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如果创作类型小说,你偏好哪一种?这一类型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部作品?请评价此部作品,不低于200字。
如果写小说,几年前我可能会写爱情小说,都市校园爱情,职场类,也可能是苏童的那种特定地区的乡村爱情,我的理想当然是《白鹿原》这样的反应时代变迁的史诗般小说,更大的“野心“是张爱玲《十八春》样的小说,不过我现在对非虚构类小说情有独钟,比如史景迁的历史类小说《王氏之死》、《胡若望的疑问》,再者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还有《人类简史》,今年很火的《丝绸之路》,这些书全都需要深厚的学术背景,至少对当时当世的历史风物人文有所考察,不仅是对视野的开拓,对思维也是很好的锻炼,况且文字也很优美。
比较喜欢的还有马尔克斯的《恶时辰》、《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枯枝败叶》、《百年孤独》,除了《百年孤独》前面几篇都算是中篇,作者以手术刀般精确的手法细腻刻画人物,叙事一张一弛,节奏感刚刚好,尤其《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那种写法是亘古未见,不自觉被带入剧情,跟随作者的描述一步步走向不可遏制的结局,非常之惨烈,非常之扼腕,对人性的把握,对事件事态不可控的那种描摹让人深感无力,一步步被拖向深渊。这种感觉很像《乌合之众》里的描述,群众只会做两件事——锦上添花或者落井下石,马尔克斯把后一种情形落井下石———其实也并不准确,应该说是冷漠无知描写到出神入化,没有以前小说那种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完全以客观的角度、记录片般的镜头感冷静克制甚至冷峻的视角去描述,你仿佛想抓住兄弟两个告诉他们不要再向前,可是内心里你对事情还会有一种隐秘的期待,作者深深抓住了读者的这种心理——也可以说是对读者心理认知的贴合预知,作为一个记者马尔克斯深谙大众心理,大约人人都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理,人的内心有很丑陋阴暗的一面,但是高明的作者是不会说出来的,他只是冷静客观的描述,同时他加上了最后的档案调查,不仅补充了案件描述中我们看不到的细节,而且引发读者联想,同时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和真实性,这不能算是实验小说,但把一个事件以一种讲故事的姿态描述给读者,这实在是一种高明的写法。
小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兄弟凶杀的现场,他们是如此害怕,但是因为他们已经说了这句要杀人的话,潜意识中他们必须对此负责,至少要找到了一个可以不杀的理由,他们大声的说出来只是希望有人劝止,然而并没有,于是他们一步步把自己逼上悬崖做出了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而且关于杀人场面的描写,其真实程度让人惊恐如身临其境,因为杀一个人并没有那么容易,也许比杀一头猪一头牛还要难,这是相当耗费体力的一件事,这种真实的叙述描摹,多种感官和触觉的描写,的确是影视等视觉媒体无法体现的,这也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
总的说来,我偏爱更真实的描绘历史的小说,故事性趣味性文学性同在,真实冷峻,多角度多维度描摹还原历史的真面目,这就是我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