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行动者亨利·戴维·梭罗写于1852年的一部散文集。记录了他在瓦尔登湖畔独居生活了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
曾有人评价说美国文学作品汗牛充栋,作家中获诺贝尔文学奖者已有十几位,但真正毫无争议的杰作只有六到八本,其中《瓦尔登湖》就是这传世之作中的一部。可见其评价相当之高。
带着好奇心选择了这本书,白天用听书软件粗略先听一遍,晚上再读文字回味一下。对于这样的名著还是有敬畏之心的,以我目前的学识是不敢做过多评价,只能浅谈一下我的读后感想。
《瓦尔登湖》适合怎样的读者?
虽然这本书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但本书的作者亨利·戴维·梭罗生前并没有享受到这一殊荣。《瓦尔登湖》于1845年出版,到他1862年病故,八年间梭罗只见证了一次出版。
《瓦尔登湖》一书是被人逐渐认识并欣赏的,这个过程大约在它的本土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真好比是一瓶酒,想识得酒之好坏,喝酒的人起码需要对酒有一点点了解。
有的酒猛烈,有的酒温和,而酒的好坏不在于是否“猛烈”是否“温和”,而在于酒的纯度和醇度。《瓦尔登湖》一书的质量正在于它的纯度和醇度。
读《瓦尔登湖》的读者需要有这样一些理由:
他想知道生活是什么?什么生活是健康的生活?什么是社会?什么社会是正常的社会?什么是政府?什么政府是正义的政府?什么是大自然?什么大自然是自然的?什么是生命?什么生命是有意义的?什么是人?什么人是本来的人?人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人活一辈子应该和生活和社会和政府和大自然和生命如何相处?……
如果一个人对上述的问题中的一两个有过思考和困惑,那么《瓦尔登湖》这本书一经打开,你就会看下去。
继承农场的年轻人幸福吗?
这个问题以我们现在的普世观念看,似乎都不是问题。继承祖业当农场主还会不幸福吗?
作者的观点却是想获得这些东西要比摆脱它们更加容易。一个年轻人生下来,就要成为那边土地,农场的奴隶。每天在农场里劳作,在仓房前消耗生命,给牛棚清理,耕种,放牧,还有各种护理。可能付出的辛勤劳动也仅仅能维系生活。
而继承不到东西的人虽然也要为生活奔波,却不必承受这种继承的累赘羁绊,可以有更大的自由,或许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让生活变得美好。
不听老人言,真得就吃亏在眼前吗?
任何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不管多么古老,未经证实都是不可信的。尤其是古人说你不能做的事情,你倒应该试一试,你会发现你能做。旧的行为适合旧的人,新的行为适合新的人。放弃我们的种种偏见,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活了一把岁数未必就有充分的资格做年轻人的指路人,因为活到老所获得的不见得比失去的多。人们大体上可以怀疑,即使最智慧的人也不见得就真的掌握了什么生活的绝对价值。从实际角度讲,老人对年轻人提不出什么十分重要的高招,他们自己的经历极其有限。
生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我还没有尝试的一次实验;他们虽然尝试过了,可是对于我却没有多少可以借鉴。
生活不应该被奢侈品充斥
生活的基本必需品只要可以保证衣食住行就足够了。但是现实中,我们在生活里经常为了很多虚伪的东西而耗费精力。
作者认为衣服只是我们最表面的一层薄薄的角质,凡夫俗子的烦恼。只有那些出席宴会和出进立法院的人才穿新的衣服,而且衣服换了一件又一件,如同这些场合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
至于住处,虽然也是现代人的必需品,但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家居产品,很多使用的频率很低,可能一年中超过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是多余的。而且我们人类的个体并没有多大,但是房子却越盖越大,越来越奢华。
人们每天都在为超出生活必需品的东西而奔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都无法获得足够的满足。生活质量或许提高了,但是精神是否也富足了呢?而且又浪费了多少东西呢?
不要盲目随他人的步伐
每一代人都会嘲笑旧的时尚,却又虔诚地追逐新的时尚。感觉别人的生活方式好,也要去跟着改变。
虽然作者自己在瓦尔登湖畔建了一个小木屋,自己种了些食物自给自足。但是他说这只是他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不愿意有人采取这样的生活方式,不管出于什么理由。因为可能别人还没有完全学会这样的生活方式时,他也许又换了一种方式。
希望这个世界不尽相同的人尽可能多一些的好;而且希望每个人谨慎行事,耐心寻找,追求自己的方式,而不是他长辈的,他邻居的或是他的朋友的。
梭罗在书中《经济》一章里,通过他造房的过程和简朴的生活,基本上把他对生活的态度阐述出来,核心就是“简朴,简朴,再简朴”。
人们总把一种生活定义为成功的生活,把其余的生活视为不成功的生活,于是,追求成功生活便成为多数人一辈子的目标,多数人因此生活得疲于奔命,成为生活的奴隶。
梭罗认为人类创造了许多财富,但是如何支配财富却是大有学问的。在他看来,大多数奢侈品以及许多所谓的生活舒适,不但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人类进步是极大的妨碍。在享受奢侈和舒适方面,大智大慧的人历来不屑一顾,生活得比穷人还要更简单,更朴素。
古时候的哲学家,不管在中国、印度、波斯或者希腊,都是一种类型的人,外表看起来比任何人都穷,内心生活却比谁都富有。
他认为他同时代的人越来越贪图奢侈,挥霍成性,而这种人往往开时尚之风,成群的人于是亦步亦趋地跟风跑。他说“我们为这个世界修建宅第,为另一个世界修造坟墓。”
人们赞许并视为成功的生活,也仅仅是一种生活而已。我们为什么要夸赞一种生活,让另一种生活受到排斥呢?
好了,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吧。之后我会尽量把每天的所读所感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