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研讨会》之二:
会前阅读,瞻前才能顾后
浙江省武义县实验小学 程 露
陈才英老师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一次综述写作有感》中提到的“时间管理大师哈林.史密斯曾提出‘神奇三小时’的概念”,昨晚睡得“早”——凌晨零点三十分才上床睡觉,今早六点就醒了,觉得很想起床写点什么,周围安静,脑子清晰,便开始了。
一、会前阅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记得以往自己参加会议,一般都是得到通知,准备好纸笔去了就是。而每次会议前,李教授总会分享一些相关主题的文章以供大家提前学习阅读。一开始我也不以为然,因为这确确实实增加了参会老师的负担,我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参会的,然而节奏明快的会议进程总会让人“应接不暇”,我也常常如此,现场一阵感动,满脑子感悟,回家全部忘光,真正的“心动永远不行动”。记得在参加“你好,寒假”会议前,大致知道了象乡陈校长的交流主题,听起来就轻松了许多,在他的陈述下,自己的条理也清晰了许多,效果也自然好了许多。于是当自己开始试着一一翻看相关会议资料后再去聆听,发现感知的信息量会增加数倍。今天呈现的三篇文章是有关会议综述的,这三篇文章已读了不下三遍,每每读起来,总是会感动不已。因为这三篇都是自己熟识的朋友所写,两位就在身边,为他们骄傲的同时,又深感自己的不足与怯懦。
两篇综述将两次会议的核心观点非常有体系的呈现了,再看陈才英老师所写的写作感悟,才知会前的阅读准备真的至关重要的,这如学生的预习。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良好的阅读准备能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会前阅读能明显地提高参会效率,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再次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
二、阅读导图:厘清结构,事半功倍
我想仅仅是文字阅读,不做点记录,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今年在中国班主任研修班中学习的导图阅读法,让自己学会了边读边思,形成自己解读的结构图,清晰明了。
三、质疑问难:为学善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学生工作与学科教学的综合融通”,我便会在脑中开始设想:
1.在内容上会呈现怎样的多元化?
2.在结构上会与以往有何一样与不一样?独特性?
3.会呈现一种怎样的对话状态?
4.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头脑风暴?
……
(在此特别感谢叶斐妃老师,由于自己总是没有及时保存相关的群内学习资料,叶老师总能第一时间分享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