,针对这样的场景,你们应该怎样想象着往下把文章写出来呢?
孩子们咿咿呀呀,不知道怎么回答,眼巴巴的看着他,于是他就这样跟孩子们说:有个小孩,名叫皮卡,每天对着柿子树说,拜托,拜托,千万别掉下来,再过两天,哥哥就从东京回来啦。
“后面该怎么想象呢?孩子们”
“后来,柿子就乖乖的接在树上,等着哥哥回来”孩子们这么回答曹老师。
“那样的话,作文就写不下去了呀”
“孩子们听好啦,老师是这么想的,是,哥哥?回来的头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情,你们猜什么事情呢?”
“就是柿子掉下来了呗”
“不能让柿子掉下来,掉下来就写不下去了,要这么接下去:可是哥哥回来的头一天,发生了一件事情,飞来了一只乌鸦,突然叼走了树上那个唯一的柿子,蓝色的天空上飞着一只乌鸦,黑色的乌鸦,叼着红色的柿子,就这样一直在天空飞呀飞呀,皮卡,就这样一直追着那只乌鸦,在地上跑呀跑,不知道飞了多久,乌鸦看了皮卡一眼,飞过山去了,再也看不见了,皮卡累的躺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后来干脆闭上了眼睛,晕晕沉沉的睡了过去,不知道睡了多久才醒过来,睁开眼睛……孩子们,你们说他睁开眼睛看到什么啦?”
“看到乌鸦叼着柿子又飞回来了”
“这样就又写不下去了,我们还得继续折腾。”
“睁开眼睛,皮卡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大片柿子林里,这时皮卡该干什么呢?”
“摘柿子”大家七嘴八舌的说。
“不能摘,摘了又写不下去了,我们继续折腾”
……
原来,作文还真是折腾出来的。
通过这次讲座,我明确了三个方面的目标:1.现代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已由泛泛的软性要求变化为硬性的必须读,语文课堂有多大?阅读量多大,语文课堂就有多大。2.一个语文老师的课堂得时刻想着写作。3.语文老师教写作就是要教会学生“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