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生于农村,长于农村,接受过最淳朴的农村文化的熏陶,同时她也见证过农村的落后与艰辛。童年的记忆中,抹不掉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身影,小时候的她见过农村人最辛苦的一面。她见过农村人在烈日下收庄稼的背影,她见过农村人湿透的衬衣,尽管这样,童年的生活依然是她记忆中最温暖最快乐的时光。童年的她总是喜欢在农忙季节跟着大人去田地里收庄稼,一是因为农忙季节家里没大人,她害怕一个人留在家里,二是因为去地里能看到许多新鲜的事物。那时的只觉得农忙季节很好玩,可以和大人一起去山里,偶尔还可以吃到山里的野果子,全然不懂那个时节大人的辛苦。稍大一点的时候,她偶尔还会跟大人去地里,但更多时候留在家里,但那时候的她隐约能感觉到大人的辛劳。从奶奶累瘫的身体,从爷爷说话的神情间都能感受得到,不止她的家人,每一个农村人的农忙季节都是如此,慢慢地,想要改变农村人这种境况的想法在她心里埋下了种子。
她是个喜欢读书的女孩儿,所以她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她努力学习,最初只想改变自己及家人的命运,可是随着她的长大,那些在她的成长过程给过她善意和温暖的人她记都记在了心里,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总有一天她要让所有善良的、需要帮助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她想改变的除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还想改变那些善良的人的命运。因为她曾深刻的感受过那些生活在农村,心怀善良却无权无势的人任人欺负的苦涩感。她努力让自己强大,努力向着这个坚定又遥远的目标靠近,尽管那时候还不懂怎么能更好的达到这个目标,但她一直努力着,她告诉自己,只要足够努力,足够优秀,一定可以做到。
从小,家人就教给她一个道理,那就是要知恩图报,要懂得感恩,要尊重每一份善意,所以她一直都在自己能力可及的范围内报答着每一个曾用善意对待自己的人,但她明白,这样的回报并不是最好的方式。给爷爷买一件衣服,给奶奶买一双鞋子等等这样的回报或许能给他们些许幸福和开心,但这份幸福和开心是无法持久的,所以她想用她的方式回馈所有曾感受到的善意,她一直在探寻,希望有这样一份的职业,可以让她带给那些善良的人一份持久的幸福。上了大学后,她第一次接触到了一门学科叫社会学,这是一门为社会弱势群体发声的学科,这门学科对于她的意义而言,用一句不太恰当的诗形容就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是这门学科更加坚定了她曾暗暗起誓的那个目标,她将这个目标称之为“理想国”。她希望可以通过努力学习这门学科,将来为家乡做点什么,希望能将曾经感受到的所有善意包裹着满满的爱和感激回报给那些善良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
她之所把这个目标称之为“理想国”,是因为她知道要实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而且她也知道,在她以后的成长中她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想要帮助,想要回报,这个“理想国”对她而言,永远需要努力,永远都不可能完全实现,可是她愿意享受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看见更好的家乡和善良之人脸上真诚的笑脸。
“理想国”是她的理想,也是她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