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眼中,职场上存在一个等式:我的能力=我的价值=我的收益,而事实上职场中却往往存在一个不等式:你的工作能力≠工作价值≠上司眼里你的工作价值,这也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原因,你的能力并没有被上级看到,并最终转化为实际发挥的价值。
向上管理,manage up,就是要向上管理你的上级,向上调用资源,而不是等待被上级调用,主动跟上级沟通,而不是等待上级跟你沟通,因为上级的资源多,信息多,但是时间少,而你资源少,信息少,但是时间多,所以,一定是你主动发起沟通,在组织内部,沟通应该遵循两个原则:
谁资源匮乏谁主动沟通,谁对现状不满谁发起沟通
千万不要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谁地位高谁沟通,上级又不是你爸妈,人家没有义务管你。但是与此同时,也不要认为向上沟通就是一味的索取,上级肯定很厌烦,必须得极尽谄媚之能事。其实向上管理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和上级同步信息,这是上级最急需和重要的信息获取手段。作为基层和一线,其实对于组织发展最细节的内容,我们比上级要有更好的把控,这些信息是上级非常想要知道的,尤其是如果你可以更系统,更生动,更高效的报告,可以大量节省上级的时间,上面我们也说过了,对于上级管理者来说,他们最缺的是时间,你主动向领导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的过程,其实是用你的时间和工作能力,节省领导的时间,他也会感激你,这也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你提供的帮助越多,在他的心中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而这件事,对上级来说,重要但不急迫,因为你不去做,一定会有别人去做。
在具体沟通的过程中,可能有的人会觉得自己的思考力和表达力有问题,当面说不清楚,那就通过邮件或者短信的方式发起沟通邀约,在撰写邮件的过程中,你可以系统的思考一下事情的重要性,需要多少时间来做,能做到什么效果,需要哪些帮助,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后果与风险等,当然有时候我们只是有冲动,但是并没有很系统完善的考虑清楚,写的过程正好是一个梳理思路的过程。
不管是直接当面沟通,还是邮件短信书面沟通,都是一些显性的,直接的沟通,当然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知易行难,想要迈出第一步通常并不容易,在和同事和学生的沟通中发现,有很多人与自己的直接领导沟通并不存在任何障碍,信息同步非常高效,但是跨部门沟通,和跨层级沟通就很困难,因为跟自己的直接上级汇报是天然的义务,但是跨部门和层级的沟通总让他们觉得莫名的道德或者精神压力。那么既然习惯被动,那也可以通过一些更有掌控感,更自然的方式去提升自己的职场能见度,从而让沟通和向上管理水到渠成,比如
1.让自己的名字与一两项正面的技能挂钩。人的记忆特点,是喜欢把两样东西关联在一起,才能印象深刻。比如胖子,我最好的同学;小王,单位里的刺头;王总,上层人脉资源很广;张姐,闲着没事就拉家常,是公司里的百事通;小刘,ppt做的特别好;小张,声音特别有磁性,主持播音都是好手。你发现了么?当你想起某个人的时候,一定会跟某种技能或特点联系起来,对于毫无特点的人,你几乎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想起来。所以,想让人注意到你,并进而想与你产生互动,就一定要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统治区域,在这个或大或小的区域里,你的能力是你所在组织最牛的,只要你愿意稍加努力,这并不难。
2.跨部门的协作。一个单位里,总有一些临时性的工作,不属于任何部门的直接责任。比如组织年会,应付上级的非常规性检查,组织对外的宣讲会之类。很多人碰到这种白干活最多领个盒饭的任务总是避之不及,殊不知这是一个极好的让你走出自己的小办公室,和其他部门的同事、领导一起工作的机会,对于提升你的职场能见度有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当你能力不错的时候,你在具体工作细节方面的把控会被更多人看到,与此同时也让你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其他部门,甚至整个单位的工作,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与单位工作的契合度等。
3.找到职场导师。有句俗语:首先你得行,第二得有人说你行,蛋散说你行的人得行!有时候,有能力的人才,又不愿意跨部门沟通,就很容易被自己的无能的直接领导困死在现在岗位。你必须找到一个说你行,自己也行的导师。有几个方法,比如参加上面的跨部门协作,也可以参加自己行业所在的俱乐部沙龙论坛,通过保持自己的活跃度从而让大咖发现你。更好的方法是参加权威的培训,在这里,不管是主办发,主讲人还是参与者大都是行业内的高手,发现他们,并通过具体的事情和他们建立联系,比如,我想要在这个行业做一件什么事,遇到了什么困难,请求给予一些建议。而不是泛泛而谈或者简单吃吃喝喝。比如我自己的两个例子,一次参加全省人社系统组织的创业师资培训,三百多人参训,会上开始有个环节是竞选班长,现场举手报名,通常情况下,是没有几个人举手的。最后一共五个人上台自我介绍,然后大家现场投票,我的票数是第二位的,没有竞选成功,但是主办方也给安排了一个副班长的职务,接下来的几天培训里,就自然而然的担任起与全体学员和主办方的沟通和组织任务,水到渠成。还有一次,学校邀请了一个业界大咖来讲课,我很希望和他建立长期联系,于是加上微信后,过了几天就给他留言说“您好,我希望把我们城市几个高校在这个领域里的新人都组织起来,成立一个学习小组,一起学习前沿知识,但是我们非常需要有您这样的行业前辈做我们的导师,给我们指路,您能来给我们做一个简短的经验分享吗?”你看,这样做,让我们的协作更加紧密和长期,而不是简短的打个招呼,互致问候,然后从此不再有任何关系。
4.学会有技巧的营销自己的业绩。一提到宣传,很多人反感,包括我自己,有很多人在朋友圈工作,屁大点的事,都是分内的工作,总要在朋友圈炫耀,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当别人看到,即使点赞,内心也是在怒骂,但是又有更多的人被胁迫着跟从这种做法,别人都在晒工作,你不晒好像没有工作一样。其实,更好的办法,是变炫耀成绩为分享经验,变卖弄技巧为教会别人。同样一件事发朋友圈,你带着孩子到植物园看植物,拍照晒娃,“今天天气真好,植物园遛娃”就只是在卖弄和展示自我,如果换个说法“好天气,自驾车走国道307,距离单位20分钟车程,新开的植物园,值得大家带娃打卡”,并附上植物园的定位图,这就给大家提供了价值,大家也可以从你的圈里得到有用的信息。所以在发圈的时候,不要只说我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而更应该提及对别人有什么好处。
5.多利用外部窗口曝光自己。有句话叫墙内开花墙外香。其实在职场,更多见的是墙外开花墙内香,在一个单位内共同成长起来的同事,谁也不服谁,你想让单位给你很高的认可通常很难,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不断升级的过程。但是在组织外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你真有能力,外部会不吝惜帮你增光添彩,毕竟你的名头足够大,也显得外部邀请你的人更有眼光,当你有了外部行业影响力以后,单位反而会更加的重视你,珍惜你的市场价值。身边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几乎没有一个真正的牛人,是单纯从自己单位里成长起来的。所以,谨记,必要的忠诚之外,不要把单位当成你的唯一,因为你也仅仅是单位的之一。
综上,当你觉得自己满心抱负无处施展的时候,不要牢骚,行动起来。因为大部分的时候,并不是领导眼瞎或者组织文化有问题,而往往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所以,要让自己养成主动沟通,向上调用资源的习惯,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是第一位的,问题本身是对是错,并不是那么重要,当然,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提升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能力,用更全局的视野,和更低成本的沟通去提升向上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