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关注樊登读书会,樊登老师博览群书,在教育、家庭幸福、企业管理等方面颇有建树,最近看了他的分享:你很聪明,只是你懒,只要稍微努点力就……颇有感触,记以分享。
老师经常这样说说“你很聪明,你只是懒,你要稍微使点儿劲儿,你的成绩能够跑到前面去。”你有没有发现有这样的方式鼓励的孩子,往往没什么变化。
为什么呢?如果这个孩子这么轻松的就能够得到这种优越感的话,他是不会轻易的放弃这个优越感的。就是如果不使劲儿都很聪明,就不要使劲,万一使劲了,还不行的话,这个“很聪明”的神话就被戳穿了,所以你越是这样鼓励他,这个孩子越是会保留这个优越感,然后他会永远吊儿郎当,永远懒惰,永远不努力。
其实是这些鼓励的话限制了孩子,如果这孩子真懒惰,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呢?如果真懒惰,说明他没有学会克服懒惰这件事,不应该去激发他的那个优越感,你应该把大家组织在一起,不针对任何一个人,我们小组大家一块儿讨论懒惰是怎么产生的,危害有哪些,为什么要克服懒惰,克服懒惰有什么好处,大家有什么办法来克服懒惰。这时候那个孩子从中感受不到这是为他举行的班会,因为你根本没有针对任何一个人,你只是把大家叫在一起来讨论懒惰的问题,这个话题可能能够帮助到所有的孩子,这就是合作的过程,这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我们过去的生活当中,一朝为学渣,终身为学渣。原因就是这个孩子可能某一个知识点没学会,被老师冠以了一个“你数学不行”这样的标签,我们老师经常说这孩子语文不行,你孩子数学不行,那孩子慌得很,那孩子懒得很等等。当老师给孩子们讲了这么多的定义以后,这个孩子自我就会认同这件事情,然后他会在别的方向弥补。比如说我数学不行但是他篮球还行,通过打篮球去获得优越感,但是放弃了其他事。
没有所谓的天才,更不应该去做大量的标签,这会使得自卑和自大的感觉不断的交织,会让孩子的心理出现扭曲,所以学校里边给孩子最好的影响是想办法跟孩子建立链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老师真正的关怀,然后让孩子能够感受的到自己自身的能力是可以不断的通过训练得到进步的,他才能够去关爱别人,用老师对待他的方法来对待其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