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19 作者:李维伟 来源:健康界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带给人的压力感越拉越大。一时不慎,身患疾病,此刻的身份就成了病人。得病之人既要面对两个现实问题。
其一:病症的过程,小到感冒,大到癌症,不同疾病带给个体的痛苦程度都是不同的,如非当事人很难体会其中的感受。
其二:心灵创伤,人在得病后总会面对情绪问题,有人会想“为何我这么不幸?”再有“为什么我会得病?“不同的文化层次影响着病人对类似问题的理解和判断。此时病人在对人生进行阶段性回顾,压抑的情绪会导致心理问题产生。
大部分人在生病之后,情绪都会有所变化,即便表现出淡定也无法掩盖内心的担忧和焦虑。此时病人会表现出“儿童心态”,对能为其带来支持的人表现出依赖心理,就像孩子依赖父母一样,如家人的鼓励和支持能够但起保护的职责,此时病人最希望听到的是家人安慰的话语,以及有别于以往的关注。
家属的情绪是关键
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在对病人表达关怀和对病情关注的同时,采取方法是否恰当?如果不能安慰病人,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效果就适得其反了。那么作为家属应该怎样引导病人的情绪呢?
第一个回答:不要评论和病症的探讨
看到亲人得病,家人自然着急不已。焦虑的心情也会体现在语言上,比如我们听到有人说过:“你看,就是不听劝,否则也不会……”;“早就提醒你,不要睡那么晚,结果还是…….”;出于急切心情说出的这些话,虽表达了关心,但也包含着指责和抱怨。而“早知现在,何必当初”的句式,对于病情的缓解没有任何帮助,家属的情绪时刻影响着病人的心理,当把自己的理论,评价赋予到病人身上时,就好比家长训斥一个孩子,而且在他生病的时候,对他施加了惩罚。
第二个回答:倾听与接纳
人在生病时,希望得到的是理解和支持。在病人接受治疗过程中,安抚的最好方式是倾听。认真倾听他们在某个阶段真实的痛苦和需求,即便面对失语的患者,眼神交流和肢体的触碰也会使患者感受到被接纳,感受到亲人的温暖与力量。家属可以思考在此阶段能为患者做些什么,让病人感受到家人的关怀和理解。这种被接纳感,可以减少病人产生的牵连心理和负罪感,是心灵的安慰。
第三个回答:少一些质疑,病人才不会那么紧张
在与疾病抗争阶段,家属的情绪变化会时刻影响着患者。比如,为了鼓励患者,可以告知病人如何积极配合治疗,要相信医生会尽全力给他带来帮助。多一些对医生的信任,少一些指责或怀疑。对病人的情绪给予理解和接纳,不仅能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也能够滋润患者的心田。
第四个回答:换位思考,促进理解
身边有亲人患病,家属心情与病人相似,包含焦急、恐惧和对治疗较高的心理预期。作为家属,此时需要换位思考,病人的需要关怀是什么?病人渴望知道得什么?”或许你帮不上什么忙,但至少不要再给病人施加压力。回想身边亲人在患病时,你是否埋怨过他们不听你的劝告?或者曾经以抱怨的口吻,质疑过医生的方案?出于对病情的关注,那些无意识地责怪,或是出于关心的抱怨都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
共同的努力,治愈需要滋润心田
信任是“治愈“的基础
它来自两方面:其一是患者本人的信心。其二是患者对为其提供救助人员的信任。人在得病时会产生高度依赖心理,不仅需要医生的救治,更需要家人的关心和支持。医务人员应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情,主动沟通交流信息,而家属应该支持病人积极配合治疗,给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医患之间良好而积极互动有利于消除因沟通不畅而带来的误解。此时,为病人提供帮助的不只是医护人员,医生不是唯一的主角。
鼓励是“治愈”的关键
但要注意避免树立:“我要战胜自己”的想法。有的家属担心病人乱想,要求忽略紧张的情绪,有的病人曾经无数次这样想,然后把自己推进更深的焦虑里。问题是,这不是战胜与战败的问题,战胜自己的念头只会加剧紧张。不要试图控制病人情绪,阻止情绪的释放。病人的情绪需要得到释放,接纳和包容,引导病人理智地看待自己的情况,使病人树立起信心。
最后想说,医学发展至今,没有停止追求“治愈”的脚步,医者们一直在为解除患者的病痛而不懈努力着。医学作为一门学科,我们无法苛求它尽善尽美,医学能为患者治疗疾病,但无法解决生死问题。在此,我们也不想以哲学的视角去讨论。面对疾病,无论病情大小,患者或多或少都会产生心理问题,理应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帮助。家属与医生共同的努力,会使病人有勇气和自信去面对疾病,为疾病的治疗,以及心灵“治愈”提供强有力的支撑。