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这个秋天,偶然去参观了增城岗埔客家围龙屋,引发了对客家文化的兴趣,查阅了相关资料,和大家分享,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和补充。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民宅建筑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原有的传统风格。
增城岗埔客家围龙屋平面呈半月形,通宽38.8米,能深36.2米,面积1454.56平方米,围垄四周外墙有1.5米高的椿墙,椿墙上建起了约30米高的泥砖墙。整座围龙屋的中间部分为二进深的祠堂,通宽17.60米,深18.70米。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边有衬祠,依次分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硬山顶,瓦面,船形正脊,人字形封火山墙,檐下有两柱。
天井两侧设庑,分别隔为四小室,外庑顶高大,与两前进自然屋顶融接一体,观似蝶形,仅檐下一部分成廊。二进形制与一进略同,而明间则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设堂位拜祖,后面是厅,两边有侧门敞通前后,并又经后门出往祠堂外的鹅卵石铺砌的半月形空地上。
祠堂的外边,是23间之多的扇形环屋带。屋带以后面正中部分为最高,顶有龙船脊饰延伸向两边稍低,屋带两边均无脊饰直到环绕至祠堂正面成一大平面,转砌成锅耳封火山墙作边墙,傲然耸立。山墙与祠堂头进之间有屋顶飞跨接连,俨然一体,下辟边门。围龙屋外平地左右各有一对旗杆夹,平地前面原是一个与围垄屋同一大小的半月形池塘,富有创意。据村史记载,其家族由陈如蓝率领自兴梅焦岭迁至此地,建屋而居,前后320年有余。
这座围龙屋,是二堂二横一围,是最小的一种。除了正面用青砖,其余都是泥砖,泥砖也仅有一层,厚不过尺,非常单薄。福建的土楼,墙体厚达五尺,还是夯土,泥砖怎能和夯土相称并论,还只是薄薄一层?有点不敢相信,不敢相信它将有四百年历史,就凭这单薄的泥砖怎样抵挡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呢?它成功了,但也早成了危房,靠外墙一圈木柱支撑,才免于倒塌。由残存的“批荡”(抹灰)可以看出,是黄泥混着稻草,很原始很简陋。
客家人是先到江西和福建,再到广东的,所以是先有土楼,后有围龙屋,围龙屋其实是切开一半的土楼。土楼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在陌生地方有更大的自保能力,故合族聚居,重防御。土楼虽好,可建造不易,要相当的财力,费时也长,客家人在江西福建一带站稳脚跟,又继续出广东进发,梅州是最后的中心。
再向广东南迁,多般是分支南下,人数既少,财力有限,无力制造土楼,于是改楼为屋,而且只建一半,取其易成,这就是围龙屋了。围龙屋在广东流行,说明广东地理环境没有福建的恶劣,而客家人生存环境也大有改善,还是合族而居,可建筑的防御功能已大大降低。围龙屋虽然经历了从无围到有围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其实一开始都是以土楼为蓝图,只是因时因地因财而施的取舍结果罢了。围龙屋一开始,就是土楼的变形,哪怕只只有横堂两屋的最初形式。
客家围垄屋隐含文化精神
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地蕴含了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风水屋场”的巫术文化,如俗谚:“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阴阳两相扶”等。
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置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