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准备考法硕,所以就把法制史先看了一遍,无意中又发现了中国法律思想史这本书,也就通读了一下。
以前的我一直以为礼是平常的礼仪,为人处事应注意的行为规范,读了中国法律思想史,才对礼的理解更近了一步,也才知道礼与仪是要分开理解的。
礼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仪,是通过行为来表现礼。古时候有一句话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一直以为是平常老百姓没什么条条框框,随意而为,现在才知道并不是,对于古时老百姓来说,礼对他们的约束更严重,阶级性就是礼的体现。比如穿的服饰,出行的方式,吃的食物,住的房屋的规格等都有严格的限制。
古时的礼除了阶级性,孝也是很重要,“父子相匿”不属于犯罪,谋反,叛国等当然不含其内。现在如果匿,应该就是包庇罪了。古时的“尊尊,亲亲,长长”就包含着孝道。
礼应该也算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了,前两天,同学邀我参加一个国学的比赛,我赶紧拒绝了,国语一直没有一个正式的定义,而我连说对国学的皮毛了解都不敢。我窃以为国学里是包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而礼也应在其中。
中国最开始是没有法制的,最开始是礼的约束,尽管没有人提出,不过确实如此,西周的时候周公开始发展了礼,周礼,我想也是有周公的原因吧。到了春秋战国,礼得到了系统的发展。管仲说过“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可见礼也是在物质基础之上发展而来。法律也是如此。孔子也主张恢复周礼。
第一部成文法是自产铸刑鼎,让法公开,流于民间,在我看来,法是脱胎于礼的,礼高于法,若圣贤以礼育人,人人知礼守礼,应该就不需要国家意志的体现法的产生了。
法是一种强制性的约束,说礼是饶不开法的。我现在认为法是礼的升级,是一种对违反的制约,礼是道德行为。法是要求不做一个坏人,没有要求要做一个好人,而道德却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好人,就如现在比较火的江歌案件,道德批判了她的室友,而法没有。
现在常说的素质教育,我觉得也是礼的一个方面,告诉我们的一种行为准则,是一种思想,一种修养。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尽管现在社会有些浮躁,假摔,碰瓷事件层出不穷,但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不是想劝人们去做圣人,君子,只是保持本心,知孝,知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