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一座群山环绕的山峰上,有一座源心寺。
老方丈年事已高,就考虑着找个人接任新主持,虽徒弟众多,但他心仪之人只有两个——慧明与尘智。
一天清晨,老方丈带着这两个徒弟以及寺院的其它僧侣来到了寺院后边的悬崖边。
“现在我决定在你们两个中间选一个接班人,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这悬崖之下爬上来,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深谷深不见底,望而生畏。
慧明与尘智就在大家的陪同下来到了谷底,开始攀爬,而老方丈就在崖顶等候。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奋力攀登,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可他并不气馁,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又从上面滚落到原地,然而,在他稍事休息之后,又开始攀爬,一次又一次,尽管摔得鼻青脸肿,可他绝不放弃……
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了全身之力,终于爬到了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半空之中又无处歇息,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倒在崖下的一块大石头上,当场就昏了过去,大家赶紧把他抬到了寺中抢救。
轮到尘智开始攀爬了。
他一开始也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是屡爬屡摔,众人一看,似乎早已知道了结果,对他能否成功,也早已心中有数。
此时的尘智在稍作休息后,又再次抖擞精神,继续攀爬,终于也爬到了半山腰上。可大家都为他捏着一把汗,生怕他也跟慧明一样摔下来,摔成重伤。
而此时,就见尘智趴在半山腰中,一动不动,只是扭着脖子四处张望,大家的心都紧张的提到了嗓子眼上。这时,就见他犹豫了一会,竟然顺着爬过的峭壁,迅速地滑了下来,又回到了崖壁下。
大家看尘智滑了下来,就知道他是畏难而放弃了攀登,虽然没说什么,但也为他知难而退而心中叫好,而尘智却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跟大家没招呼一下就扭头走了。
旁观的众僧面面相觑,十分不解,难道他就这么放弃了,并且不再去争住持之位了?
大家议论纷纷,一直等到了黄昏,尘智也没有回来,大家才一起回到了崖顶,而此时就在崖顶之上,他们发现尘智竟然跟方丈站在一起,正谈笑风生。
方丈把大家聚拢过来,让尘智跟大家解释:
“寺后的悬崖,身体健壮的慧明都无力攀登,摔成重伤,我爬了几次后,也明白了即便神人,也不可能爬上来,也就是说此崖乃是人力所不能攀登的。如果使蛮力,也只会让自己受伤;但是我在山腰处低头下看之时,竟然发现了远处有一条上山的小路!虽然甚是崎岖,但总不至于爬不上来,所以我就绕过沟渠,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找到了那条小路……最后也就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道伸缩退变的道理啊。”
众人一听,纷纷点头称是,方丈也是满意地点了点头说。
“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
方丈说完,就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智,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
“攀爬悬崖,意在勘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感悟:佛说,不要执著。很多时候,如果一味地执著反而会陷入迷境,如果换种方式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汇总改编的这些佛教的经典故事,资料与图片均来自网络,文字原创,不用于盈利,只作自赏与学习,修心养性,如有侵权请告知,也请大家帮忙分享,以弘扬正知正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