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的奥秘
每个人都希望成为在朋友圈受欢迎的那一个,很多书籍或者文章也都曾提到,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必须有很高的“情商”。但一旦说到“商”似乎一切就变得难以掌控,就好像智商就不那么容易提高一样。
谈论情商的书很多,但似乎很少能真正讲明白什么是情商,甚至教会人们提高情商的。似乎并不容易。
这就有一点像是玄学,或者中医中的阴阳五行,或者气功里讲究的“气沉丹田”。听着好像有一些道理,但总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飘渺感。
事实上,谈到“社交”并不一定要讨论“情商”这样深奥的词汇。因为要与人良好的相处,其实有一个更容易被学习的终极技巧:让别人觉得自己与他是一类人。
回想一下,是不是总有那么一两个人会让自己从心底里喜欢和他在一起。
甚至作为一个内向的人,也会找到那个让自己打开话匣子的人。而这些人之所以能让自己感到和他们待在一起非常舒服,往往是我们发现自己和他在某些方面有惊人的一致性,有可能是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或者是相同的爱好。
关于吸引力
曾有研究表明,幼年时期能够成为朋友的往往是具有相似性的——哪怕性格迥异的两个人也可能因为住的近而成为很好的朋友——因为就上学的路线和方式而言,他们是一类人。
而且追求相似性应该是人潜意识中的一种本能。这是一个例子威廉康登,也曾在20世纪60年代做过一项注明研究:
他破解了一段4秒半长的电影片段。该片段中,一位妇女在晚餐时对一个男人和一个小孩说:“每晚你们都应该来。我们有好几个月没有吃过像样的晚饭了。”康登将这段影片分解成很多短的片段,每个片段只持续需1/45秒。当他多这些片段反复观察研究后。的除了这样一个规律:坐在桌边的三个人在完成那句简单的对话时,还同步做着肢体的互动。比如每当丈夫手向上抬时,妻子就就会把头转向一遍。交流的过程,说话者的肢体会随着说话的节奏舞蹈,同时听众也会做着节奏相同的舞蹈——交流中,并不是大家的动作保持一致性,而是动作的节奏会惊人的一致:面部肌肉、手、肩膀、身体。换句话说,在交谈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潜意识的希望能保持一致的。
当然,如果仅仅的理解,相似性就是时不时模仿别人的习惯和行为——这样就够了呢?结论必然是否定的。
因为要让相似性发挥出有效的威力,还有一个前提条件是:需要让对方感受到,他并不是为了从我这获得利益或者与我交往而刻意模仿我的行为,而只是大家恰好在某方面是那么的相似。
真的只有一个答案吗?
此外,事实上“相似性”的原理也并不是让我们刻意的去表现的和别人一致。除了这样功利的看待相似性,它还可以从更好玩的角度去理解。甚至,真正体会到相似性的真正内涵,会让我们在社交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
要让对方觉得自己与其相似,必须能够准确理解对方行为动机的合理之处。当下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和处事方法都有追随者和拥护者。作为一个单一个体,拥有一套成熟、稳定的价值观体系是一种成熟的标识。
但是,似乎一个人只能拥有一套价值观。那么对于那些并不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式去处理呢?
习惯性的,人们总是鄙夷,或者看不起那些与自己想法相悖的人。有时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更高于对方,甚至就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产生优越感。而事实上,对于那些自己并不支持的观点,如果也能做到对其动机的理解及合理性的认可,其实是一种更大的智慧。
在一些影片中,为了更符合剧情节奏的需要,往往会把人物角色塑造成形象清晰的正面或者反面角色,就好像好人就是为了维护正义的,而大反派就是天生十恶不赦的社会蛀虫。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行为背后甚至都可以理解到一个合理的理由。
强盗真的是因为喜欢抢劫吗?很有可能这是因为他刚丢了一份工作,而襁褓中的婴儿又因为重病得不到医治。
贪污犯又是天生那么贪得无厌?很有可能巨贪的第一次受贿也是在惊恐之中完成的,而其初衷也仅仅因为在一个歪风邪气的大环境中被逼无奈的行为。
每一个选择并不单纯只有好和不好,利和弊永远是相辅相成的。选择一个决定而不是另一个,只是因为从价值观的角度,自己能够接纳一个选择带来的利并容忍同时会产生的弊。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选择的不同只是价值观的不同,也就是对利弊的不同价值衡量。而并不存在一个选择真正由于另一个选择过程。
更多的收获
能够理解对方行为的合理动机,也就是去尝试理解对方选择能够带来的利益和弊端。这可能需要更高的眼界和开放之心。换一句说,从价值观的角度可以不认可对方的做法,但仍然可以理解对方行为的原因,并且知道这只是另一种价值观的合理动机。
如果能在与别人交往时,总是看得到对方行为的动机,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对方。当能在交流过程中让对方感受到这一过程,就非常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哪怕对方知道彼此的观点并不一致,但这份理解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从中对方可以感受到一份尊重。
此外,因为真正理解对方行为的原因,也就更不容易对此产生愤怒、轻视、怀疑等等负面情绪,当然也就有机会更好的处理相互的关系了。
然而有些不幸的是,要做到这一份理解有时也并不容易,因为不同的生活环境,甚至对环境背景的不同理解。有时候要真正的理解对方并不那么容易。
荧屏上的演员有时为了对更好的塑造人物,也会希望对角色的内心和体验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为了走进人物的内心,对历史人物他们会花时间去阅读大量的传记,对于小角色和小任务,他们会去街边做人物观察,通过观察,思考,体会才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人物的情绪反映。
总结
对于一个自己并不怎么了解的人,又怎样更好的理解对方行为的动机呢?唯一的办法就是:
1)永远不要轻易的否定别人的观点和行为
2)保持开放的心态,多问为什么
保持这样两个习惯,除了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帮助维系一个更好关系和交流状态。甚至还有另一个作用——你看,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不随意丢弃任何观点,而是把一切决策都作为一个学习的观察的过程,不正是自我提升和进步的良好机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