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老师帮助“发现孩子的天赋”是学习的起点,是教育能在孩子身上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因为了解自己的天赋,遵从自己的兴趣会帮助孩子更容易找到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联系和使命。然后,为了他自己设定的责任或好奇,孩子才有可能自发地,持续地,不折不挠且不抱怨地去学他想学的东西,做他想做的事。那时候,老师、学校都成了他的工具,而不再是监工。没有最开始的这个“1”的动机,后面挂多少“0”的努力,都是徒劳。
所以,深度学习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内驱动力。
深度学习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学会学习。
1. 真心喜欢(他会去不同餐馆品尝不同版本的海鲜饭;我签名售书时坚持用书写更慢的软笔,而且不嫌累的写繁体字)
2. 持续探究(他买来各国的食谱去做研究对比;我做校长时一有空就溜到书法教室蹭一会儿课,看到喜欢的书法作品会空手临帖)
3. 实践分享(他再忙每个月都要做几次海鲜饭请朋友来家里吃;我不爱锻炼,只能假装在写书法时练气功,但我喜欢给孩子们做书法启蒙)
4. 反馈迭代(他会根据食客的意见然后改良做法,包括我的建议:海鲜不能放得太早,虾蒸老了不好吃;我的书法老师和安陈真不会让所有学生都从“柳骨颜筋”开始练童子功,他会找来跟我气质相符的古人字帖让我研习临写)
Kevin教授又补充了一些重因素:好奇、资质需求、回馈、意义,等等。
深度学习的第三个关键词是:系统思维。
所以归根结底,我个人认为深度学习要解决几个问题:
1. 学习者在学习之前,先想明白为什么要学,以保持内驱的、可持续的学习动力,可以先从回答这几个“元认知”问题开始:
我是谁?什么事情让我真心喜悦?我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2. 在信息公平和易获得时代,拼体力、拼资源、拼谁对自己更狠,都不如先思考我们的思考,学会如何学习。
死记硬背获得的短期记忆正在无谓的消耗着年轻人的宝贵生命。
3. 学习宽度和深度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如放弃所有学科都要强的“苦学”,而从一个,任何一个自己真心喜欢领域的深度学习中掌握系统思维的能力和工具。
哲学史、文学史、科学史、艺术史等都是殊途同归的万般法门。
1.让学生在历史感中形成直觉和灵感。
恩格斯在评价黑格尔的研究方法时曾指出:“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这完全可以作为我们进行生物观念建构教学的思想指南。
例如,在做“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个探究实验之前,先让学生回顾P14、P16实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中“对照实验法”,通过对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重复多次减小误差等实验步骤的思考建构新实验的探究方法。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确定实验要探究的因素是“光”和“生成的产物是否是淀粉”,用“对照实验法”分别进行探究。观念教学的基本途径就是考古,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中寻根问底,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明白,就会建构新的探究方法和新的知识了。
从学生熟悉的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入手,分析该实验的三种表达方式“文字描述、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形成直觉和灵感。
直觉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与直觉并行常用的一个词就是“灵感”,直觉和灵感都是对已熟悉的事物持续观察和思考后的顿悟,为创设这种深入思考的条件和氛围,要舍得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去学习、思考和感悟,要相信只有“先慢”才有“后快”,只有留给足够“渐悟”的时间才能有“顿悟”的可能
2.创造机会让学生建构知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比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学习中,两个概念均较为抽象,如何让学生理解概念并学会应用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任何新知识的学习都必须有熟悉的“支架”做支撑、做铺垫,本节课让学生从两个活动探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以及”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入手,通过探究实验中每个环节的变化和对比,让学生感悟溶液状态的影响因素到底藏在何处,从本节课学生的探究及学习效果来看,收效甚好,学生在增加溶剂、增加溶质以及升温、降温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溶液状态的变化,并在溶液状态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是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前提及关键条件。至此,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这一概念的理解已实现突破。
由此可见,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把单纯接受知识转变到以”观念“为内核的”活动“生成知识,”为何探究“、”会探究“已成为学生在化学森林中生存的必备猎枪和狩猎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立于不败之地,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以”认知冲突“为导向,不愤不启,保持课堂学习的张力
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节课的学习中,首先从熟悉的、天真的、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越是简单的问题,越能激发学生对系列问题的体验和建构过程。学生在书写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一方程式时感觉非常容易,也非常简单,但随即老师给出“如何书写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这一问题时,学生有了前面成功体验的喜悦后对这一任务还比较有信心,但很快问题就来了--有的学生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有的化学方程式没有划等号;还有的化学方程式没有标注生成物状态或标错反应条件……此时,学生对书写化学方程式产生了困顿,最重要的是已经产生了求知欲和探索欲,这时再来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已是学生主动追求的探究任务了。
接下来,我并不着急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教材中“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这一例题进行探究,很快,学生就理解了自己上一任务的错误及困顿之处,逐渐有中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才是学生自己学习得来的知识,也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得来的。
可以说,我们的课堂从不缺“活动”或“问题” 的教学环节设计,但,很多设计也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或履行教学任务清单而设计,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在熟悉的经验或困顿中建构新知识、新技能及新情感,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欲和关键能力都没有得到培养和生长,更别提批判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了。因此,回归学习的本质和本源,只有学生开始主动、独立思考时才是其思维形成的温床,才有其思想形成的沃土。
4.在课堂中坚持有温度有情感的评价
教学和评价时教育教学中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的预期目标。在课堂中坚持积极有效、“有人味”的评价会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状态,增强对未来学习的渴望和信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比如,课堂上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如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节教学中我时常用“我都没想到哦”、“你把我想说的都说了”、“你是怎么做到的?”等话语和亲和的肢体语言以及温暖的赞许的眼神和学生进行亲密互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快被点燃,且对学习充满信心;当我对学生说“你严谨的探究态度很值得我学习”、”你的怀疑精神正是化学家成功的必备因子”、“你再回想一下,此时的探究方案和最初的探究方案有了哪些改变”时,也正是我想传达给学生“努力的方向”,与其说教或摆事实讲道理,倒不如用这种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在兴趣和信心中主动探究知识,主动发展能力,主动形成科研思维和科学的思想。
5.眼中有学生
所有的课堂教学设计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生命在生长中都有无限可能,都在瞬息变化着,因此,课堂教学中始终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才是教师最神圣的职责所在。如在《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这节教学中,我关注到了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有些环节学习进展非常顺利,于是我加快节奏,不浪费无谓的时间在已掌握的知识中,但有些环节的出现是我没有想到的,比如配平的过程中就发现了2H2O中两个数字2的意义有些学生没有理解和掌握,如果没有弄懂这一困惑,而按照既定教学环节“有序推进”,无疑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于是,我现场将化学方程式中不同数字的对比及配平注意事项进行了剖析和讲解,看到学生豁然开朗的眼神,我更加确信“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才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这一理念的神圣。
当然,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因此并没有全部完成,但与解决学生即时的需要相比,这些并不算什么,有时,缺憾和完美是相对的,也是一体的,共生的。
师生的生命活力是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