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似乎暂时搞懂了两件事情。一件事,就是为什么总会怕别人误解自己,而去喋喋不休的解释?另外一件事,就是为何总是不能直面冲突的发生和演变,而选择妥协当和事佬?
关于总是喜欢拼命解释的话题
经常在亲密关系里,沟通某些话题时会产生观点相左的时候,或者遇到自己的表达似乎得不到正确的看待回应时,自己就怕对方误解,努力的用更多的语言去表达自己,阐述自己;进而就会让对方觉得你这个人怎么喋喋不休,反而更没有听你去讲的想法,还会反馈你说话没有重点。这也是很多人都说,你怎么啰里啰嗦,你怎么样。。。
其实关于这个现状的潜台词,就是怕对方不认同自己,或者害怕因误解损伤别人对你的看法;归根到底还是对于别人的评价过于在意。在意谈话的对方是否正确理解,并且对你产生正面评价;在意对方是否理解你的心情,进而有同理心对待你,其实还是通过更多的外部评价来定位自己状态的一种行为。
换句话说,你心中坚定自我的看法和观点,坚定的去践行,并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你是不会更多的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观点的;即使是有不同的声音,你也会更加客观的接纳与改善,你认为对方不是来否定你,而是来给予你相应的改善建议,他的发言挑战能够让你更加全面的去认知这个事物。这样正面看待,比心中千转百回的思考对方为何这样对待你,要有用的多了。
OK。这是自我认同,与正面对待。不是别人说:你很好;是你自己心里中:我很好。
关于总是喜欢回避冲突,进入妥协的话题
有时候会用性格学说去说明自己的这类行为:比如,我就是和平性格的人,天生不喜欢冲突,跟别人吵架会让我很烦恼,不是烦恼事件的本身,而是烦恼争执中带来的情绪损耗和不良状态。
有时候心中另一个声音会告诉自己,这不是和平性格,这是妥协,是怂,是懦弱,是不敢为自己争取表现。
在工作中、生活中的很多时候,不经意间就会陷入到妥协状态,比如为他人的一些行为、语言去迁就,觉得这样也可以、无所谓,不去计较更多情绪。一方面是觉得自己要大度包容和换位思考,要有同理心;一方面,觉得很多无伤大雅的东西没有必要斤斤计较。这并不代表没有原则和边界,只是觉得生活中的这些事情并没有到哪个份上。
但,凡事都是点到为止、适度就好,过度的同理心和理解力,会让你在一些关键时刻需要去争取,去扭转局面的时候,习惯的不去直面这些,问题不在于冲突妥协与否,在于自己对于坚定自我立场的能力运用是非常的生疏的。
可能在别人的印象中,你与人为善,你乐于助人,你亲和力好,但与此同时的潜台词就是:好说话,边界可以随时被人试探甚至侵入。慢慢的你在这个环境中就是这样的固定人设了;突然哪天你觉醒了,你想改变当下现状,你也会感受到环境中的外部壁垒是被之前的你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
所以,我很好,但我要坚定真实的自我,输出我的真实ID,而不是被别人封印的自己(其实是被自己封印的)。不为了达成和谐的结果,而随意模糊自己的立场,这不是真正的有效结果;不为了现场一团和气,就忘记此行的目标,模糊了焦点。
我很好,是因为我确信我的观点提议是能够自我担当的,也是能负起责任的,而不因为可能存在的不好结果,而感到退缩和怯懦;既然这个提议可能存在某些风险,就更好的去完善过程,提升实力,即使结果依旧不尽人意,自己也可以客观的分析和改善。而不是为了怕有后续未知的情况,此刻就选择沉默或者妥协选择他人的想法。
其实关于这两个话题,都是围绕自我确信与和自我认同的。这个话题曾被很多人提起,也被很多人表达;其实自我成长中需要不断的面对的,就是接纳自己,关爱自己,与自己和解的过程。这是一份不小的勇气,也是需要坚持的勇气,希望可爱的大家都可以有直面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