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汉语言的妹子,真令人讨厌。
对,我也这么认为!
为什么令人讨厌,是因为长得不俊俏,或是因为长得太肥,还是因为长得太骚气?
都不是,是因为……
和往常一样,按照云班课活动的时间节点提交作业和匿名互评。每每这个时候,我总觉得汉语言的妹子(我们班的妹子)真是够“讨厌”的!
昨晚的诗歌朗诵作业活动结束后,我去参与匿名互评淘经验值,随手点开了几个同学们录的音频。
天哪,我的耳朵快“怀孕”了!这是我们班女生的声音么?确定不是盗录网红主播的声音?好多声音我竟然听不出来对应的是班里的那个女生,反倒是听出来了几个广西老乡的声音(并没有想说广西人普通话差的意思,但却是事实)。
这音色、音调、停顿,不去当主播白瞎了。有些同学的普通话标准,朗读得很清晰,配乐选择也不错,情感的把控很好,听众听了能产生共情。
虽然大家表面上对这个作业是声称一百个不愿意,但交作业的时候能听得出来是有认真对待的。
笨手笨脚的我那天晚上花了两个小时像是一台没有感情的机器用我的“塑料普通话”录了不到两分钟的音频才勉强交上了作业,明明五分钟可以完成的事情,我整了大半个晚上,差点被自己蠢哭。
听着她们的朗读使我想起了“共情”一词,共情这对于我来说非常困难的,我几乎做不到,这让我联想起上上学期参与专业老师录制《雷雨》的精品课。
业余的我负责扮演周萍,本来应该是以一种生气地口吻说台词,结果悲剧被我演成了喜剧,排练好多次依旧如故,后来索性也就那样了。这后来成了参演同学常拿来说笑的一个梗,“你是谁?”
今晚可以对家族史框架写作的活动作业进行互评了,同样是系统自动派发的几个小组,我都稍稍点开文件大至浏览几眼。
说真的,那些是网上扒的,那些是自己写的,一目了然(我也网上扒了一部分)。写得好的是真的好,真情实感,真材实料看得见,写得敷衍的确实敷衍(比如我写的),马马虎虎。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直以来汉语言的妹子挺令我“讨厌”的,虽然作为汉语言专业的一员,但我就是喜欢毫不留情地说出实话。
第一,汉语言的妹子低调、委婉、含蓄。都说学中文的女孩子都很有气质,我也是比较认同的,她们气质由内而外的散发出来,给人的印象就是很有学识和涵养,很文艺。她们和那些大大咧咧的妹子不一样,为人处世很委婉、含蓄。
之前有老师说我们汉语言的女生一个个都深藏不露,从我近三年来的“窥视”来看,确实如此。她们总是不喜欢张扬的,做事情总是很低调,不喜欢刻意地炫耀自己,总是“藏”得很深。
比如说,有人在大学期间就出了自己写的小说书,有人在今日头条上创作每天积攒的广告费能有好几百。这仅仅是我观察到的两个人,其他人还没有“露出马脚”。
明明很优秀,却淡定自若,不想着向别人炫耀什么,只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做好。
就比如说这个家族史,有的人是自始至终一直用心对待,有的人是自始自终敷衍了事。
从文字上来看,一些同学在线下对家庭成员之间进行了很多细致的采访,了解了关于家族的很多历史故事,掌握了很多一手材料。而我至今还是不知道如何开口采访,没能迈过不好意思那个坎儿,也没有驱使我去这么做的动力。
一些同学则把家族史写成了小说的形式,一改很多同学单纯的叙事风格,设置情节,跌宕起伏,看起来挺别致。
回到刚刚要求搞微信公众号的那时候,一时间风生水起,能看到其他同学的发表的推文。震惊,原来大家的文笔都相当了得,只是平时都不表露出来,低调得不能再低调了,以至于我们都不知道。
感觉大家都有作家、编辑、记者的潜质。当初她们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肯定也是有原因的。
以前有老师曾问过我们想不想当老师?为什么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些同学说不想当,不喜欢。
那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被调剂的?我觉得调剂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可是全校录取平均分最高的专业,“抢手货”怎么会剩下调剂名额,压根不存在的。
有些人明确表示就是要当语文老师,因为家里人都是老师;有些人是出于对文字文学的热爱,喜欢阅读写作;有些人是受曾经的语文老师的影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有些人就是对语文有好感,理由说不上来;有些人单纯就是为了逃离数学的苦海(比如我),瞎选。
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进入到汉语言的怀抱,每年转专业名单上都有转入汉语言的,反正我们班前前后后成功转专业进来了6个妹子,要是算上没成功转进来的也许会更多。
我认识的一个老乡,学编辑出版,专业排名一直很靠前,为了弥补落选第一志愿的遗憾,毅然决然的要转专业。她接连参加大一下、大二上两次转专业考试,但都没能如愿叩响汉语言的大门,败在了英语上,她表示以后会一心一意学好自己的本专业。
可见一些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追求还是很执着的,尤其是大一刚进群的学弟学妹就迫不及待地问如何转专业,有的则直接说想转学长我这个专业。
我不知道他们想转汉语言的理由是什么,兴许是觉得语文简单,不就是看看小说,写写作文么?兴许是觉得除了自己专业之外的都是好专业……但到头来也没见有多少个最后成功转进来的,有可能是半道选择了随遇而安。
我们本专业的同学虽少部分人口头上说不想当老师,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最后也没见谁要转专业出去,原班人马,一个也不少。
可见,汉语言的妹子们既然当初在庄重的高考志愿上填下了汉语言,一定是经过了慎重考虑,而不是盲目的瞎报。
大家其实都有选择汉语言的N多种理由,或多或少自己都有底牌,而又不尽相同,但终归是在语文的范畴之内,因此我也阴差阳错的和汉语言这帮妹子们不期而遇了。
第二,汉语言的妹子很有才能,不只会学习。可能有些人觉得我们汉语言的女生是比较呆板的,只会看埋头小说,只会伏案学习,其实这很片面。
汉语言妹子的学习能力毋庸置疑,肯定是杠杠的,毕竟这是全校所有专业高考录取平均分最高的专业。
能进得了汉语言大门的,都是中学成绩很不错的妹子。但汉语言的妹子并没有把它当成是一种值得去炫耀的资本,还是静心学习,而我就常常把它作为和别人聊天的谈资,把汉语言这个专业说得高大上,让其他专业的人投来羡慕的眼光。
据统计,我们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分数居吉林省第三,仅次于东师和吉师,连长师都不是我们的对手。
由于汉语言在吉林省内是本科一批招生,省外本科二批招生,我也经常得意地跟别人说,我有幸的能和一本生学同一个专业,在同一个班,上同样的课,既是想表达同学们都很厉害,又想表达我很走运。
事实上,在2017年学校的汉语言专业仅在吉林本省、山东、内蒙、贵州、湖南、广西六个省区招生,山东省的录取分数是最高的,其次是吉林,广西的录取分数是最低的,贵州、湖南的录取分数线逼近500分,而我们广西考生只需420来分便可以与其他省份的考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可以说这是一种莫大的荣幸,也可以说这也给了我们无形的压力。
虽然在同一个班级里学习,听着同样的老师上着同样的课,看似起跑线都一样,其实差距从一开始就已悄然拉开,基础本来就不一样。
她们看过很多的书,阅历丰富,因而内涵丰富,课上她们总能进行积极地互动,老师很多课上讲的小说、影视动画我都没看过,或许我的童年只有摸爬滚打,没有书籍的陪伴吧。她们当中有部分人,写作的时候,诗词歌赋,引经据典,书生意气,信手拈来。
不要想当然的认为汉语言的妹子只会学习。除了学习,她们还会唱歌、跳舞、表演、主持、创作、书法、讲课、写板书、做推文、做视频……
多次的经典诵读活动可以看得出来,唱歌跳舞表演主持对于她们来说“得心应手”,热歌劲舞分分钟能“惊艳全场”。
有同学目前还在线上唱歌,拥有众多粉丝,打赏收入相当可观。从各种课的试讲活动中可以看得出来,她们能从容站在讲台上讲课,板书写得也很漂亮。有的同学不上台不知道,一上台吓一跳,“语出惊人”,讲得贼好好,老师已经当堂多次进行了表扬。
每每看到她们在黑板上写下整齐划一的板书,我总会想起我那极丑无比,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板书,同样是方块字,为什么她们能写那么好看,而我写得那么难看?
做推文,做视频也难不倒汉语言的妹子,编辑、排版对她们有些人来说轻车熟路,她们做的推文排版和PPT制作很精美。虽然我也渴望着能做出来和她们一样的视觉效果,但作为一枚资深的小白,无从下手。
有些汉语言妹子英语口语很好,在学校的时候坚持去二教带领学弟学妹进行英语晨读,还参加了各种英语演讲比赛。
有个妹子,热衷于手语,喜欢做志愿者帮助那些特殊儿童群体,经常能看到在课上看手语视频,比划着手语。
很多妹子都有去外面兼职当家教的经历。我认识一个妹子曾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到晚上都去辅导机构兼职,周末又去外面干另外的家教兼职。我觉得好拼哦!大多数时候我都在躺着,浆糊般的脑子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别人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着有限的价值,总比躺着玩手机强。
班里一大半的“女司机”已经能持证上岗了,然而我还没有勇气去学汽车驾驶。总之,汉语言的妹子们会的东西很多,会的又不尽相同,各有所长。
在这个群英荟萃的群体里,我只能蹭一蹭一点儿优秀的她们迸发出来的光辉,我常常也会感到一无是处,迷茫无助。
我太平凡太普通了,既不出彩,也不优秀,书读得少,学习能力差,人际也不行,啥证也没考下来,还挂过科……
我发现优秀的人很多,别人会的很多东西,我大多都不会。我唯一能做的便是不疼不痒地写着杂乱无章的、无病呻吟的流水账,记录一地鸡毛般的生活琐碎,毫无逻辑,毫无美感,没有文学性,没有趣味性。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讨厌”汉语言的妹子们了吧,因为她们都太优秀了,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我这颗玻璃心都快碎成一地了,哈哈哈哈……
码了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文字并不想表达什么仇恨,只是想说明我们汉语言的妹子很低调、很厉害,仅此而已。
本文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
ID:gh_c8863ff7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