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小时候,婆婆或者妈妈陪我睡觉,我都会告诉她们,一定要比我后睡着。长大后,每每熬到深夜,总会害怕夜晚无声的寂静,有时探出脑袋看见外面还有灯亮时,才会安心睡去。哦,原来还有人和你一起挺到很晚。
很久之后才明白,以前的我,是如此惧怕独处。害怕独自走在结伴的人群中,害怕夜晚孤身一人的岑寂,害怕面对平静下来以后无所事事的自己。
为了赶走这些孤独,我开始乐此不彼的投身于各种社交,把自己努力的融入到各个集体中去。朋友随叫随到的饭局,KTV的欢唱,结伴的上下课,食堂,都曾是我引以为傲的摆脱孤独的法宝。可一群人在一起其乐融融之后,才发现,好像什么也没得到。这样的快乐很短暂,这样的努力适应很疲惫。当我开始减少迎合,试着独处时,才恍悟,原来这才是最怡然自得的样子。
二。
布莱士˙帕斯卡说过:“人类的苦难源自无法在一个安静的屋子独处。”
惧怕独处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很多人把独处看做是可怜之人的生活方式,正是因为他们的不了解,才有害怕、逃离一说,才有随之而来的更大的孤单和失望感。可你知道吗,拼命把自己往一个不同道的圈子里塞,假装快乐才是最大的孤独。纵使如何假装,内心的孤独却只有自己知晓。
当你还沉迷与各种聚会,满足于大家对你的笑脸与迎合时,你或许还不了解独处的快乐。正如知乎上一位答主说的那样,泛泛之交只需要三杯啤酒,但跟自己的灵魂建立对接却需要大量的阅读和自我拷问。而这些积累,都是为了学会独处。
切不可把追求花天酒地当作获取乐趣的唯一方式,万不能把源源不断的享受和欢乐看成孤独人生的唯一救赎。当一切趋于平静后,你会愈发感觉孤独。
三。
习惯了抱团取暖的人们,往往觉得独处是没有意义的。
难得的半日闲,更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发呆、看小说、玩游戏。
春暖花开之时去瞧瞧野外的花红柳绿;桐叶知秋的季节,去听听秋风过耳的声音。无人打扰,悠闲自得。
独处时,可以幻想一切不可思议的事情,可以回忆甜蜜的过去,憧憬美好的未来。可以与内心的自己对话,倾听自己的声音。这时,你才完全成为自己,才是自由的,不受拘束的。
学会独处后,你才会开始认真思考并审视自己。或许会发现原来自己脑子里除了那些虚无缥缈的人、事外,什么也没装下。
四。
当我开始习惯一个人坐公交,看着周围人都脚步急促不停奔波时,才发现自己曾浪费了太多时间。当周末或平日晚上一人窝在寝室时,才可以和心中的自己说,是时候丰富、武装一下自己了。而这些,都让我收获了与别人相处时所不能的收获。
当你习惯了被人关注被人在意的状态后,可能会很难戒骄戒躁的独处。但是,你得学会比别人更在意更关注自己。因为这世上,最了解你的,就是你自己。这世上最不能负的,也是你自己。
当然,我的内心也不只住了一个只爱独处的我。我还是会乐于组织一些朋友出去玩,和闺蜜逛街,瞎聊。只是抛开了以前为了社交而社交,为了迎合而疲惫的状态。一切都变得再简单,再自然不过。
五。
想要习惯独处,很难。
但是,请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给自己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你将会变得更努力,思想更丰富,行动更有目标,你可以着手做以前从不敢做的事了。
独处之前会迷惘,独处之后教会你成长。
愿你比别人更不怕一个人独处,愿日后想起时你会被自己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