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墨菲定律】
阅读章节:2.成功学的秘密
微信读书:P170-368(引号为原文引用)
“王安论断:成功,始于果敢的决策
当机立断才能抓住机遇
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曾在一次演讲中说道:“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机会,但也会失去成功的机遇。”这就是“王安论断”。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论断,全得益于他6岁时的一个经历。
王安由于自己的犹豫不决,导致了小鸟的丧命。在管理上,如果管理者优柔寡断,那失去的就不只是小鸟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在商界,谁能最先看到商机,并能当机立断,谁就会成为当之无愧的赢家。
“罗非鱼大王”——周勤富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果敢决策史。他的每一次致富经历,都是他敢于果敢决策的结果。
周勤富的成功,可以说是上天的眷顾,是机会的垂怜,但没有他的果敢决策,任何眷顾和垂怜都会变得没有一点意义,因此正是他的果敢决策成就了他,创造了他的财富。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商界数不胜数。
克定律:确定目标,专注行动
有目标才会成功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除非你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否则你永远也到不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要成为职场中的强者,我们首先就要培养自己的目标意识。古希腊彼得斯说:“须有人生的目标,否则精力全属浪费。”古罗马小塞涅卡说:“有些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行走,而是随波逐流。”
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没有目标的人在为有目标的人达到目标”。
博恩·崔西说:“成功就是目标的达成,其他都是这句话的注解。”顶尖的成功人士不是成功了才设定目标,而是设定了目标才成功。
在俄国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临终前,有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巴甫洛夫只说了八个字:“要热诚而且慢慢来。”“热诚”,有持久的兴趣才能坚持到成功。“慢慢来”,不要急于求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不断提高自己;不要妄想一步登天,要为自己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有挑战又能达到,不断追求,走向成功。
拿破仑·希尔说过:“一个人能够想到一件事并抱有信心,那么他就能实现它。”
想要成功,就要先为自己制定一个奋斗目标,属于自己的“跳一跳,够得着”的奋斗目标。
瓦拉赫效应:成功,要懂得经营自己的长处
经营自己的长处,让人生增值
曾有一个叫奥托·瓦拉赫的人,中学时,大多数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觉得他做事一丝不苟,这是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谁料,瓦拉赫的智慧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并最终成了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
这就是人们广为传颂的“瓦拉赫效应”。
盖茨的技术知识是微软所向披靡的成功秘诀中最重要的一条,而这也正是他的核心强项,他始终保持着对这一领域的决定权。在许多时候,他比他的对手更清楚地看到了未来科技的走势。
微软公司的同事们都盛赞盖茨的技术知识让他独具优势。他总是能提出正确的问题,他对程序的复杂细节几乎了如指掌。
正如松下幸之助所言:人生成功的诀窍在于经营自己的个性长处,经营长处能使自己的人生增值,否则,必将使自己的人生贬值。
这个小孩就是西奥多·罗斯福。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缺憾而气馁。相反,他还千方百计把它们转化为自己可以利用的资本,并以它们为扶梯爬到了荣誉的顶峰。
到他晚年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有过严重的缺憾,他自己又曾经如何地惧怕过它。美国人民都爱戴他,他成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得人心的总统之一。
【定律链接】经营强项要有条理性
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要巧妙经营自己的强项,就要善于管理自我。而要想成功,必须有条理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否则你不可能有什么过人的强项,甚至生活会变成一团糟。
要经营自己的强项,使之达到成功,就要做到有条有理。
木桶定律:抓最“长”的,不如抓最“短”的
克服人性“短板”,避开成事“暗礁”
要想让木桶装更多的水,我们必须加长自己最短的木板。
1.恶习
我们要学会对自己的习惯分类,对不好的习惯进行改正、完善,以免将成功毁在自己的恶习之中。
2.自卑
做事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告诉自己“我能行”、“我是最棒的”,那样,才能把事情办好,走向成功。
3.犯错
平时要学会控制自己,改掉马虎大意等不良习惯;犯错后不要找托辞和借口,懂得正视错误,并加以改正。
4.忧虑
有位作家曾写道:给人们造成精神压力的,并不是今天的现实,而是对昨天所发生事情的悔恨,以及对明天将要发生事情的忧虑。
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客观地去看问题,在现实中磨炼自己的性格。
5.妒忌
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应平和、宽容地对待他人,客观地看待自己。
6.虚荣
我们要控制虚荣,摆脱虚荣,正确地认识自己。
7.贪婪
我们要想做好事情,应先学会做人,找到自己成功路上的短板,取长补短,从而摆脱弱点对我们的控制。
找到“阿喀琉斯之踵”,让问题迎刃而解
木桶定律让我们明白,遇到问题,不要蛮干,要找到导致问题的短板,科学地予以解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艾森豪威尔法则:分清主次,高效成事
这个经验比你说的可能还重要,它就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再把它们放进去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发现,做事前的规划非常重要。在行动之前,一定要懂得思考,把问题和工作按照性质、情况等分成不同等级,然后巧妙地安排完成和解决的顺序。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这就是艾森豪威尔原则的明智之处。
艾森豪威尔原则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根据自己的目标,确定事情的顺序。
这一原则将工作区分为5个类别:
A:必须做的事情;
B:应该做的事情;
C:量力而为的事情;
D:可委托他人去做的事情;
E:应该删除的工作。
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写在纸上,按以上5个类别将事情归类:
A:需要做;
B:应该做;
C:做了也不会错;
D:可以授权别人去做;
E:可以省略不做。
然后,根据上面归类,在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里做A类和B类的事情,即使一天不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只要将最值得做的事情做完就好。
同样的道理,把自己1~5年内想要做的事情列出来,然后分为ABC三类:
A:最想做的事情;
B:愿意做的事情;
C:无所谓的事情。
接着,从A类目标中挑出A1、A2、A3,代表最重要、次重要和第三重要的事情。
再针对这些A类目标,抄在另外一张纸上,列出你想要达成这些目标需要做的工作,接着将这份清单再分出ABC等级:
A:最想做的事情;
B:愿意做的事情;
C:做了也不会错的事情。
把这些工作放回原来的目标底下,重新调整结构,规划步骤,接着执行。
这些又被称为六步走方法,即挑选目标、设定优先次序、挑选工作、设定优先次序、安排行程、执行。把这些培养成每天的习惯,长期坚持并贯彻下去,相信,无数个条理性的成功慢慢累积,将会使你拥有非常成功的人生。
有句老话说得好:“自知是自善的第一步。”要想改善现状,首先要找出问题的根源。
相关定律:条条大路通罗马,万事万物皆联系
源自“万事万物皆有联系”的“以此释彼”智慧
哲学认为,万事万物皆有联系,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
人们想知道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根据什么设计出来的,并不是一下子就在马屁股上找到答案的,而是通过英国铁路、英国电车、马车、老路辙迹、罗马战车、罗马老路等一系列与该问题相关的事物,顺藤摸瓜,最终找到了想要的答案。
股市相关的抛买人群的行动变化下手,反而比那些只知道盯着直接报道股市的媒体的人们更有收效。
奥卡姆剃刀定律:把握关键,化繁为简
“简单”,真正的大智慧
马克·吐温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他通过自身的经历,向求教者说明:短小精悍的语言,其效果事半功倍;而冗长空泛的语言,不仅于事无益,反而有碍。
记住苏格拉底的话:“任何问题最可能的解决办法是步骤最少的办法。”正如奥卡姆剃刀定律所阐释的,我们不需要人为地把事情复杂化,要保持事情的简单性,这样我们才能更快更有效率地将事情处理好。
剃掉复杂,切勿乱删
在对事物的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之后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正如一个雕刻家,能把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变成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因为他胸中有丘壑。
墨菲定律:与错误共生,迎接成功
不存侥幸心理,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要正视错误,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让错误成为我们成功的垫脚石。
这个“碎花瓶理论”来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给考古学和天体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事实上,我们主要是从尝试和失败中学习,而不是从正确中学习。
在创意萌芽阶段,错误是创造性思考必要的副产品。正如耶垂斯基所言:“假如你想打中,先要有打不中的准备。”
人类社会的发明史上,就有许多利用错误假设和失败观念来产生新创意的人。哥伦布以为他发现了一条到印度的捷径,结果却发现了新大陆;开普勒发现了行星间引力的概念,却是偶然间由错误的理由得到的;爱迪生也是知道了上万种不能做灯丝的材料后,才找到了钨丝……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柯鲁德·史密斯曾说过:“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荣幸就是每个人都失败过。而且每当我们跌倒时都能爬起来。”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只不过是他不被失败左右而已。
男孩渡过了难关,攀上了事业新的巅峰。这个男孩就是驰名世界的美国《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约翰森出版公司总裁、拥有3家无线电台的约翰·H.约翰森。
事实上,得失本来就不是永恒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共同体。
记得有一本杂志曾归纳出关于失败的优胜可能: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位失败者——失败只是表明你尚未成功。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一事无成——失败表明你得到了经验。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是一个不知灵活性的人——失败表明你有非常坚定的信念。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要一直受到压抑——失败表明你愿意尝试。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不可能成功——失败表明你也许要改变一下方法。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比别人差——失败只表明你还有缺点。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失败表明你有理由重新开始。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放弃——失败表明你还要继续努力。
失败并不意味着你永远无法成功——失败表明你还需要一些时间。
失败并不意味着命运对你不公——失败表明命运还有更好的给予。
酝酿效应:灵感来自偶然,有时不期而至
美国的女心理学家西尔维拉在1971年设计的一个实验,专门演示酝酿效应的现象。
同样的思考时间,只是安排有些不同,竟会造成3组成绩如此大的差别?正如成功的被试者自己所言,当他们休息回来以后,并不是接着原来的思路去做,而是仍然像刚开始那样从头想起。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这种把难题暂时放一放穿插一些其他事情的做法,使人们不会陷入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而且能够采取新的步骤,从而使问题更容易被解决。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酝酿效应”。
如南宋诗人陆游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所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劳逸结合,让你的灵感迸发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酝酿过程中,存在潜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是在潜意识里组合,而在穿插其他事情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从而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这是一个化学史上最著名的梦,苯分子结构的秘密也由此解开。
凯库勒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正是我们所讲的酝酿效应。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这种酝酿来自想象,是人脑对于对象中隐含的整体性、次序性、和谐性的某种迅速而直接的洞察和领悟。长期不间歇地思考一个问题,会造成精神紧张,于是一时间什么都想不出来。然而,我们头脑中收集到的资料不会消极地储存在那里,一旦让大脑合理地休息,它就能按照一种我们所不知道的或很少意识到的方式进行加工和重组原来存储的那些资料,进而产生新的想法。也就是说,直觉可以引导我们绕过不可逾越的高山,曲径通幽,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
基利定理:失败是成功之母
坦然面对失败就是成功
奥城良治,一个连续16年荣获日本汽车销售冠军的伟大推销员,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只源于小时候的一次偶遇。
客户的拒绝,对于推销员来说,就是最大的失败。而奥城良治从不逃避,而是坦然面对,这是他从青蛙那儿学来的,我们也应该从他那里学来。
当今最具影响力的激励演讲家安东尼·罗宾曾说过:“成功很难,但不成功更难,因为你要承受一辈子的失败。”
对于“成功”和“失败”,我们应该客观看待。它们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体,而是可以互相依存的,我们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体会到“成功”的珍贵,也只有在“成功”后才会知道“失败”的意义。
数学上有名的平行公理,从它问世以来,一直遭到人们的怀疑。几千年来,无数数学家致力于求证平行公理,但都失败了。数学家波里埃虽终身从事对平行公理的求证,最终也不得不成为那失败者中的一员。似乎平行公理根本无法证明。但罗巴切夫斯基在经过7年求证而毫无结果后,潜心思考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从而取得了成功。
当一切可能的失败都尝试过之后,拥抱你的一定是成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只不过是他不被失败左右而已。不允许失败,无异于拒绝成功。
韦特莱法则:先有超人之想,才有超人之举
在美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林肯总统,在被记者问到他之前的两届总统之所以没有签署《解放黑奴宣言》是不是要留给他来成就英名时,他说道:“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一个人之所以没有成功,缺少的往往不是机会,而是敢于把握机会的勇气。林肯敢于把握机会,最终名扬天下,而他之前的两任总统却因缺乏勇气而“错失了良机”。
结果,8只汽缸的引擎真的被工程师们给制造出来了,福特的想法得到了实现。
可见,只要你敢想,就有可能会成功;如果你连想都不敢想,那今生肯定与成功无缘。
美国管理学家韦特莱提出的韦特莱法则:成功者所从事的工作,是绝大多数的人不愿意去做的。
老子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是说天底下最难的事,都是从最容易的事开始做起的。所以,想要成功,就从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做起吧。
布利斯定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事前想清楚,事中不折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礼记·中庸》里的一句话,这里的“预”,是预先的意思。讲的是:不论做什么事,事先做好准备,就能成功,不然就会失败。原文后面还有四句:“言前定则不,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这是对“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展开,讲的是: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理屈词穷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
这是我国先哲在几千年前说的道理,而这个道理在今天依然很受用。俗话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无论做什么,都要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有可能达到期望的目的。如果总想着“临场发挥”,很可能会发生现场“抓瞎”的局面。所谓胸有成竹,方能妙笔生花,道理亦是如此。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经提出过一个成功的万能公式:
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
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明确目标和详细计划的重要性。
第二组的投篮技巧在20天里没有丝毫长进,第一组进球率上涨了24%,第三组进球率上涨了26%。心理学家们由此得出结论:行动前进行头脑热身,构思要做之事的每个细节,梳理心路,然后把它深深铭刻在脑海中,当你做这件事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无论是制订哪方面的计划,都要从个人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现实的环境基础入手,切忌“空大高”。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做计划就是个自我剖析和形势分析的过程。
在炒股中账要细算,操作要有计划,而且切实可行的计划很重要。全球著名的投资商巴菲特说:“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目前置身何处,并且事先知道自己将往何处去,我们可以更明确地判断做哪些工作,以及如何着手。”
注意力越集中,脑力和体力的使用就越有效。人生规划可以合理地分配你的精力和时间,让你的人生不虚度,每一天都会有满满的精彩。
正如高尔基所说:“不知道明天做什么的人是可悲的。”我们不应该做这种可悲的人,对于自己的人生、工作、学习都应该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要有每天的计划、每月的计划、每年的计划、10年的计划、一生的计划。
吉格勒定理:有雄心才能成就梦想
起点高才能至高
古语云“欲求其上上,而得其上;欲求其上,而得其中;欲求其中,而得其下”,说的就是“起点高才能至高”的道理。制定一个远大的目标,即使你达不到,只要不断地向它努力,最终肯定也会有所作为。
高尔基说:“目标愈高远,人的进步愈大。”有志向,才能谋大事。
有一首诗写道:“我向人生索价,似乎多一分也不肯给。当我已没有富余,到黄昏就不得不去乞讨。人生是一个正直的雇主,你所求的他都会给。一旦你决定了多高报酬,你就必须肩负多少工作。我的工作是贱役,但我又惊奇地发现了一个事实:倘若我向人生索取高价,人生也会乐于付给。”
它旨在告诉我们:你向人生开多高的价码,你就会收获多高的报酬。
终于在第四轮拜访中,他拜访的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同意了他的要求。他的剧本拍成了电影,那就是获得197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和导演奖的《洛奇》;他也作为主演,成了日后无人不知的大明星。
试想,如果当时席维斯·史泰龙对自己有一点怀疑,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如此“空洞”的梦想,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会成为明星,他的剧本也永无面世之日。
做人要有雄心壮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两句话,是推翻秦朝的呐喊,更是雄心壮志的彰显。两千多年前,陈胜,一个将死之人,竟能说出如此鼓舞人心的话语,可见此人并非等闲之辈。果真,陈胜所领导的起义,最终颠覆了强大的秦王朝。
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钱塘江)时被项羽看到,他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这又是何等的雄心!
秦始皇雄心勃勃,要统一六国,经过不懈努力,终成大业。曹操虽出身卑微,但立志一统天下,坐领江山,最终达成宏愿。成吉思汗立下雄心要统一蒙古草原,结果不仅统一了草原,还马踏欧亚大陆,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统治者。孔子推崇“以仁治国,有教无类”,虽历尽磨难,却从未放弃,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陈景润立志要攀上数学的高峰,终以“哥德巴赫猜想”的卓越贡献受到世界的敬仰。鲁迅弃医从文,立志要用手中的笔与敌人战斗,于是他成了我国近现代影响最大的文学家之一。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人皆可为舜尧。土耳其有句谚语说:每个人的心中都隐伏着一头雄狮。曾“征服世界”的拿破仑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这些名言都讲了一个道理:做人要有雄心壮志,没有雄心壮志就很难有大作为。
保龄球效应:成功始于定位
找准位置是成功的关键
要想打好人生中的“保龄球”,走向成功,人们可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才干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要善于选择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位置。最好的位置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要坚信适合自己的位置才是最好的。
雄鹰注定要与蓝天为伴。它虽为猛兽,有着锋利的爪和喙,但不能与狮子对抗,它属于天空,只有在天空才找到它生存的位置,才找到它的价值。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它们需要适合自己的位置。就连垃圾也不例外,环保学家反复对世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另一方面,如果无法改变自己的位置,那么就应该根据不同的位置调整自己的策略。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找准位置你会像蛟龙掠过浅滩小河,到浩瀚的海洋上击水三千;你会像大鹏飞越平地低空,在苍茫的天宇中扶摇直上。找准位置,绽放光彩。
培哥效应:高效记忆,事半功倍
好记忆力助成功一臂之力
古希腊的雄辩家们在进行演讲的时候,常常采用一种叫做“场所记忆”的方法。他们把自己家的每一部分与要讲演的主要内容结合起来。
培哥记忆术很简单,它只要求把一系列名称编成号码记下,比如对自己喜欢的城市名称进行编号。
通过这些联想、编码,记忆材料就不会变成沉重的负担。因为,在想象的时候,人们会有意识地将想象的事物放大,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而且,培哥记忆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到的一种记忆能力与方法,并不是属于少数的“天才”或者“幸运儿”。只要运用一些简单的联想编码的方式,就可以用这把钥匙轻松打开记忆宝库的大门。
轻松记忆不是梦
培哥效应的运用之所以能有效提高人们的记忆效率,是因为其方法的简单易行,并符合人们记忆的模式。当遇到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相类似时,往往会从这一事物引起对另一事物的联想。把记忆的材料与自己体验过的事物连结起来,记忆效果就好。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设置固定编码。培哥记忆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设定。
第二,进行编码联想。
第三,经常锻炼。要想产生培哥效应,就必须经常锻炼,锻炼的次数越多,你的联想内容越丰富、生动、奇特,联想记忆效果就越好。而且,锻炼的时间也可以灵活进行,不必拿出特定的时间段来练习,在上学的路上,在下课的休息时间,在睡前的几分钟等等,都是适于进行培哥记忆的良好时段。
第四,灵活使用编码。当逐渐掌握了这种记忆技巧后,不仅在讲话中能用编码记忆,听别人谈话时也同样可以用编码记忆。听讲时有必要详细记住重点。这时,使用的编码要比讲演时多一倍左右。但熟练以后,只需少量的重点号码就行了,不需要逐句把学习内容都记忆下来,只要按顺序仔细记住要点就可以了。先把重点记住,再用自己的话去叙述效果会更好。重点用编码记忆下来。回忆时就很有把握,不至于半途短路。最后你发现自己不过只利用一些数字编码而已。
杰奎斯法则:不要试图一口气吃成胖子
没有答案的问题
第一时间无法解决,另辟蹊径更智慧
有一句老话叫“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似乎所有的问题都会有相应的方法去解决。但实际上,有的时候往往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解决,想从最开始就把一切存在的问题都解决是不可能的。
第一,不要固执地想要解开问题的“死结”,可以寻求别的方法来“解决”。
第二,学会果断地放弃。这种方法不仅充满了智慧,而且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不仅不准备把问题解决掉,连存在问题的事情本身也决定彻底放弃。
杰奎斯法则可以有效地指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最聪明的成功者的习惯是,当问题来临时,不必急于作出决策,并马上着手解决。相反,让头脑冷静一下,想一想问题出现的前因后果,并预测解决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以及应该从哪里入手,这样将更有利于事态的发展。如果发现一时无法解决或者代价过高,那么就暂时搁置,另觅他径。
登门槛效应:步步为营,借力使力
“得寸”才能“进尺”
冯谖也是巧妙地利用了登门槛效应,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将要求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提出,步步为营,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当然,冯谖也并不只是一味索取,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冯谖的确是位人才,孟尝君地位的稳固,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化整为零,先请他做开头的一小部分,再一点一点请他做接下来的部分,别人往往会想,既然都开始做了,就善始善终吧,于是就会帮忙到底。
可以通过引起他人注意的方法来改变他人的行为。与此类似的还有美国校园里的一些慈善活动。有人想出了一些别出心裁或引人注意的请求来增加他们集资的数目。
心情好的确使人更容易帮助别人。这正如当你遇见一个好人,顿时觉得生活特别美好,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似乎好心情有一种惯性,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总是在别人喜事临门、有意外收获的时候,让别人请客,或帮忙做一些事,结果就是被求的人要比平时更容易同意。这一切,都是登门槛效应的种种表现。
借口定律: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
借口是滋生问题的根源
不断地找无谓的借口,你永远也不可能改进自己。相反地,你不断地找借口,糟糕的结果也就不断地发生,你的生命也就会不断地出现恶性循环。
你改变不了天气,但是你可以调整自己的着装;你改变不了风向,却能调整你的风帆;你改变不了他人,却可以改变你自己。所以,面对困难你可以调整内在的态度和信念,通过积极的行动,消除一切想要寻找借口的想法和心理,成为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不抱怨、不责怪、不为失败找借口的人。
为自己的拖延找到了借口这张温床。所以,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就要不找借口地活着。不找借口,就意味着拒绝拖延,今天的事今天做。
1.确定一项任务是否非做不可
2.把任务委托给其他人
3.确定好处与优势,立即行动起来
4.养成好习惯
“明天”是魔鬼的座右铭。
有两句充满智慧的俗语说得好:一句是“趁热打铁”,另一句是“趁阳光灿烂的时候晒干草”。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来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理念。
不找借口并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态度,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