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拆积木容易,搭积木难。
建设之难,不在于肯牺牲、肯付出,而在于找对路、找对人。同样的,否定容易,挑出一个毛病就好了;成事则难,要善于发现别人的好,还要给他空间发挥,成就别人也成就自己。
二,人的本能总是相信自己胜过别人。
弗兰西斯·培根说:一个人身边最大的马屁精、与他同声共气的那个,就是他自己。人——高等动物——自然性即本能依然是相信自己的感官,不相信自己则手足无措——舍己复谁。对自己矜功忘过,亦是正常。至于反省、思考、开明、成长,诸如此类,都是社会发展、见识日增所致,是历代人类积累起的社会性的成果。但是,大多数人对此只懂得教条的执行——背后挥舞指挥棒的,依然是动物的本能和身心的规律。要想超越庸人,首先超越自己。
三、区分正确的事、合理的事、正常的事。
三种事未必一致。正常的事,就是大多数人都会做的,判断标准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合理的事,是指这件事的合理性大于不合理性,是用理论、观念去评价一件事,理念不同、出发点不同,则结论很可能不同。正确的事,就是以现实判断该做的事。
正确的事,排除万难,全力办到;真办不到,那就忘掉。
四、区分维护利益与执行意志。
利益是客观的,意志是主观的。任性需要有资本,不维护利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做自己利益的维护者,而不是意志的执行者——或者说,让自己最大的意志,就是维护自身的利益。(当然,这个自身,并不限于个人,也可以是各种利益共同体,譬如家庭、政党、组织、全人类。)
五、区分性和爱、质和量。
据说男人大多因性而爱,女人大多因爱而性。不论如何,这是两码事。一个主要是满足生理欲望,一个主要是满足心理需求——虽然同时也能有另一方面的附带作用。单纯满足一者,终不免在另一领域沉沦于无尽的空虚。不要在应该谈感情的时候试图用性魅力去弥补两人的不匹配——只恋爱不结婚、随时准备分手的除外。也不要在婚姻里试图用付出的量改变婚姻的质——越付出,越扭曲,害三代。事实上,在任何事上,质的准确匹配比量的充足重要得多,也微妙得多——在需要的时候没有需要的东西,和在不需要的时候得到需要的东西是一样的,一样办不成事情。
六、相信科学胜过人性——包括自己的人性。
人性是善是恶,是个伪命题。判断善恶的是人,人本来就有人性,善恶道德观是人性的产物,带着人性评判人性,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而科学不断探求客观规律,形成真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真理是相对稳定可靠的。努力掌握这些规律——尤其是数学,逻辑学,物理学,心理学——当然,以尽可能小的代价。
七、学好逻辑的同时谈好恋爱,你就是圣人。
思考是一件累人的事。大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而几乎可以不择手段,不过既然勤学善思了,那也要给自己留一点放松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的感性一点发挥的余地——注意,不是让性任性。无条件的爱很美、很珍贵,能走进婚姻最好,不能也是绝好的经历,善待之,不要让这种爱最后只留下恨。罗素就是哲学、数学、文学、泡妞各不耽误,在我看来,罗素之后无圣人。
八、个体主义是时代的欺骗,但必要的时候还是要善意地骗骗自己、骗骗别人。
个人之渺小,在于身处承前启后的历史中、人海浩渺的时代里——故人不可谏,后人不可追,旁人不可控,一切靠资源。冯骥才曾说,美国人评论头面人物,用虚拟语气说"If I were him, I could have done better."(我若是他,我能做得更好。)我看这是个极其善意的自欺,因为"我"成为"他"的概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倒是中国人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更实在些,还能行善积德、读书学习——至少,在机脑接口实用化之前如此。只是,看得越明白,自己越无奈。
九,不要看得太远,不要想得太深。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面对无尽的视野,个人总是虚弱的。当然,前提是"太"——过度。"太"的标准,能做好当下事已然不易;以一生够用为限,则已经绰绰有余。
十、说真话的遭打、说谎话的得好报。
最后一条,致敬鲁迅。虽然认为他批判有余、建设不足,这是他比之胡适的短处;但是,长远看,这个世界上的几十亿人类——或者说他们携带的基因、传承的血脉——终究是难有好结果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也只有少数人才有能力掌握真理;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善意地说说谎是一种美德,哪怕是恶意骗人,也没有把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直陈到一个个凡人眼前来得残酷——看得见与否,他们的命运都是如此,徒增烦恼。
原创文章,作者郭宜之,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