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朋友之间是如何变淡的?无意中在知乎热门上看到这个问题,再加上最近的感想,觉得自己还是蛮适合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更确切的说来,应该是"和曾经的好朋友变淡是怎样一种体验"
虽然很早很早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人生来来去去相聚别离,大家最后总要各自分离,永远的say goodbye,但是我还是会为此而觉得伤感。
记得以前卢思浩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朋友就开始不断做减法。其实不尽然。加加减减,有人离开自然就有人进来,人际交往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循环的圈子。只闻新人笑,旧人也没有哭,毕竟旧人也会有新人来陪。
前几日,多年未联系的小学同学突然在QQ上找我聊天。
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她要结婚了。果不其然,是来邀请我参加她的婚礼的。
我又惊又喜,没想到这么多年没有联系的同学居然还会邀请我参加她的婚礼?!
我有点手足无措,也有点尴尬,似乎说不什么都不太对。
倒是她先开了口:"虽然我知道我们已经渐行渐远,可是我依然记得当初那些你鼓励我的日子,记得我们说过结婚的时候一定要请对方。"
多情结,无言对。
谁还会记得小时候说过的那些傻里傻气的话。但是真有人记得。
想起了A,我的初中同学,异性朋友。
关于我和A是如何从陌生同学变成好友这样的废话我就不再一一阐述了,毕竟真的不想写故事了。
可能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我和A在性格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在看问题上经常很聊得来。
上了高中后我和A一直保持着联系。周六日的时候常常打电话聊天到三更半夜。有时候聊到手机没电自动关机,有时候聊到第二天手机严重欠费,还有时候,聊到我第二天一整天都不想看到手机:看了就想吐。
我一直觉得A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凡事都有自己的见解,很努力,也很上进。与这样的人交朋友聊天谈心常常让我觉得亢奋。尤其是高三时需要鞭策的人。
尽管有时候我和A的某些观点也存在分歧,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好友。
那年高考的时候A失利了,只考了个本二末的分数。后来得知他把自己关在家里好几天,填报志愿的时候也不肯填,家里的亲戚轮番劝说也无效,A就这么错过了本科线的志愿填报,转而填报了大专。
上了大学后空闲的时间多出了大把,但我和A的联系却越来越少。我们之间话题的重叠性也越来越少,偶尔打电话聊近况,发现他在大学里的生活远比我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加有意思。大学成了一个结点,我们的喜好,三观似乎都在向两个方向行驶。我有些难过,但好像也只能任由它这么继续下去。
再到后来,A实习了,毕业了。我们联系的频率从几周,变成了几个月,现在想来,似乎有一年半载没有联系了。我们成了微信里偶尔的点赞之交。我想不通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把我们从昔日无话不谈的好友变成了彼此生命里的路人。
前阵子在微博上看到一篇关于友情的鸡汤文。原po最后的大致意思就是:感谢你能来,不遗憾你离开。这种鸡汤是说服不了我的。我从来都不曾为谁的离开而觉得欢欣鼓舞。
好朋友之间是如何变淡的?知乎上的答案五花八门。我相信时间空间价值观人生观环境都可能是导致两个人渐行渐远的原因。但是没有确切的源头。某答主说,是岁月在变迁,彼此在成长。但是我想这都不重要吧,我只看到了结果,那就是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了。
微博上B爷po了一张鹭江道的夜景图,我手机里存了一张近乎一模一样的照片,那是我去年的这时候拍的。鹭江道还是老样子,鼓浪屿的夜景依旧美丽动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只是岁岁年年人不同。
eason有一句歌词"来年陌生的 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以前我觉得这句歌词太过矫情。现在发现,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些歌词不过都是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渲染,显得更加伤感动听罢了。
以上。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