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豆豆米的上一篇文章谈到了熊孩子让人头疼的事实,都与祖辈的宠溺,父母的忽视是分不开的。所以,要根治熊孩子,彻底改变熊孩子,应该从我们做起。
相信大家看过很多亲子育儿文,多次谈到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事实也的确如此。回想我们自身存在的某些性格缺陷或问题,大多与童年经历相关。50-60后的父母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从闷恋爱、闷结婚到最后闷过日子。当然,这与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是分不开的,毕竟大多数当年的父母经历了某些政治变革,学历只读到了高中,甚至是初中。而他们能怎么办?因为接受不到更多的文化知识,知识的匮乏使得他们不了解何为沟通?如何沟通?
转换到教育下一代的身上,很多需要沟通教育的时候,用简单粗暴的行为或者沉默来面对。所以,在这种环境成长的我们,又从何做到理性的教育呢?豆豆米也承认,在面对自家的熊孩子,有时的我也很烦躁与无奈。但是没关系,曾经的不代表未来的。因为了解自身的问题,有主观能动性,改起来也是很容易的,只要你懂得坚持与耐心。
如今,不论是在人们的教育观念与媒体传播中,越来越多的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而大多父母对于在孩子身上的费用,是绝不犹豫的。各种早教亲子课程、五花八门的培训项目还有与学习相关补习班、奥赛班等等,为的是希望孩子具备更多的学习技能,同时却忽略了孩子性格与情感的重要性。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一周除了上课时间,业余时间要进行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等,那留给孩子那些仅剩的个性培养时间又有多少呢?
答案呼之欲出了吧!
熊孩子之所以熊的原因,大多与孩子们的原生家庭相关,即是家庭环境因素。对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成绩和才华技能,而是健全的心智与个性。所以软性教育比填鸭式知识教育要难的多,因为这种教育方式无法可循,靠的是家庭成员的情感付出与不懈坚持,当一个熊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出现与以往不同变化时,我们的教育就起作用了。
所以,要改变熊孩子,最重要的是有教养。何为教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礼貌也是教养的一种言语行为表现。每个家庭都有一种固定的家庭生活态度和习惯,也可以称为家风,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好的家风中成长的孩子一定是有教养讲道理的。而熊孩子的现象恰恰反映了孩子成长的家风,未必是家风不好,更多时候是父母和祖辈们对孩子教育的忽视与宠溺。
曾经在超市看过一个妈妈带着5岁的孩子插队付款的情况,孩子主动抢着去插队,后面的顾客一看是孩子也不好说什么,然后,孩子用得意地眼神看着妈妈说:“妈妈,我插队了!”,原本以为这位妈妈会教育自己的孩子,可是没想到的是,妈妈说:“宝宝,你真厉害!”顿时,面对这种情况我只能无语,因为这位妈妈对自己孩子的这种行为都可以夸奖,而没有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秩序观念,试想,可能还有更多不被允许的行为在这5岁宝宝的心里生根发芽了。
1、学会感恩与移情。
有一种感恩不是用钱衡量的,而是藏在生活的细节里,同时在细节的点滴中多鼓励孩子感受感恩的快乐,学会移情,体会关心他人而获得的幸福,这种教育作用是有深远的影响。比如豆豆米家的小宝会在出门或睡觉前与长辈打招呼,虽然他只有3岁,但是他能明白这样做是好的,首先,他得到了鼓励和表扬,觉得很快乐,同时,也让长辈们得到快乐,这种收获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所以,细节化教育,表面看好像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背后却藏着无穷的力量。
2、学会公平与规矩。
社会是一个规矩的世界,这样才能正常运转。孩子对规矩的概念,其实从出生起就开始了,比如按时喝奶,定时睡觉等,这些都是按规矩的。但孩子越大,语言及行为能力的加强,懂得通过吵或闹的方式满足某些过分的要求,此时的我们往往就想着,“好吧,就随他吧”“算了算了,我也累一天了,不管了”等等,这时候一种无形的放肆就形成了,熊孩子的变本加厉,蛮不讲理的现象愈发严重,因为没有规矩。
要想建立规矩,其实很简单,父母立好标杆,这点其实都能做到,最难的是怎么做?有原则的做!凡事立对与错、是与非,不符合规矩就要有相应的惩罚,当然豆豆米反对盲目的体罚。建议家长们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犯错惩罚,比如:罚站、禁止看动画片或玩玩具等,请牢记,惩罚一定要达到惩罚效果,最好避开祖辈,否则,他依然是熊孩子。
豆豆米也听过二胎妈妈们的很多故事,“两个孩子很吵啊,总打架”、“他们总抢东西怎么办?”,此时此刻,除了以上的规矩之外,我们还要树立公平原则,凡事有个先来后到,教会孩子学会等待,体会秩序感。第一,告诉他们生活中不是任何事非要围着你转,在孩子能独立行动时,让他们学会自我选择,养成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获得自身的存在感。第二,在家庭生活中,遇事公平对待,建立平等的相处模式,当然,这里所说的平等的相处是指对话交流的平等,如果是二胎家庭,对待两个宝宝应该尽量公平,营造一个有秩序有情感的家庭环境。
3、学会爱与担当。
在很多影视作品与名人著作中,关于家庭与爱的教育实在太多,这无非不是反应了一个本质,有爱的家,才是最好的家。
而最好的家是父母之间因为相爱而存在,而这种爱的力量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试想我们小时候,当感受到爸爸关心妈妈的时候,内心都是窃喜且开心的,发自心底的温暖。所以教会孩子爱,其实就是我们自己要学会爱人。如果一个家庭中总是传递着消极情绪,充斥着吵闹不休,孩子又怎能明白爱的意义呢?
而对于担当,不只是勇敢,更多的是智慧与勇气的结合。孩子在成长中,会有越来越多的时候需要离开父母,在其他环境中与他人相处,这对他们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考验,让孩子先懂得担当什么?为什么要担当?此时,家长的表现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能在无形中帮助孩子明白担当的意义。
比如,在孩子犯错时,家长通常会指出错误或直接批评,忽略错误的真相,而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害怕犯错,害怕批评。
其实,孩子的错误基本是一些弄坏或弄脏之类,作为父母,先放下一颗焦躁的心,把孩子的这种小错误当做是一种小小恶作剧,蹲下与孩子交流,询问为何这样?如果孩子说不出,那也没关系,你可以把造成错误的原因告诉孩子,例如,把饭洒一地是因为你没学会扶着碗吃饭;把花瓶打碎是因为你拿东西时的手还不是足够的灵活等,通过一件小事把对错误的态度和方法教给孩子。
千万不要忘记,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犯了错,一定要坦然告诉孩子,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也是正常人,也会犯错误。但爸爸妈妈也愿意与你一样,在改正中成长,在学习中进步,你们说,是么?
所以,改变熊孩子没有什么灵丹妙药,调整自身对待孩子的态度,做好平时与孩子相处细节,有了爱的亲子关系,熊孩子如何熊的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