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汉》到《大兵小将》、《警察故事2013》,直到去年的《解救吾先生》,我才算真正认识了导演丁晟,《解救吾先生》是我认为非常棒的一部影片,也让我知道过去他拍的几部成龙饰演的电影,原来导演不是成龙本人。
直到上映之前,还有朋友问我看没看过成龙导演的新片《铁道飞虎》,我跟他说《铁道飞虎》的导演不是成龙,是丁晟。
成龙是中国功夫喜剧的标志,更是一种电影情怀,在现今,我们还是需要成龙电影的这种情怀。
情怀这东西怎么说呢?
你有没有体验过在乡下小学露天操场看一部《新精武门》和《少年门》?有没有租过一块钱一碟的《醉拳》《快餐车》CD?有没有拿着MP4看《A计划》和《警察故事》的经历?如果都有,那可能你就会知道成龙的电影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我们需要成龙拍这样的电影,虽然导演不是他。
一个62岁的老头了,算老头了吧?还能看他在荧幕上蹦蹦跳跳,你觉得还能要求什么?
那些说成龙江郎才尽的,尽个溜溜球啊!
看了豆瓣的评论,不知道是不是豆瓣的文艺汪真的太多了,所以对影片的要求质量普遍的高,有的说这部片子剧情太幼稚,有的说情节智商低,还有的说没有逻辑……我都想跪拜了,为什么非得一遍看不懂的片子才是优秀的片子呢?
大过年的,不就为了乐呵乐呵吗?怎么能拿这个和抗战血泪史比较,怎么能拿抗战喜剧片和《血战钢锯岭》这样的电影比较呢?甚至还和《罗曼蒂克消亡史》比,有没有搞头啊,这哪里跟哪里比?你不能要姚明和林丹比篮球,男人喝酒喝女人买衣服有可比性吗?
我在电影院的两个小时,整个影厅上座率2/3,所有人都嘻嘻哈哈的笑成一片,大过年的能图个乐呵,这不就是好电影了?
你不能像看《路边野餐》《罗曼蒂克消亡史》一样,要求每个人都拿个笔记本边看边记边思考人生啊。
说到烂片,在我觉得何为烂片,就是那种走进电影院里,看完是欲哭无泪、欲诉无门,感觉浪费了一个多小时恨不得把自己千刀万剐的那种恨!比如……
哦不,不能比如,这会过于偏激,而且容易被喝茶的。当然我说的比如大家都懂,每年都有几部打着国产魔幻电影、有史以来最欢乐的电影,恨不得把自己夸成和氏璧神霄九鼎呢。
文艺片和剧情片普遍评价偏高,这是这几年一直存在的现象。一来是普通观影者看完之后不会去社区论坛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二来是在网络里跟风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时根本不是在讨论电影的好坏,而是把如何调侃、黑一部电影成为一种娱乐,哗众取宠。
我也承认文艺片会引发电影发烧友的思考,但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评价一部电影不是小部分人说的算的。
所以能引导人去看一部电影,就平心而论、公私分明地去评价一部电影,而不是人云亦云。
过去我看一部电影,还会去看看豆瓣的评分,但现在不了,感觉自己赶不上他们的追求阶层。
如果是十年前,怎么会想到现在中国的影视行业会这样火热,票房几亿都是小case了,而且影评是各路满天飞,每个人都可以吐槽和褒奖电影,而且条条是道。
但即使是大众影评人的年代,在14亿总人口的中国,还是有太多的普通观众是纯为了娱乐而看电影的。我现在每天回家在路边一个奶茶店门口的数字电视,每天放的影片依旧还是90年代的电影,最多的还是周星驰周润发林正英吴京的老电影,有一次和老板聊,他说也放过这两年的新片,什么《老炮儿》《解救吾先生》《追凶者也》,但就没人来看了,生意也不好了。
还有包括很多我父亲那一辈的人,甚至我一些小学毕业就辍学的同学,都对电影电视的艺术完全不懂,甚至连电影怎么可以那样一段一段的拍在一起的都不懂,更别说什么景别镜头蒙太奇,什么现实风格古典风格后现代风格。
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需要剧情简单、不用思考、诙谐幽默的电影,看的过程中能乐呵呵的笑成一片,或者被感动的痛哭流涕。
《铁道飞虎》就是这样“假大空”的电影,看的过程不需要去思考什么,看完还觉得神清气爽,看完还能哼几句里面的军歌。
电影上映的时候,我弟就问我,听说《罗曼蒂克消亡史》很好看,我要不要去看?
我说你去看《摆渡人》或者《铁道飞虎》吧,比较适合你。
然后他不信啊,非得屁颠屁颠地去看《罗曼蒂克消亡史》,他说这家电影院的座椅睡觉真舒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还是推荐《铁道飞虎》吧,带上父母家人更好,一家人看的乐呵呵,这大过年的,有这样一部电影不容易。
不过,今年过年还有《星球外传:侠盗一号》《健忘村》《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大闹天竺》《决战食神》……
怎么办,都好想看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