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带着孩子在黄河的河床上玩打水漂,孩子捡到了一块儿黑色的石头,举得高高的向我炫耀,“妈妈,我捡到煤球了,妈妈,我捡到煤球了。”欢快的呼声充斥着我的耳朵,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
我的爷爷从小就扎根在这片黄土高坡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熟悉这黄土高坡的一草一木,知道什么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要翻田,什么时候去黄河能捡到河炭。
1
小时候的冬季格外的冷,每次去爷爷家我都很好奇爷爷家火炉里的火苗为什么是蓝色的。这种蓝色的火苗不像煤炭那么温暖热烈,它们总是奄奄一息,发着微弱的蓝光,随时准备偃旗息鼓。即使我靠近了火炉,也几乎感觉不到温暖。
爷爷整个冬天都穿着他的羊皮大衣,即便待在家里,如果遇上刮风下雪的天气,爷爷就躺在炕上背靠着铺盖卷,再盖上一床被子,眼睛望着窗外,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
听父亲说,爷爷家炉子里烧的不是煤,是爷爷在黄河滩捡来的河炭。每年黄河汛期过后,爷爷都要拿上柳条编制的筐子去黄河滩上捡河炭,一个夏天爷爷几乎每天都在黄河岸边奔走,傍晚的时候总能拎着一筐河炭回来。爷爷家的院子里有一个角落,堆放着爷爷捡回来的大大小小的河炭。
这些河炭不似煤炭散发着黑亮的光泽,它们全身灰溜溜,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既不值钱又不显眼,却是爷爷家冬季重要的取暖燃料。
有时候我放学早,就会去帮爷爷烧火做饭,爷爷烧锅不用河炭,用的是他从山上砍下来的树枝,这种树枝晒干之后再燃烧火力旺盛,填在灶里能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我最爱这种热烈的火,烧起来轰隆隆的,腾云驾雾般直往烟囱上窜。
爷爷也对这种火苗也倍加珍惜,每当我不小心让火苗窜出了灶口,爷爷就会用筷子敲一下我的头,说我浪费了一把好火苗。
2
在我的记忆里,爷爷的家里只有一种药,就是去痛片。每次爷爷去买药,总是买一大瓶,100粒装的那种。
爷爷晚上有失眠的毛病,全靠着每天一颗去痛片帮助睡眠;平时如果爷爷头疼脑热也会吃去痛片;吃错了东西胃疼、胃胀、恶心还是会吃去痛片;爷爷甚至心情不好生气难过的时候也放两颗去痛片在嘴里嚼。爷爷说去痛片就是个好医生,啥病都能被它治好。
有一次,爷爷爬上了高高的枣树打枣,不小心摔了下来,后背正好磕在了一块儿石头上。父亲把爷爷背回家,爷爷躺在炕上疼的龇牙咧嘴,冒了一头冷汗,父亲见状要带着爷爷去医院,爷爷非但不肯,还扯着嗓子把父亲大骂一通。爷爷骂父亲的话非常难听,大概意思就是,要是父亲把他送到医院,就再也不认父亲这个儿子。
父亲无言以对,只好任凭受伤的爷爷躺在炕上。
爷爷躺在炕上一趟就是三个月,不能翻身,不能动气,甚至连呼吸都要谨小慎微。爷爷只要后背一疼,就拿起枕边的去痛片往嘴里塞,不一会儿又呼呼地睡了过去。
全家人看爷爷这样的状况,都以为爷爷再也下不了炕了。没想到,三个月过后,爷爷居然下炕了,爷爷像往常一样去地里锄草、砍柴、捡河炭,什么都干,像没有生过病的人一样。
爷爷到底得的什么病症,变成了家里的未解之谜。直到爷爷去世的那一天,父亲给爷爷穿寿衣的时候发现,爷爷后背的肋骨上突出了几处骨质的结节。父亲顿时泣不成声,爷爷就是靠着几块钱的去痛片硬生生的扛住了骨折的痛。
3
爷爷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吃别人家的席。如果是红事邀请爷爷参加,爷爷就带着礼金去;如果是白事,不管对方有没有邀请,爷爷都会给捎一把香火表示慰问。
陕北的席都是以肉为主,爷爷最爱吃羊肉。俗话说“在陕北,没有一只羊能活得过大年三十。”陕北人爱吃羊肉是与生俱来的。不论是一碗热腾腾的羊肉饸烙面还是小火慢炖的纯羊肉,甚至羊蹄、羊头、羊血、羊心羊肚在陕北人眼里都是不可或缺的美食。
这样的美食,爷爷却是过年都舍不得吃,一斤羊肉40块钱,一副羊蹄10块钱,一副羊下水15块钱。爷爷总是说:“羊肉有啥好吃的,还是猪肉香”。
爷爷每次进城买猪肉,都会等到下午卖肉的商贩们快收摊的时候,下午的肉要么肥的多瘦的少,要么放了几天不新鲜了,要么就是猪受了伤没人要的部位,商贩们为了尽快处理掉也卖得便宜。爷爷买上一块儿四五斤的肉才花几十块钱。
爷爷的厨艺不是很好,每年过年只会炒一个菜,就是猪肉炒粉条,粉条裹上一层厚厚的肥油,呈现出亮晶晶的光泽,爷爷吃得满嘴油光。我看着爷爷吃,忍不住想尝一口。
爷爷夹了一块肥肉片放在我嘴里,我一口咬下,胃里的食物差点翻涌而出。那肉片被我一口吐在地上,爷爷慌忙拾起,水瓮里舀了一瓢凉水冲了冲,又将肉片放进嘴里吃了。我羞怯的跑出爷爷家的门,再也不敢尝试爷爷做的美食了。
4
爷爷在他70岁的时候给自己买了一口棺材,那棺材是最差的柏木棺,上面没有任何的花纹雕饰,就是六块板组成的长方形盒子。
这口棺材放在爷爷家空置的窑洞里,太阳晒进去,总能散发出一股迷人的柏木味儿。很多次,我都想推开窑洞的门扒到棺材上狠狠的吮吸几口这特殊的味道,又被这孔窑里隐隐约约的阴森气息吓得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