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精进:002选择——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by 采铜


相关链接

本书的读书笔记过长,故而拆分为7篇文章来记录,链接如下:

001 时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

002 选择——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003 行动——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动

004 学习——如何成为一个高段位的学习者

005 思维——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

006 才能——不断优化你的「努力」方式

007 成功——创造成功,而不是复制成功



002 选择——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选择

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


(一)更高的标准,才会有更好的选择

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所谓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不是对比所有待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

一个人会不会做出一个尽量好的选择,跟他所采纳的标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低,那么很快就会找到一个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很可能在所有选项中并不优越;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

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却受环境所左右。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一个三流大学的学生,能够勇敢地以985高校学生中的高档水准来要求自己——炒掉自己的学校、专业,打破旧环境的束缚,寻找更高层次的新环境,他一定会从中受益。

所以,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不管深处什么样的环境,设定高标准都很重要。


(二)内心真正的渴望

在《成功是道选择题》一书中,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雷教授讲述了他自己以及他的很多学生,因为处处以最高目标为原则而达至非凡人生的故事。

如果一个人,处处能以最高目标为原则,必然能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决定。

他所说的最高目标,并不是指那些可以被度量且数量力求最大化的目标,而是指从整个人生来看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这个目标反映了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渴望。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何为格局,电影《一代宗师》做了很好的回答,即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四个层次的格局,并从目标、眼界、信念这三个维度来阐释这四个格局:

①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

【目标】无目标或只是追随当下的潮流。

【眼界】主要为流行文化,以及身边亲友的观点。

【信念】以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流行文化为价值观,实际上并无稳定的信念,很容易被他人诱导和说服,因而经常大喊「毁三观」。

② 一度格局:逐利者——看自己

【目标】作为精致或粗放的利己主义者,旨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眼界】与逐利相关联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对利益机会的洞察,同时兼具比较完整的常识体系。

【信念】笃信丛林法则,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动物,且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③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目标】理念人即指为理念而生的人,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

【眼界】对某个甚至多个知识领域有非常深入、系统的钻研,并常常能提出极具创造性的观点。

【信念】人生的价值就在于追寻真理之美,与此相应地,必须保持内心的诚实。代表人物有达芬奇。

④ 三度格局:至善之人——看众生

【目标】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目标。

【眼界】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部分人可能同时具有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兼具理念人的特性。

【信念】个人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地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部分人可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代表人物有甘地。

找到人生的最高目标

我们可能无法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找到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对有些人来说,这个过程只是一瞬间的顿悟;对更多人来说,它也可能是一个曲折和反复的漫长过程。

但不管怎么说,当我们面对人生中的种种选择时,如果我们拿出一点勇气,为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更多更好的选项,做出更加完美的决定。


(三)我们是如何陷入两难境地的?

当我们陷于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不妨试试这三步:

① 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② 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③ 形成新的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并进行尝试。

两难困境


案例一解决方案


案例二解决方案


案例三解决方案


四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① 赛道假设——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

这类人由于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不敢试错,只能战战兢兢、亦步亦趋地在一个被外界固化了的轨道上奔跑着。

② 低关联假设——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比如很多人小时候学过画画,但是长大后就再也不画了,他们不会想到,这些绘画基础对于在职场中运用视觉化思考很有帮助。

③ 僵固型心智——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

认为自己的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勇气。

与之相对的是成长型心智,拥有这种心智的人认为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增长的,因而并不惧怕短期的失败,反而会愈挫愈勇,这样的人往往能获得更高的成就。

④ 零和博弈——认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在他的一本书《第3选择》提出,在「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之外,应该努力寻找「我们的方法」,通过这个「第3选择」,参与的双方可以实现协同和双赢。


(四)三种思维框架

僵化的教条应该被新的更为灵活的思维框架代替,下面是作者总结的三种更加灵活的思维框架,也许能对正寻找新方向的人有所帮助。

(1)目标悬置

很多人的烦恼来自同时有多个不同的人生目标想实现,但又不知道怎么处理多个目标之间的关系,因此感到无所适从。我们在追求两个以上的人生目标时,最常见的有三种模式:

串行模式——必须在实现目标A后才能实现目标B,实现目标A是实现目标B的前提。

并行模式——同时追求目标A和目标B。

目标悬置——暂时把目标放一放,这里的「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在停下来的时间里,你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时,再重新开始。

比如,在一年之中,拿十个月来学习,两个月来发展爱好;或者周期更长一些,工作三年,辞职一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再工作。

(2)能力嫁接

美国有一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叫罗伯特·朗,他有物理学博士学位,在美国航天局工作。工作几年之后,他突然辞去物理学家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从幼年起就非常热爱的折纸艺术中。那时他已是一位世界顶尖的折纸艺术家,一件作品可以卖几万美元,作品的复杂和精美程度甚至超过了一直以来在这个领域占统治地位的日本折纸家。

Q:他是如何从一位物理学家变成一名折纸艺术家,把儿时的爱好最后变成自己的职业的呢?

一方面,他从没有舍弃过自己的爱好,一直在业余时间探索折纸艺术;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一件复杂的折纸作品,需要借助数学工具的分析才能完成,所以他就把他的数学能力「嫁接」到了折纸这个领域。凭借强大的数学功底,历经多年尝试,他终于成为了世界顶尖的折纸艺术家。

罗伯特·朗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能力也是可以迁移的,它也可以在某些你尚未发现的领域有用武之地。

(3)特性改造

改造工作

改造工作的特性并非不可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大多数的智力劳动者,对自己的工作都有一定的掌控权和自由度,工作并不完全是由组织分配和决定的,而是具有充分的弹性。

当你认为工作枯燥无味时,不妨考虑一下去「改造」工作,包括挑战你的时间分配、优化你的工具、改善你与同事间的关系,甚至影响上级的想法和思路。

假如,你是一名普通职员,你的个人爱好是画画。那你可以考虑在平时的工作中用画画来表达你的想法——不论是工作汇报、演示还是会议时,你都可以流露出你的这些才能,引起同事和领导的重视和欣赏。甚至,你可以在公司或者部门内推广视觉思考的方法,使它成为更多人提升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的工具。

改造爱好

而改造爱好的一个常见方法,是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生产型兴趣可以让你的热爱更加可持续,也是你把热爱变成事业的前提。

假如,你对电影感兴趣,看过很多很多电影作品,那么你就不妨写几篇影评,通过写作影评的过程来收获对电影更深入的思考。

实际上,只有当你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时,你才会渐渐发现以前没有窥见的门径,发现之前未见的妙处。

小节

从以上三个思路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在看似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选择之间,你还有很多中间选择:

① 大胆重组你的时间,让理想与现实兼顾且不冲突。

② 寻找两个选择之间的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

③ 对它们做出创造性的改造,让它们互相影响,使你的工作更像你的爱好,你的爱好更像你的事业。

总之,永远不要放弃寻找「第3选择」,因为最好的选择,往往来自在更高目标指引下的我们的创造。


(五)太多选择怎么办?

Q:我们该如何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并确信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呢?

其中一个基本方法就是「精细化思考」,即利用适当的工具,对各个选项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得出答案。

Q: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精细化思考来克服天性中的选择弱势呢?

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维度分析法」,即把选择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维度,然后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做出评估。

假如,你现在拿到了A、B、C、D四个工作机会,粗略想想,每个机会都有其优缺点,一时难以选择,该怎么办?

① 重新定义问题——从源头开始梳理,去想一想你为什么要工作,以及你想通过工作得到什么。

② 因素穷举——基于重新定义的问题,找出所有可能的工作特征,这些特征应力求全面,同时又与问题相关。

下面是职业咨询专家金树人老师在《生涯咨询与辅导》一书中列出的「职业价值」,可以让我们考虑工作问题时更加全面:

此外,作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也需要加以考虑:

③ 因素赋权——罗列的因素中进行筛选,按其重要性进行权重赋值(-5分到5分)。

④ 加权取最高——列出一张表格,依次对A、B、C、D四个工作机会职业价值的各个因素进行打分(0到5分),然后将因素分和权重分逐一相乘就可得到每个待选项在各个因素上的加权分,例如A的加权分=A的得分×权重。将所有因素的加权分相加,即可得到每个工作机会的总分,然后取得分最高者。

当然,维度分析法虽然有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的选择情境,尤其对于涉及情感、喜好等主观意味特别强的情况或者复杂度过高、牵涉面过广的情况不适用,此时,聆听内心直觉的声音比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更好。

这个时候也可以参照「拇指原则」,它是指由经验形成的、只考虑少数因素的简单规则。

比如,一个女孩子同时面对两个男孩子的追求,她该怎么选择呢?

这个时候列出一个详细的维度表格,依次打分然后比较总分,似乎就显得比较滑稽了,倒不如依据婚恋拇指原则——生理上有冲动,精神上受鼓舞,沟通上很流畅作判断,也许就能找到答案。


(六)重新选择是人生的常态

(1)珍妮·苏克的人生选择——基于热爱的选择

珍妮·苏克是位韩裔美国人,6岁时随父母移民美国,从小学开始进入美国顶尖的芭蕾舞学校接受训练,直到15岁因父母怕耽误学业而被迫终止舞蹈梦想。本科时她就读于耶鲁大学,因为热爱文学,毕业后赴牛津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并获得文学博士学位。不过文学研究的经历让她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这个领域,转而对法学产生兴趣,于是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10年,37岁的苏克成为哈佛法学院首位获得终身教职的亚裔女性。

从芭蕾舞潜力新星到文学博士再到法学博士、哈佛教授,苏克的人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折。源于对自我的审视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苏克勇敢地掉转航向,改变了自己的学术生涯,为自己的人生重新作出了选择。

苏克从自身经历出发,反复鼓励年轻人去发现和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而不是追寻某种预设期待的轨迹

(2)选择困局——基于身份的选择

规则遵循理论认为,人们在作出一个决定时,往往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并依循自己身份所应遵守的规则来进行判断,使个体的行为与周围的社会情境可以更好地适应。

在东方文化下,「身份」更多是作为社会和外部的期望加之于个人身上的,而不是个人自由探索的结果。于是它就成了我们头脑中的一个框框,限定、阻碍了我们的思考。虽然我们在做选择,但又好像我们只是在做一些注定要做的事罢了。

(3)校正选择,做出建设性的改变

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我们的人生是由我们自己建构起来的,在这建构的过程中,我们会给「自我」提出某种假定,然后基于这个假定做出某种选择,并为这个选择投注心血,随后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个选择是正确的,或者不那么正确,于是我们会校正原来的假设,重新作出选择。这个校正假设、重新选择的过程被称为「建设性的改变」

所以我们大可以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有时候我们会选错,甚至为这个错误付出太多,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仍然可以重新作出选择,因为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而且,重新选择并不一定意味着全部推倒重来,曾经的想法、选择、努力一定会在我们的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我们没有必要去抹杀这种印记,而是应该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某种关联,让「过去的我」修剪之后重新生发出新枝。

比如,在苏克的人生经历中,虽然她做出了非常大的人生改变,但这种改变并没有让她的自我形成断裂,而是保持一种延续和发展。成为哈佛教授后,她还经常观赏芭蕾舞演出,看得热泪盈眶,她还在哈佛法学院创造性地开设了一门课程叫《表演艺术和法律》。而对文学的热爱让她「能够欣赏并享受法律复杂的文本和形式,以及法律语言的形式性和强制性」。

苏克的故事是由两个主题交错缠绕的,一个主题是转折和变化,另一个主题是继承和坚持。

一方面她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人生跳跃,另一方面她的内心又长久坚持了一些重要的东西。并且这两者在她心中并不冲突,它们交叠在一起反而使得她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

(4)内职业生涯 VS 外职业生涯

内职业生涯指的是一个人内在的兴趣、禀赋、动机和能力,一般来说它是连续发展着的,绵延在人的一生之中。

外职业生涯包括人的职位、社会角色等,往往会受外部机遇、生存境遇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更容易发生变化和转折。

人的许多选择往往是在外职业生涯层面发生的,当我们做选择时,会因为害怕选错而患得患失,却没有意识到,不管你做了哪个选择,你的某些东西永远不会改变,而最终带着你走向目的地的,可能并不是某一个选择,而是那些你不会改变的东西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项重大的人生选择时,不妨先试着为自己设计一个有关「人生」的故事,就像苏克的故事一样。你必须得弄明白在这个故事里你是如何成长、变化和坚持的,然后你才能做一个尽可能好的面向未来的选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830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992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875评论 0 33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837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734评论 5 36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91评论 1 27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50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217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6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98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50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27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623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70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40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49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936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