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第一个“道”,和第三个“道”,是一个意思,名词,与“道德经”的“道”是一样的,都是指大道;第二个“道”,是动词,说、谈论的意思;常,形容词,永久的,固定的;第一个“名”与第三个“名”,都是名词,名字、名称的意思;第三个“名”,是动词,命名、取名的意思。
道如果可以用语言来形容,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可以命名得出来,就不是永恒的名。
我们看这句话,翻译出来,非常拗口。看似绕来绕去的,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个问题:大道究竟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庄子,他将老子的学说发扬光大了。在《庄子》中,庄子对道也做过阐述:“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其愈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 ”庄子说道在稗草、瓦砾、便溺里。是庄子不懂抑或庄子不会表达吗?当然不是!庄子在告诉大家,大道就在生活中,在一切事物中。道是宇宙的本源,一切的本体,它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贯穿古今,尽未来际。你可以把道说成是规律,也可以用西方的哲学语言说成是“规律的规律”,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说明道的全部。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当然也是用言语无法形容出来的。凡是可以言说、命名的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永恒不变的“道”,不能够用语言去描述它,用文字去表达它。因为只有那些有一定界限、范围的东西可以用语言文字去形容它。这些东西只存在于特定的时间、空间里面。但是“道”不是这样的,它无边无际,无大无小,贯穿古今,尽未来际。老子强行命名的这个永恒不变的“道”,既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它是一,又是一切。那么就会引发出一个疑问:既然是“非常道”,那老子为何还要留下这五千言呢?既然是不可说的,还“长篇累牍”地说了这么多,这不是很奇怪吗!老子没有避讳这个问题,老子一开头就告诉大家道是不可说的,为了让大家能更清楚这个不可说的道理,老子又不得不说。这和佛教的《金刚经》很相像,《金刚经》中说“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宗教或者说哪位哲学大师说自己的学说不存在的,但是佛教做到了,中国的道教也接近于这个境界了。这就是圣贤,实事求是!我们看社会上有很多所谓的“知名人士”或者自称某个领域内“专家”的人,你问他个问题,他答不上来不说不知道,“顾左右而言其他”式地绕来绕去,讲了一堆,最后还是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所谓“生而有涯,学而无涯”,有问题没有研究到,努力研究就可以了,诚实面对自己和他人,没有什么丢人的。
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本初状况;“有”可以用来表述宇宙万物产生的本原。
关于这句话,古书上是没有给出标点断句的,后人传世的断句比较流行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还有一种方式是: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我个人更倾向于后一种断句方法。因为这句话所说的“有”和“无”不是对立的,也不是矛盾的,“有”和“无”不过是“道”的一体两面,就像“阴”和“阳”一样。老子的思想源于《易经》,《易经》中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就是有“有”,那太极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太极源于无极,无极就是我们这里说的“无”。无,就是天地混沌时的本初样子,天地开启以后,各种事物显现出来,就是“有”。这个问题,老子在后面会做进一步详细的阐述,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无”中生“有”是怎样得来的。读过《法华经》的人都知道,《法华经》里面除了精彩的“法华七喻”的故事外,更主要是阐述了“二乘”或者说“小乘”最后会回归到“一乘”或者是“大乘”,因为“佛法非法”,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无论一乘还是二乘不过是个比喻,犹如登山之梯,过河之舟,最终的目的都不在此,而在于成佛。这里所讲的“有”和“无”也是这样的,“无”是道的本体,“有”是道的用体,最终的目的在于“得道”,而不在于“有”和“无”。当然,关于这一段话,也有不同的解释,大家都可以认真阅读参考,无需执着于一分对错,因为本就没有对错,只要吸收营养、开卷有益就好!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jià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常:副词,常常,经常;妙:通“眇”,微小的意思;徼:原为名词,边界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为开端、端倪的意思;玄:深奥、神奇;门:做事的方法、途径、关键。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微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领悟“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不同,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奥。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奥又深奥,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或者说是根本方法)。
我们看这个“妙”字,在古文里它是一个通假字,通“眇”,微小的意思。这个“微小”,会小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会小到“无”的程度,试问还有什么比“无”更微小呢!为什么要微小到无这个境界呢?因为“有”是从“无”中生出来的。想要追溯到源头,就必须回到原点“无”这里才行。这个就行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一样,有时候我们很苦恼,百思不得其解或者尝试各种方法都不能到达想要的效果,我们不如放空自己,尝试着去接受一切现实,这时我们会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好像很容易就有了,或者很快就有了新发现等等。因为放空自己,意味着安静谦虚下来,安静于事物本身的样子,谦虚于事物本身的样子,我们就会观察到事物的更细微更本质之处,也就是问题的那个源头我们找到了。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执着于自己一心想要得到的,比如说名呀、利呀,这些东西,我们是无法放空自己去谦虚于事物本身的,也就是无法做到遵循“道”,不能遵循“道”,自然一无所获。所以这段话也有版本断句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我觉得这样也没有错,也是可以说得通的。我们再看这个“徼”字,“徼”是朝着某个方向达到边界,也就是说我们从有、从实实在在的事物中来观察它的方向和边际。比如说我们常常会想以后怎么办、退休以后该怎么样生活、外出旅行时,我们走在一条陌生的路上时,我们会想这条路通往何方,路的尽头又有什么等着我们呢。。。。。。这些“十万个为什么”都是我们对“有”的思考。同时,“有”和“无”并不矛盾,它们只是道的一体两面而已,“无”是本体,“有”是用体,思考“无”有利于我们体会道的微妙深奥,思考“有”,有助于让我们观察到事物的边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到什么程度了”,老子把这个叫做“知止”,老子在后面的篇章中会有更具体的阐述,我们也会进行更具体的分享。
纵观全篇来说,这一章,是《道德经》全篇的总纲,后面的八十章都在围绕第一章做进一步的诠释。我们先按照顺序一章一章地分享,八十一章都分享完了,如果我有时间精力的话,我们有这个缘分的话,我希望能够再给大家做个总结式的分享。就是把我们按顺序分享的《道德经》中每一章所包含的育儿之道、管理之道、经商之道、修身之道。。。。。。整理成专题分享给大家。我们国学馆读书会里有些朋友从第一章开始,风雨不误地来学习,这样的精神让我非常受鼓舞和感动,所以才有这种“竖着看完了横着看”的想法。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老师和我说要把一本书看厚,然后再把这本书看薄,这样才算是完整地看完了一本书。老师的这句话,我一直谨记,并且一直把这个读书的方法用到现在,并且获益良多。在这里我也想对大家说,假如一生真的就只能看几本书,那我建议大家先从《论语》看起,然后再看《道德经》,最后,一定要再看看《金刚经》,这三本经典真的看得由厚变薄了,一生面对什么问题都不会有恐惧,面对什么岔路口,都不会迷茫了。
个人拙见,愿大家开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