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8~19日,在上海交大召开的2017中国开源年会,在第二天我们组织了一个“闭门会议”。在这个闭门会议上,我们自然也聊到了很多关于区块链的事情,我在会上颇为随性的发表了一些歪理邪说。
参加此次大会的朋友中,有一位来自Linux人的陈欧侃,后来他打算筹划一个在线的、与开源话题相关的、面向大学生的辩论会,也邀请我去做主持人,更是将我的观点,设计成了一个辩题《区块链技术是否会终结开源时代?》。
作为这个话题的始作俑者,我也有义务将自己当初的观点,以更加书面的形式阐述一下。一方面看看是否能够找到认同这一观点的朋友,另一方面也供参加辩论的正反双方同学,做一个参考。
区块链的技术本质
在我看来,现在大家经常提及的“价值互联网”,是对区块链技术最中肯的评价。传统的互联网,是传输信息的。所以,信息的复制与传播非常容易,却无法简单的做到:我给了你N,我自己就会少掉N,这样的需求。
区块链的思路,恰恰巧妙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将A转给B一共N元这个信息,复制无数份,全网分发。于是每个人都知道了这笔交易,只要回溯了与A相关的所有交易,就能知道A的账户里,还剩下多少钱了。
其次是智能合约,当某某事件发生,就能够自动的触发一笔交易。虽然这并不是全新的技术,但是与价值传递关联起来,再加上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等特性,改变世界的可能性,就此出现了!
开源时代的来历
为什么会出现开源时代?其实,如果往前追溯,还是因为比尔盖茨写的那封著名的《致电脑爱好者的公开信》。在那封信里,比尔盖茨谈到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观点:我不应该无偿为你劳动!我写了程序,那是我的劳动成果。如果你想要复制给自己的朋友,而不是推荐他到我这里来购买,那就是偷了我的钱,然后拿去送人。
注意,下面开始是歪理邪说
由于互联网的出现,盗版的传播变得比以前更加容易!因此,一个软件作者、或软件公司的权益,更加难以得到保障。事实上,除非你能够拥有强大的律师团队,并能够通过打击盗版,将钱赚回来。否则大多数开发者,是无法独立的维护自己的权利的。
接下来的事情,产生了一个神奇的变化。程序员们反其道而行之,索性将软件的源代码,完全开放出来了。不但不再介意他人的修改与二次分发,更是在开源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一整套推崇道德的评判标准、强调奉献的社区文化、与公开透明的协作模式。
于是,开源时代,到来了!
程序员的现在
现在的程序员,基本上有两种选择:
- 投身某家软件企业,出卖自己的智慧,并换取“稳定”的收入。(创业其实也就是希望能够将收入最大化的一种高风险行为)
- 创造某种开源软件,并且几乎不必指望任何直接的经济回报。(社区地位提高,被人收购与投资,当然也是存在一些微小可能的)
但是,这样的现状,其实都是不公平的。作为一个程序员,他写了一个程序,或者一个程序中的某个模块。这样的一种劳动,究竟意味着多大的价值?
在公司里拿着月薪或年薪,与他的软件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其实关系并不大。假设一个互联网公司,程序员开发了一个网站,第一年用户来了100万,第二年用户来了1000万,程序员的工资并不会增长10倍。
至于开源软件,那就更加不公平了。PHP语言编写的网站,在全球80%的服务器上运行,PHP语言的作者,应该获得多大的收入?Apache的作者呢?Linux的作者呢?为了支撑整个互联网的存在,Bind的作者又应该收入多少?
因为无法计算,所以~~他们就奉献了。这样真的公平吗?
程序员的未来
如果程序员的未来,能够根据他的软件,究竟被多少人使用,每天被多少次运行,来获得收入,将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在开源社区,都存在patch贡献的概念。假设我们可以统计一个软件的全部patch数量。一共有3千个开发者为一款软件贡献过patch。根据贡献比例,最多的人,贡献了10%的patch,最少的人,只有千分之0.2。
然后,如果这个软件,每运行一次,就能够收取0.0001元。在全球运行1万次,能够收到1元钱。但是这个软件,实在是太出色了,它在全球每天会运行1亿次,因此,那位贡献了10%的patch作者,每天能够自动收到1千元。而那位贡献最少的人,也能收到2元钱。
这3千位程序员,自动的组成了一家没有主管的公司。他们的收入,来自于他们的软件执行后产生的收益。这一切,都是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
开源时代的终结
事实上,并非开源的终结,而是开源=奉献=没钱,这样一个时代的终结。甚至更加极端一些,没有所谓的软件公司,也没有所谓的开源项目。所有的软件都是开源的,所有的软件也都是赚钱的,至于那种以道德相标榜的“开源时代”,终结就终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