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先生最爱说野史,而我们,最爱听野史。
因为正史,就像进贡到宫中的佛跳墙,每一道工序丝毫不得马虎,谨小慎微,固然食材精美色香味俱全,却少了情感。
而野史,却像民间的家常小炒,炒什么食材都是随性而为,也可以根据客人喜好适量添油加醋或者少盐少糖,一切全看心情。
今天听到的野史主角,姓柳,名隐,字如是,曾是赫赫有名的秦淮八艳之一。
她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莫过于和云间三子陈子龙的一段过往以及和钱谦益善始未能善终的遗憾。陈子龙对朝廷有义,钱谦益对柳如是有情,而柳如是则是有情有义的奇女子。我们恨子龙清浅,耻牧翁降敌,怜如是情与义未能被人妥帖对待。
野史里,终于给了她一个有情有义的依靠。
1.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在成为柳如是之前,她首先是杨影怜,是那个仰慕陈子龙却只能孤影独自怜的杨影怜。在陈子龙抛下她赴任地方官之后,她成为了“柳如是”。“如是”二字,出自辛稼轩的《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她抛下了和陈子龙之间单向付出的过往,以期能够遇见样貌才情与之匹配且情投意合的有情郎。
武穆庙内,柳如是即兴写下“海内如今传战斗,田横墓下亦堪忧”,不想却被钱谦益偶然看到,记在心间。最初吸引他们的应该是彼此的才情和那一份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使命感,钱谦益有,柳如是也有,更重要的是,他们互相懂得。
2.桃花得气美人中
你问钱谦益爱不爱柳如是,毫无疑问他爱,非常爱。
为什么?
因为他敢娶她。
因为他敢给她承诺。
因为他敢维护她。
董小宛出嫁时,因为从良作妾,只能在夜里从青楼的后门偷偷摸摸地被夫家用一顶小轿接走。柳如是不甘心,出嫁之日便满脸愤愤,所以钱谦益决定以“匹嫡之礼”迎娶她,一切比照正室规格,在众目之下亲自前来迎亲。甚至他们乘坐的小船被邻里乡亲扔烂菜叶扔臭鸡蛋他们也依然笑望彼此执手行礼。
钱谦益,是真的敢娶柳如是,以“匹嫡之礼”迎她入室。
出嫁当日,柳如是三问钱谦益“怕不怕”。
“怕不怕我出身青楼,辱没门楣?”
“怕不怕庭院深深,家族是非?”
“怕不怕世道险恶,人言可畏?”
钱谦益的回答是“我不怕”。
钱谦益因为陈子龙反清复明案锒铛入狱,柳如是前来探望,钱谦益甚至要求柳如是重新再问其“怕不怕”,并依然回答“我不怕”。当然这是后话。
嫁入钱府,柳如是所享受的待遇一切按照正室。甚至钱谦益会说“你就坐着待着,不想写诗不想读书不想操琴,你就听风看云晒太阳”。
试想,在那样的乱世,能够给你依靠许你一世安稳,钱谦益是不是完胜陈子龙?
钱谦益去清朝做官,离开府中留了封信要求府中一切按照夫人的意思来。钱谦益在听汇报说夫人和学徒私奔时暴怒“我都可以在清朝为官,她做什么事你管得着吗”,这意思大概是叛国这样的事他都能做,他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她不事二夫。
钱谦益,是真的不怕她辱没门楣,不怕家族是非,不怕人言可畏,敢维护她柳如是。
3.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柳如是是个很有家国情怀的人,她的诗句里不止有风花雪月,也有忧国忧民。也因此她在钱谦益献城降敌之后要求钱谦益殉国,避免背负千古骂名。不曾想,钱谦益并不想殉国,所以柳如是愤而投河,刚烈如斯。虽然没死成,却让彼此有了隔阂。
其实柳如是说到底还是在乎名声在意人言的,所以才会有“你殉国,我殉夫”这样的想法。而钱谦益比之年长几十岁,到底看得更通透些,他不怕死却不想死。因为活着才能做更多事,死了便真的是一了百了。
死,是一种逃避,而活着,才能够面对。
最后有两幕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是柳如是带着侍女去到钱谦益在清朝为官的宅子里。两人在屋门口对望了一眼,默默不语,柳如是径直进屋没有搭理钱谦益。而钱谦益,大概是感慨“回来真好”吧。
第二是钱谦益八十大寿,柳如是回绝了亲友的祝寿,只想和钱谦益两个人待着好好说说话。但钱谦益那个时候真的是太老了,他只能说“桃花”“美人”这样的字眼,却再也说不出“桃花得气美人中”这样完整的句子,可是即使衰老至斯,他依然记得初见柳如是之际她吟诵的诗句。因为爱你,深爱,所以记忆回到最初,也依然是你。柳如是忍不住流泪。
人生走到尽头,所谓“反清复明”,所谓“叛国”“降敌”这样的事情,都已然变得不再重要。如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才是最让人欣慰的事。
这部《柳如是》,与其说是柳如是的两段情史,不如说是钱谦益爱柳如是的表达。
与钱谦益的细水长流相比,陈子龙的逢场作戏,甚至最终情意相报,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最多也只能是让人难忘的初恋罢了。
而钱谦益在这段感情里,始终对柳如是以最高的尊重,即使是战报频传的日子里也不会随意丢弃柳如是的诗,而是先搁置,随后再和诗。
爱情里,尊重是一件优先级最高的事情,随后,是相互尊重。
愿你我最终都能遇见“情与貌,略相似”的人,并,与之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