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都是“零起点”惹的祸》这篇手记,回想这几年的教学生涯,有一些感触,就借这平台记录下来。
前几年,我一直在教四年级,也是班主任。每年接触到的学生都是不同的。我的本意,既想严格教学,建立规范,又想创设轻松的班级环境,发展学生个性。由于自己经验不足,一直摸索不到合适的方法,找不到两者最佳的平衡。有的时候很矛盾,也很困惑。
在四年级语文的教学中,我发现有时候很多不良习惯已经固化了,纠正起来非常困难。比如朗读的习惯,无论怎样鼓励、示范、纠正,都改不了之前养成的拖音或者一字一顿的习惯。比如当众演讲。碰上一个班,整个班的同学都非常害怕当众讲话,课堂上创设这样的机会,大家也是扭扭捏捏,不敢上前,你推我我推你。有时候我也会沮丧,怀疑自己的能力。对于他们这个年龄来说,表达自我应该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事啊。我当时不明白,这样的羞怯到底是从哪来的。
在刚刚过去的一学年,我转战二年级。新接手的这一批孩子朝气蓬勃,热爱表达。无论何时何地都跟老师热情打招呼,放学时候,每位同学都跟老师再见,说“老师下午见”“老师明天见”。我非常感恩一年级的两位老师给了他们宽阔的空间,保护了他们对校园的热爱,启迪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我想,只有持久的热爱,才能让他们有吸取知识的动力。只有充足的自信,才能让他们乐于参与,乐于表达。
于是,我把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信心,作为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低年级孩子的兴趣从哪来呢?我觉得很大程度是从老师来。当我讲起一个有趣的故事,当我放开自我跟他们游戏,他们的眼睛放着光亮,小耳朵竖起来认真地听着。没有“多动”,没有不专心。
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在学习过程中,必定有困难挫折,而且每位同学面临的困难都不同。当其他孩子大声朗读,有的孩子却磕磕巴巴;当其他孩子课堂积极发言,有的孩子却不敢举手。作为老师,还是要有一颗细腻的心,及时发现孩子们的困难,给予关心,给每位同学有针对性的鼓励,信心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建立起来了。
“鼓励”这件事,似乎都被大家重视起来。有次与朋友好几个一起吃饭。一位朋友带着不到三岁的宝贝。上来一道甜品,宝贝很喜欢。下手抓着吃起来,而且只要有人转转盘,她就很不乐意,再转回她面前。孩子吃得好开心,妈妈说:真棒!。。。我不清楚,到底是在鼓励孩子自己会吃饭了,还是她用手抓吃的,还是喜欢的东西只放在自己面前的行为。笼统的“真棒”有可能无意间鼓励了错误的行为,也许不是家长本意。所以,鼓励也应该花心思,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