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永和九年,也就是公元353年,时三月初三,值暮春时节,王羲之与好友谢安等四十一人在浙江绍兴会稽山兰亭行休褉之礼,所谓休褉之礼其实就是一种祛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而当时的这些社会名士却把这场休褉开成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大party,为什么这么说呢?
他们曲水流觞,饮酒作赋,所谓曲水流觞就是把酒杯放在水流之上,可能是一条小溪流,酒杯顺水而走,人们沿溪而坐,就可以顺手拿起水中的酒杯畅饮了,再起个韵,作首诗。我们上次说的“竹林七贤”本以为是最会“玩”的古代“名人”,现在看来,王羲之这帮人才是真会玩啊~
大家作的诗多了,就把这次party上所有的诗汇集成册,王羲之是party的主人啊,于是就即兴挥毫写下了《兰亭集序》,作为这本诗集的序。却没料到,这篇《兰亭集序》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天下第一行书”!从此《兰亭集序》就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一个至高无上的坐标,千百年间,受无数书家顶礼膜拜,然而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不得不说,《兰亭集序》真乃天赐神作,因为自打休褉活动结束后,听说王羲之酒醒后反复重写了数百次,也没能达到当初的艺术水准。不过想来一生能有如此成就,也就无憾了。而关于《兰亭集序》的故事并未到此结束,离开了主人王羲之,《兰亭集序》似乎命途多舛,也曾无上荣光。
《兰亭集序》成为了王氏家族的传家之宝,传到王羲之的第七代孙,也就是智永,智永是和尚,没有娶妻生子,就只能把传家之宝给了弟子辩才。这件事情被王羲之的头号粉丝唐太宗李世民知道了,于是就派监察御史萧翼去要《兰亭集序》。萧翼是个十分狡猾的人,他担心直接去要辩才会不给,于是就假扮成了一个穷学生,还带着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一些书帖,好似一个迷恋王羲之的小粉丝,前去拜访辩才。
两人一见如故,一起评论二王书画,一起饮酒赋诗,久而久之辩才对萧翼失去警觉,终于在酒酣兴致之时,拿出了珍藏的《兰亭集序》,而后萧翼趁辩才外出就偷走了《兰亭集序》。不知辩才发现传世珍宝被盗后该是怎样懊恼的心情,反正唐太宗得到之后满心欢喜,他不仅视若珍宝,还分赐给皇太子们和朝臣们让他们临摹,于是《兰亭集序》就有了很多版本。如“虞世南临本”、“褚遂良临本”、“冯承素摹本”,还有“定武本刻本”。据传,其中最像原迹的版本是冯承素的摹本,又称“神龙本”。至于唐太宗最珍爱的原迹呢,随着唐太宗的去世就神秘消失了,据传唐太宗临终时留下遗言:“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这真是“死了都要爱”啊。有人说是唐太宗死前烧掉了,有人说是随唐太宗陪葬了,大概只有唐太宗的陵墓重见天日的那一天才能知道了。
那我们来说说这《兰亭集序》到底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被奉为“天下第一行书”呢?
文章的开篇是很美好的,“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身在美好的大自然之中,自由舒畅,然而笔锋一转,“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艺术家嘛,笑着笑着就哭了,最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羲之写着写着就哭了,可以理解,翻开他的作品集,满满的都是辛酸,《姨母贴》——姨妈去世时写的,《期小女帖》、《二孙女帖》——孙女去世时写的,《先墓帖》、《丧乱帖》、《干呕帖》、《衰老帖》……在“魏晋以孝治天下”的时代,王羲之痛彻心扉,魏晋风流名士的潇洒,有时也是逃避、麻醉,有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感。
纵观这篇《兰亭集序》,自由飘逸、千变万化,没有慷慨激昂的大起大落,也没有萎靡不振的颓废和自怨自艾,他的书法里有一种安静的雅致,文质彬彬,但是又很活泼灵动。所以,他的书法符合中国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的审美取向,有儒家的儒雅、佛家的禅意、道家的虚无。古人讲“书贵自然”,不要故意把字写的剑拔弩张、挤眉弄眼,这幅《兰亭集序》在书法里起到的表率作用,直至现在,人们仍在临摹它、欣赏它,久看不厌。最有名的是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竟无一字字形重复。例如第一行“暮春之初的”的“之”字,因为“暮春”两字都是长方形,所以“之”写成扁状;第九行“品类之盛”的“之”因为上下左右的字都很宽大,所以写得紧密,小巧玲珑;第十八行“俯仰之间”的“之”字,因为一行当中没有捺脚,所以故意写出捺脚,显得婀娜多姿态。这么多“之”字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长短配合,点画相互映带,气脉贯通;行与行之间的距离有宽有窄,整行字呈现出细微曲线状,增添了韵律美,章法自然,气韵生动,令人心旷神怡。
《兰亭集序》的笔法跌宕跳脱却有不是雅致精细,结构上可以说是极尽其变化之能事,其章法自然,气韵生动。“天下第一行书”之名,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