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代表的,是某种程度上我们这个社会对城市期待和城市体验的缩影。
《北京女子图鉴》在豆瓣上的评分是6.1,这样的评分当然算不上高,即使只是在国产剧的范围内。要知道先于它播出的《和平饭店》可是7.9。我认真看了剧情,坦白讲槽点确实不少,豆瓣的评分基本上代表了这部作品的水平(个人主观感觉)。然而,这部剧的话题度却很高,就在今天,三联生活周刊还写了文章《<北京女子图鉴>:女性:是否有资格要强?》,从女性独立自强的角度进行分析。在这之前,新周刊、新京报、凤凰网等其他主流媒体也对这部剧有过分析文章。从观点角度看,除了三联那篇提出了对这部剧的某些肯定之外,其余文章几乎都是对这部作品进行吐槽的。
通常来说,两类国产作品会格外收人关注,一类是评分极高的优秀作品,像当初《琅琊榜》出来时,话题热度曾极高,几乎是朋友圈刷屏之势;另一类是极差的作品,一般评分到了3分4分,口碑扑街,像《舌尖3》或者是中国版《深夜食堂》,广大群众实在是不吐不快,这样的作品话题度也会蹭蹭往上涨,毕竟总有一部分人的心理是:想看看你到底能有多烂。正因此,我觉得讨论这样一部评分中庸的作品,为何话题度会如此高这个问题比讨论剧情本身更有意思。
美国著名学者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书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观点,他说任何社会研究,如果没有回到有关人生、历史以及两者在社会中的相互关联的问题,都不算完成了智识探索的旅程。因此,他建议人们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从社会维度和时间维度上进行分析并探索意义。
从历史的维度看,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早年的《虎妈猫爸》和《小别离》,因为反映了现代子女教育、学区房、出国留学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而曾经一度被热议,后来的《欢乐颂》则因为反映了阶层差异、初入职场、原生家庭负担等社会问题而引起了诸多讨论。这些剧的评分都没有很高,但是因为剧中的人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现实生活的你我他,比如初入职场的人觉得关雎尔和小蚯蚓身上有自己的影子,蒋欣家庭的重男轻女可能也让现实中的很多人找到了共鸣。
回到《北京女子图鉴》,小城姑娘陈可(戚薇饰),不满于小县城的局限,想要趁着年轻去见识外面更阔的天地,于是来到北京打拼,并由此遭遇了一系列的职场和爱情故事。这个人物的话题度来源于,她代表了广大的北漂人群。《北京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70.7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794.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6.6%。这只是官方的统计数字,实际数字比这只高不低。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要知道每一个北漂族都不是没有故事的女同学。因此,不管这部剧拍的是否足够深刻足够反应现实,它背后都站着自带话题属性的庞大北漂族。如果这部剧不符合广大女同学认知或者是经历的北漂,她们会出来吐槽,符合她们经历的北漂,她们会纷纷出来呼应。在我视角拉深的话,这部作品被关注的背后,还有那些更加广泛,三线城市四线城市甚至是小县城的年轻人,她们也许怀揣着对北京的憧憬,也有一颗像陈可那般宠宠欲动的心,她们想要透过这部剧去体验自己想象中的北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剧代表的,是某种程度上我们这个社会对城市期待和城市体验的缩影。
福柯曾说“话语即权力”,以前总是觉得这话说的太抽象,学习了传媒之后对这句话才算是有了理解的切入点。一个人说的话能在多大程度上被人看到或者是倾听,这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所以广大的农村是失语的,弱势群体在很多事情上也是失语的,因为他们不掌握话语权,他们的声音没有渠道被倾听。当然有一点必须承认,任何一个时代,掌握话语权的都是少数群体。在自媒体时代,公众可以倾听到更多的声音,这已经是技术赋权的结果,也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媒体代表的,仍然是大多数精英分子的声音。铺垫了这么多,我只是想说,我们看到的对于这部剧的讨论,大部分来自的还是精英分子的声音,而她们在现实题材的作品中更能找到共鸣。这是社会维度的一个方面。社会维度的另外一个方面则是,从横切面角度来,同时期的其他作品,要么是脱离现实的穿越剧,要么是剧情无脑的言情剧,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实在是太少了。
当然,这部作品话题度很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东京女子图鉴》的成功。这也是许多人吐槽这部剧的原因。还有什么其他原因是你觉得这部剧话题度高的原因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